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微信杂谈>正文

我的闺蜜入了微商的坑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2-26 15:34:43 热度: 315 作者: 微商高手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4936 字 阅读需要 17 分钟
林贻真,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临床心理督导;上海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职工心理健康专业秘书长;东方卫视《幸福魔方》、《东方直播室》、《情有可缘》、《小荷下午茶》、《超级家长会》等心理学嘉宾。
 专家小传:

林贻真,同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临床心理督导;上海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职工心理健康专业秘书长;东方卫视《幸福魔方》、《东方直播室》、《情有可缘》、《小荷下午茶》、《超级家长会》等心理学嘉宾。

去年,艾瑞咨询发布了《2017 年中国微商行业研究报告》。报告称,2016 年中国微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达 3287.7 亿,预计 2019 年微商规模将近 1 万亿。

这么大的规模,要是谁的朋友圈里看不到瘦身产品或是母婴产品的小广告,那只有一种可能——他已经把做微商的朋友全部拉黑了。

加载中...

你可以不相信广告,但当你看到闺蜜天天在朋友圈发布的内衣小贴士,或是当她肩并肩地和你坐在一起,和你分享她的新面霜如何让她神采焕发,情况或许就不一样了吧。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请她把产品链接推给你,或是斩钉截铁地请求她下次购买时组个团,你一定参加。据艾瑞报告称,2016 年中国消费者在网络消费主要参考意见中,朋友或熟人推荐成为排名第二的参考因素。而《百度 90 后洞察报告》则对这种购买模式给出了更多的解读:在购买商品的决策影响因素里,90 后将质量、价格、外观排在了前三,名牌与广告则放在了最后。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同学、朋友推荐更容易形成传播,他们拒绝相信陌生人的广告,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口碑的作用远远大于传统广告!对于商家来说,金杯银杯,不如闺蜜的口碑。

然而,渐渐地,这种依赖于万能的朋友圈蓬勃发展的销售模式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困扰。

1.当你看到朋友圈被各类小广告刷屏的时候,你会心生厌烦直接拉黑,还是心动尝试?

2.当你的朋友以支持她创业的理由,邀你尝试某件产品的时候,你会把这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还是勉强掏腰包,抑或残忍拒绝?

3.如果闺蜜卖给你的产品出了问题,你会维权还是「想想算了吧」?

4.当你的朋友强力邀你一起微商创业的时候,你会兴致勃勃地入坑,然后又因经营不顺心生怨恨吗?

闺蜜营销的基本核心就是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但是当你发现分享成为了一种被动式的时候,你会为友情为她买单吗?

闺蜜电话还敢接吗?

元媛正在练瑜伽,她的手机突然欢乐地震了起来。看到电话号码,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喂,元媛吗?我是屏屏,你最近忙什么呢?看到我给你发的微信了吗?」电话那头说话像连珠炮似的姑娘是元媛的闺蜜杨屏。今天一大早,元媛收到了来自她的短信。简短的问候,附了一张生姜红糖茶的广告图。元媛瞄了一眼就退了出来。她知道这款红糖姜茶已经完全融入了杨屏的生活:早上起来,喝一杯水,放一块红糖,可以祛斑;吃饭的时候,随便抓起一块,丢到菜里,可以缓解胃痛;晚上含在嘴里,可以缓解郁闷的情绪……其实,前阵子她代理酵素,去年她代理纤维素代餐的时候,她都会在朋友圈真人出镜,真心实意地分享这些好东西如何给她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改变,但过了一阵它们又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了。

「嗯,看到啦!早上太忙了,没来得及回你。」元媛硬着头皮撒了个小谎,每次有新产品,杨屏都会向她直接了当地发出购买邀请。元媛脸皮薄,不知怎么拒绝她,每次都假装杨屏的群发模式跳过了自己,希望默不作声能平息一切。但这种鸵鸟式的回应显然不能蒙混过关。

「你看到我发的新品了吗?这东西可靠谱了,我天天吃,脸上痘痘都没了,真正的以内养外。你也来点试试呗。」杨屏的语气里透着不容置疑的肯定与执着。

「我,嗯,最近在喝柚子茶……」元媛弱弱地回道。

「光喝柚子茶多没劲呀,来几袋生姜红糖茶,换换口味多好。」杨屏顿了顿又说:「你瞧你,上次跟你说纤维素代餐,你说你妈不让你吃这个;再上次跟你说酵素,你说闻不惯酵素的味道……每次都拿稀奇古怪的理由搪塞我,好像我会存心坑你似的。说实在的,哪样东西不是我先试了觉得好才推荐给你的?咱俩到底还是不是好闺蜜了?」

「什么时候搪塞了?行,我现在就订货,寄 3 袋过来,一会儿我就微信转账给你。」虽说几包红糖姜茶没多少钱,但这钱掏得却伤感又迷茫,她不知道该怎么告诉杨屏强势的推销方式让她很不舒服,也不知道下次杨屏再来电话自己到底该接还是不接。

加载中...

