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是个无远弗届的金融市场
原创那么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到底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
上文谈到 P2P 时我说过,金融就是资金融通的意思。过去我们只有两种融资办法,一是发行股票、债券直接向投资者融资,但大部分企业没有这种直接融资的资格;二是储户把钱存在银行,银行再把钱借出去,这叫间接融资。因为信息不对称,因为投资者的投资空间和借款人的融资空间都受到极大的限制,用经济学术语这叫「金融抑制」,结果银行受益,却给资金链两端的投资者和借款人造成屏障,资金匹配的效率非常低。
但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却是把所有的投资者和借款人,把所有的投融资产品,不管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基金,不管是股票还是债券,不管是保险还是信托,不管是 P2P 还是票据理财,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公开透明地放在名叫互联网的市场上进行匹配!
所以互联网不只是一个工具,它本身就是一个无远弗届的超越时空限制的金融市场!这个市场中有无穷多的 App,依托越来越成熟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无穷多的数据处理、风险定价和资源配置。
在这个市场中,银行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其他银行,基金公司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其他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竞争对手不再是其他保险公司……过去所有固有的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的划分都被砸得粉碎,你不得不在这个无穷大的市场上面对无穷多的竞争对手,无论是阿里巴巴的网商银行、腾讯的微众银行,抑或是京东、苏宁、新浪、搜狐、网易等互联网大佬的金服平台,都成为传统金融机构的竞争对手,而当 P2P 平台积木盒子都可以直接开户投资美股,乃至于恒大、万达、绿地、碧桂园等房产大佬也纷纷组建「×× 金服」,进军金融领域,你才突然意识到,今天的整个金融市场已经乱战成一锅粥了。
更可怕的是,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变化太过迅速,竞争太过残酷,不确定性太大,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可能你的确一直忧心忡忡地用放大镜到处找你的竞争对手,最后却发现将来把你杀死的对手现在压根还没出生!就像十多年前诺基亚做梦也想不到,杀死自己的不是死对头摩托罗拉,而是瞬间「逆袭」的苹果!
如果你还不是很理解这种变化多么具有颠覆性,那我就举几个例子吧。
案例一:颠覆支付模式
我们知道金融的最底层是支付交易功能,所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从 10 年前支付宝诞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如今因为有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我们就可以在货币支付这一最基本的金融领域绕开银行。我现在还信用卡(有了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今后信用卡都可能会被取代)、交水电煤气、还房贷、同学聚餐 AA 付款、叫外卖、买电影票、买飞机票、别人问我借钱、我问别人借钱,甚至我和力嫂之间银行资金的转账统统都是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完成的,这在 10 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而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不管是 NFC 手机芯片支付(Apple pay)、二维码支付还是离线声波支付,人们已经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完成购物、支付和投资行为,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比较发达的大城市,手机已经可以几乎完全取代现金和银行卡了。君不见,今天连北京卖煎饼果子的大爷都知道如何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收钱了!我要付你 10 块钱,只要两个人手机对着扫一扫就行了,甚至我把手机放在 ATM 机前照一照就能取款了,还要银行卡干吗?
而当谷歌眼镜之类的智能移动穿戴设备向市场大规模推广后,我们甚至都不需要再用手机了,手机反而成了非常落后的阻挡我们和世界全方位接触交流的障碍,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充满了信息流、数据流,随便说句话或者眨巴下眼睛就可以完成许多事情,连扫一扫二维码都将是令人无法忍受的烦琐和落后!
而且这种支付的安全性比什么 U 盾、密码、数字证书都要安全,因为你这个人本身是没有办法被不法分子复制或盗用的,不要以为这是科幻片里的天方夜谭,今天腾讯的微众银行和阿里巴巴的网商银行已经实现了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来完成在线支付,这种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将把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现在营业网点的功能都取代了。
将来工商银行由于到处都是网点而带来的规模优势将越来越变成它的成本劣势。一个颠扑不破的定律是:金融企业的线下网点越多,存量负担就越重,想要赶上互联网金融的步伐就越困难!
