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投资理财>正文

央行一出手,「宝宝」就歇菜

原创
发布时间: 2024-01-21 16:08:53 热度: 643 作者: 明军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974 字 阅读需要 4 分钟
第一道是叫停协议存款提前支取不罚息的行业潜规则。我们知道定期存款没到期提前拿出来就得按活期利息算,因为你违约了。但协议存款市场不是政府说了算。

第一道是叫停协议存款提前支取不罚息的行业潜规则。

我们知道定期存款没到期提前拿出来就得按活期利息算,因为你违约了。但协议存款市场不是政府说了算,完全是供求关系决定的。

货币基金因为经常要应对客户的大额赎回申请,所以经常存款没到期就不得不取出来。但因为银行缺钱,不敢得罪这些财神爷,还是愿意按约定利率付利息,这已是行业潜规则了。但后来央行不允许银行这么做了。

结果原来基金经理提前取钱拿的还是 5%、6% 的协议存款利率,现在只能拿 0.35% 的活期利率了。这个利差可不得了啊,有可能让基金当天收益出现断崖式下滑甚至出现亏损!

紧接着央行又吹风说,货币基金所购买的协议存款也应缴纳存款准备金。

老说央行央行,这里稍微解释下。央行是中央银行的意思,在我国叫中国人民银行,在美国叫美联储,在欧洲叫欧洲央行。它主要有三个作用。

一是发钱的银行。所以人民币上都印着「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

二是政府的银行。包括制定和执行金融政策,监管金融机构。

这里再插一句,我们有时听到「一行三会」的说法,「一行」就是央行,「三会」则是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保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

三是银行的银行。万一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行)、中国农业银行(简称农行)这些商业银行出现风险甚至破产了,央行得出来收拾局面,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所以央行又叫「央妈」,像奶妈一样。为了防患于未然,商业银行就得把吸收的一部分存款搁到「央妈」这儿来。万一你哪天出事了,「央妈」这还有点钱能拿来应急,这钱就叫存款准备金。

如果说货币基金是老百姓家庭理财的备胎,那存款准备金就是银行理财的备胎。

总之,央行官员用了一套很复杂的理论,最后证明货币基金所购买的协议存款也得缴纳存款准备金。

这就意味着假如存款准备金率是 20%,那 100 万元协议存款中就有 20 万元要强迫存到央行那里,那利息可是相当低的。原来余额宝购买的 100 万元协议存款都可以拿 6% 利息,现在其中 20 万元只能拿不到 1% 的利息,这中间莫名其妙的利息损失,理论上是银行承担,可最后多少都会让货币基金来承担,那收益不是又得更下一层楼了吗?

所以「余额宝」们的收益想要再回到 7% 的极盛状态,本人窃以为:难,难于上青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明军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