我们最担心的

当好闺蜜成为微商,你是不是突然发现支持她的事业成为了维系你们友谊的重要部分?先是当她发布新品时,帮她转发朋友圈,是必须的;然后,即使你不太需要,不买点为她拉点销售量,似乎也有点不好意思;接着,她对你提的要求越来越多,甚至进入了一种怪圈:既然是好朋友就该支持她的事业,否则就得面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危险。于是,夹杂了生意的友情,变成了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

不要让恐惧代替思维

恐惧「失去」友谊是你的软肋,如果你因此让恐惧支配思维那就糟了。朋友面临困难你可以根据「自愿原则」伸出援手,这是道义而不是义务。假如朋友因为你不买她的货就生气,那么说明她认为你有义务帮她,这已经超越了朋友界限;如果你觉得身为朋友就有义务为她的生意买单,那么你也同样越界了。而越界的结果就是要么你委曲求全,要么她心怀不满,没过三两次,友谊的小船还真就翻了。当然,咱们不是说你俩之间容不下买卖,而只是你心里得清楚朋友之间有这条界线,这样,所有的选择才不会以牺牲为代价,才不会对你们的友谊造成危机。

别担心,拉黑朋友圈不会伤及真正的友谊

这所谓的拉黑就是不看她的朋友圈。如果你为朋友圈被小广告霸屏而深受困扰,那么想拉黑她的朋友圈就拉黑呗。反正你还保留她的私信,不妨碍你们私下沟通,相互关怀。你要知道维系你们友谊的不是朋友圈,而是你们的心。

别为难,面对她的营销,你可以这样说

如果闺蜜的营销方式让你感到不舒服,那么就撒个娇吧:你让我感觉好有压力呀。比起直接指责对方,这种以「我的感觉」为开场白的方式,反倒以退为进,更能引起对方反省自己的作为。

毒面膜伤的不仅仅是一张脸

沈兰兰绝不会想到自己深信不疑的闺蜜却会成为伤自己最深的人。一个多月前,她在朋友圈看到闺蜜高晨代理了一款祛痘面膜。高晨不仅在朋友圈晒出了产品,更晒出了自己的使用体验,从额头上痘痘密布到整张脸光洁细腻才花了一周时间。这么神奇的效果让兰兰看得心动不已,正巧最近春暖花开,自己脸上的痘痘也趁机大爆发,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向闺蜜买了 3500 元的面膜。

最开始效果确实还不错,敷完面膜不到一周后,兰兰脸上的痘痘都不见了。这让兰兰喜出望外,面膜敷得更勤了。不料,两周后她觉得脸上有些轻微过敏,涂了药膏后又好了,所以她并不在意,依然坚持使用了一个多月。

然而,就在上周,她脸上突然大面积红肿,皮肤看起来粗糙得很。感觉情况不对的她连忙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医生诊断她为「接触性皮炎」,并给她验血查过敏原。拿到检查报告,她傻眼了,报告显示她的血液里铅、尘螨等指标呈阳性。

回顾最近的饮食和用的美容产品,沈兰兰第一次对面膜产生了怀疑。她把这事告诉了高晨,却没想到高晨坚称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还到处和朋友们说:「退货可以,可真没想到兰兰是这样的人,自己过敏体质惹了祸,却把脏水往我身上泼!」兰兰气愤不已,为求真相,她把面膜送到检测机构检验,这才发现面膜原来是三无产品,而且里面的铅超量得离谱。她把检测报告晒在朋友圈,高晨迫于朋友们共同施压,只得帮兰兰向上级代理反映情况,提出赔偿请求。然而,上级代理却迟迟没有做出明确回复。

我们最担心的

因为她说好,就肯定好!朋友圈经济自带商家和用户的信任纽带。有人对此分析说:在购买决策流程中,意见领袖通过对商品的深入了解影响他人的消费态度和行为,而闺蜜就是意见领袖的一种。由于双方关系亲密、信任程度高,闺蜜意见往往对于购买者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移动社交爆炸的时代,分享是闺蜜精神的最好诠释。

然而,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句话同样适合朋友圈经济。友谊的缔结,信任的建立需要漫长的过程,但是破坏却可能只需要一瞬间,尤其是在微商经营尚不规范的今天——