案例二:颠覆货币定义
另外你还会发现,越是金融发达的地方,当地对现金的需求就越少,因为都在线支付不需要用纸币了,越是移动支付技术发达的地方,银行吸收存款就越困难,因为老百姓有着丰富的投资理财渠道和便捷的投资理财方式,银行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事实上,现在的互联网技术甚至都快把货币本身的定义给颠覆了。比特币完全就是一种没有发行者的数据货币,尽管由于人性的自私和贪婪,比特币想要取代主权信用货币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但毕竟「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案例三:颠覆投资与消费定义
还有一个很极端的案例就是余额宝。
为什么余额宝能打通过去被认为完全无关的投资和消费这两个环节?因为余额宝后台的运算速度已经足够快,快到能在一毫秒内把余额宝里的货币基金赎回,并再把钱支付出去。实际上,在那一瞬间,你不是在拿货币买东西,而是在拿货币基金这样一个投资品买东西。
所以只要互联网金融充分发达,你将来甚至有可能用股票买汉堡,用债券买家电。就是因为技术后台来得及处理如此庞杂的交易,在瞬间就能完成资产变现到支付的整个流程。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互联网金融,意味着将来可能所有现金都会变成投资品,因为投资品随时可以变回现金,甚至可以不用把投资品变现,直接把你手中的股票、基金、债券、保险进行贴现定价,如果商家愿意接受这个价格,就可以直接用他出售的商品来换取你手里的股票基金,随后再到市场上去变现——想想都吓人!
案例四:颠覆借贷风控理论
由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成熟,进入 2016 年后,科技金融(fintech)成了继互联网金融之后又一个非常时髦的行业新名词,它将彻底颠覆教科书上写的那套风险控制理论。
以后企业向银行贷款,银行根本不用看它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这些财务数据,不用人的脑子去判断和计算它的风险定价,而是看它的行为数据。
比如你开一家小超市,只要装有摄像头,能拍下每一个顾客进进出出的交易记录,如果电脑的影像识别技术足够强大到能自动生成销售数据的话,银行就不用看商店的财务报表了,而是直接根据摄像头提供的数据,就能测算出你这家店的真实盈利状况,你做假账也没用,电脑会自动告诉我该不该给这家超市放贷款。
像这样的行为数据定价模式,现在有一家公司已经做到了。就是阿里巴巴系蚂蚁金服旗下的蚂蚁小贷。你的店铺有多少好评、多少差评,每天卖多少商品,发多少快递……蚂蚁小贷全知道。这些行为数据能最真实地反映你这家网店的经营状况和贷款的违约风险。
如果是个人想要借款,风险评估就更容易了,因为有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芝麻信用。
所以你要问我借钱,云计算会自动给出你这个人的违约概率和贷款利率,风险控制的成本会大幅降低,甚至趋向于零,贷款风险也会大幅降低,这就是将来 P2P 要发展的方向。
案例五:颠覆股权融资模式
相比 P2P,未来力哥更看好的众筹融资则有着更强的应变能力和更大的想象空间,能适应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融资需求,一下子就把草根创业的融资难度大大降低了。你可以没有信用记录,你可以没有房产抵押,你甚至可以没有成型的盈利模式……但只要有人喜欢你,有人看好你,你就可以轻松获得大笔融资。
这是对初创型企业的帮助,而对那些已经很牛的大企业,通过众筹也可以让它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获得融资。换句话说,我根本用不着再去证券交易所 IPO 上市融资,我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发布股权众筹项目。
你看阿里巴巴过去几年来的上市之路多辛苦!一会儿港股,一会儿美股,一会还说要回 A 股上市,最后好不容易在美国上市了,但上市承销费用超过 3 亿美金,相当于阿里巴巴融资额的 1.2%。
正是由于现有的 IPO 模式成本高、效率低,所以当年 Facebook(脸书)上市前曾经想自己发行股票,在网站上设计一个股票交易平台,可以让 Facebook 的十几亿用户在平台上自由交易 Facebook 的股票,后来这个做法被美国的证监会 SEC 叫停了。因为如果所有企业都像 Facebook 这样的话,那以后「傲娇」的纽交所、纳斯达克们喝西北风去啊?甚至以 Facebook 的影响力,如果它想做并且政府不阻止,它完全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股权交易中心,把纽交所踩在脚底下!