今年 3 月,北京市消协发布了《2017 年微商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产品质量、暴力刷屏、退换货难成为现今微商经营中最突出的三大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对 2017 年全年的微商问题的新闻舆情文本数据分析,最突出的问题是「产品质量」,占比 54.57%。在服务层面上,存在退款困难、微商可能拉黑消费者等情况,其中养生保健、化妆品、日用服装商品类不同意退换货的占比超过 50%。

所以,当你打算向闺蜜订购产品前,还是先未雨绸缪地想想要是发生质量问题该怎么办吧。

专家建议:

在买卖和友谊间划一条楚河汉界

生意是理性的,友谊是感性的。很多人的困扰来自于把两者混为一谈。「朋友卖给我的东西一定价格低」「朋友一定不会赚我钱」这些都是中了晕轮效应的招。你要知道微商的朋友有囤货的压力,她是做买卖并不是做公益,赚钱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在向她们订货时,请自觉地把你们的友谊择出来吧。友谊从不搭售,而搭进了友谊的买卖也常以亏本告终。

问清「三有」再下单

向朋友买东西,容易犯的第二个错误是控制错觉,以为一切都尽在掌握。「不好的,她一定不会卖给我」,「就算买了不好,退货肯定没问题」,因为是朋友,就想当然以为高枕无忧。然而,你要明白她只是个代理,产品又不是她做的,她能拿什么向你保证产品质量呢?所以,就像在商场里买东西,你也该向朋友核实产品的「三有」信息,问清售后服务,拿出你自己对产品的判断,然后再下单。

她已入坑,甚至尝到「甜头」,当她向你一次次宣讲她的辉煌战绩,拉你同赴康庄大道时,你该如何保持一颗冷静而淡定的心?

从她的闺蜜到她的下线

现在的朋友圈,都变成了微商的领域了,10 个好朋友的朋友圈动态,就有 8 个是微商广告。佳慧的朋友圈也是如此,对这些消息她总是匆匆掠过,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和微商有什么交集,直到今年过年。

大学毕业后,佳慧就独自到上海工作打拼,直到今年当上了小主管才扬眉吐气地回家过年。回家没两天,佳慧接到了大学好友文依的电话,感觉分外亲切。细细一算,两人已经有六七年没见面了。第二天她们相约一起喝茶聊天。

见面后,佳慧惊奇地发现大学时默不作声的文依不仅能言善道,而且还成了某法国口红品牌的代理商。之后,这场老友叙旧不知不觉地跑了题,围绕着文依的微商事业展开了。

文依代理的是一款法国品牌的唇膏。虽然佳慧也算是时尚达人了,但这款唇膏她从没听说过。对于她的疑惑,文依解释道:「它一直走的是美容院的渠道,在商店里很难看到。给,送你的。」说着她便从包里掏出一支递了过来,「现在我已经发展了 500 个下线了。在公司做高管的老公现在一个月都没我赚得多。」

「女强人啊!」佳慧笑道。

「别不信,我给你看这个。」说着,文依坐到佳慧身边,翻开自己的微商账户明细,「看看这是我上周的进出账明细。」

「21 万!」佳慧惊叫起来,她立刻对面前这位女老板肃然起敬。

「光羡慕有啥意思?和我一起做微商吧。」文依眼角里尽是笑,「我先给你 10 支口红,你先去试试,看看出货是不是又快又好,觉得好以后就跟我做,要是不行就还给我……」

事后,佳慧说她也说不清是文依优秀的业绩让她不淡定了,还是被她的豪气和大方打动,佳慧当时脑子一热,立刻微信转账了 1 万元向文依定了 80 支口红。现在大半年过去了,她还剩 60 支口红放在家里,而那出手的 20 支大部分不是卖出去的而是送出去的。退货吧,她又不知道怎么向老友开口,于是只能暗暗地看着口红发愁,生自己的气。

我要不要和她一起做微商?

只有证明自己过得好,才能带动更多的朋友进入微商圈,成为自己的下线,让销售额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所以,有的微商在朋友圈炫豪车,有的炫大牌包包,有的会拉着你看自己的销售业绩。作为朋友,你可以体谅她们做生意不易,不用点心经营自己,生意怎么能做大?但是,当他们来向你游说,诚恳地告诉你跟她做有肉吃的时候,请你别在热血沸腾的时候贸然下决定。要知道,就算她炫的一切都是真的,那也只是她的人生,你是不是做微商的这块料还得想清楚。

专家建议:

作出自己的判断

以发展下线求生存是微商的另一种常规模式。明白这一点,你或许在这件事上就能冷静多了。当她和你谈生意合作的时候,那你就拿出在商言商的态度来,从理性的角度先做判断然后再下决定吧。


作者 X-man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微商高手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