在技术上和逻辑上,通过众筹实现 IPO 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问题只是技术的飞速进步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所以这些既得利益者才会拼命阻挠互联网金融创新。
案例六:颠覆证券投资理论和基金公司经营模式
大数据的介入还将改写过去的证券投资教科书。
由于大数据技术的介入,股市投资者的集体情绪将史无前例地有可能被一个机器给捕捉到!这就意味着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将有可能被预测到!这就意味着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股票价格走势将真的有可能被预测到!这是过去那么多年来无数技术分析牛人们做梦也无法达到的高度!
在这条道路上,BAT 这三大互联网巨头已经迈出了试水的第一步。如果今后大数据技术被证券投资者普遍运用的话,意味着现在许多教科书上的证券投资理论都将变得毫无用武之地,所有基金经理将不得不回炉重修股票投资课程,目前主流的股票型基金将可能完全让位于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大数据基金!
案例七:颠覆证券公司经营模式
除了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也会受到猛烈冲击。
2013 年国金证券推出了一款叫「佣金宝」的产品,几乎已经把证券公司的股票佣金降到了零利润,因为互联网的确已经把股票开户和交易的成本几乎降到了零。
我们再深入下去想一下的话就会发现,既然证券公司为股民买卖股票的成本几乎为零,那我为什么还要到证券公司去开户交易呢?我为什么不能直接把我的银行卡和上交所的资金账户绑定,到上交所去下单呢?从技术上看,这完全没问题啊。如果有朝一日政策允许的话,那所有证券公司最核心的一块业务也就是股票经纪业务瞬间就消失啦。
案例八:颠覆保险公司经营模式
说完证券公司,再说保险公司,互联网对它的潜在颠覆力同样非常可怕。
保险的本质是通过大数法则把可预测会发生的却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在哪个人身上的风险,分散到所有参保人身上。所以如果能在互联网上,以更加公开透明的计费方式,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保障,那我干吗非得向保险公司买保险呢?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互相给对方承保,不管是意外险、人身险还是财产险,理论上都可以通过大数据测出你的出险概率,并得出一个公开透明的保费,这就是所谓的众保模式,如今国内已经出现了一批采取众保模式的互联网互助保险,只不过由于是新生事物,缺乏监管,目前还处于鱼龙混杂的高风险状态。
另外,现在许多保险公司推出的车险已经能做到根据你去年发生事故和交通违章的次数,来决定你今年投保车险的费率,这就要比过去不管你有没有发生事故每年都要缴一样的保费更公平。但在众保模式中,根据无所不在的大数据,就能知道你开车是不是喝酒了,车上是不是有小孩,你开车的频率有多高,有什么不良的开车习惯,乃至于你每天上班的这条线路上有多少坑都能算出来……这些数据会自动给出最精确、最优的车险费率。
而且你再深入想一下,当有一天大数据强大到可以把周边一切道路信息都考虑到,并在瞬间得出最优的行车线路,那这不就是谷歌正在试验中的无人驾驶汽车了吗?
当马路上所有的汽车都是由电脑在自动驾驶,所有电脑又都联网的情况下,由于人的驾驶操作失误导致的车祸将彻底消失,因此理论上,只要电脑不发生故障,就不会再发生车祸了,那也就不再需要车险这个保险品种了。如果互联网技术再这样发展下去的话,许多风险本身将被消灭,那可不就将颠覆保险公司现在的经营模式了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明军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665
-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真的太重要了
-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颠覆我们的生活和创富方式
阅读推荐
更多...- 打造优质生活,基金定投的定义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得草根者得天下 2024-01-21
- 再问金钱君:有钱就会幸福吗?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泛亚启示录 2024-01-21
- 娱乐宝到底娱乐了谁? 2024-01-21
- 众筹创业,三思而后投资 2024-01-21
- 力哥原创:七步定投实战攻略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养老保险 2024-01-21
- 基金投资防忽悠指南 2024-01-21
- 比特币是下一座投资金矿吗? 2024-01-21
- 前言站在大理财时代的风口 2024-01-21
- 人在穷困的时候更应该投资自己,学会花钱、省钱、赚钱 2021-09-02
- 打造优质生活,草根团购力量大 2024-01-21
- 「看天吃饭」的无奈 2024-01-21
- 规模越大的P平台越难跑路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草根的胜利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风险七:盗号风险 2024-01-21
- 打开心理账户:将产品「礼品化」,收入翻 5 倍 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