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投资理财>正文

打造优质生活,二星龙珠:担保

原创
发布时间: 2024-01-21 16:09:43 热度: 581 作者: 明军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1470 字 阅读需要 5 分钟
因为风险保障金无法全额覆盖坏账风险,所以后来P2P公司又想出了引入担保机制。主要有自担保和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这两种类型。自担保,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给自己担保。

因为风险保障金无法全额覆盖坏账风险,所以后来 P2P 公司又想出了引入担保机制。主要有自担保和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这两种类型。

自担保,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给自己担保,从逻辑上说这就是一种很可笑的说法。而且除了少数几家有银行国资系统背景或者是拿了风投很多钱的 P2P 公司,绝大多数 P2P 公司的资本金和 P2P 贷款余额之比低于 1%,比 1% 的风险准备金还不如,请问你拿什么给自己担保?

根据银监会出台的网贷监管暂行办法,P2P 平台绝对不能提供自担保。

虽然明目张胆的自担保现在已经消失了,但变相的自担保还有,就是 P2P 平台自己控制或者成立一个空壳担保公司,或者担保公司和 P2P 平台本身就是有业务往来的关联企业,这种儿子给老子担保的做法也非常搞笑,相当于合伙骗人,有担保等于没担保。

那么找第三方担保公司是不是就要靠谱点呢?也不一定。

一是因为担保公司也分为融资性担保公司和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性担保指的是向银行、基金、信托,包括 P2P 公司这些可以向其他投资者融资的金融机构提供担保的业务,这就和给一笔财产或者一项工程提供担保不同,它有一个金融杠杆效应在里面,担保风险要大得多,所以只有获得特别许可的担保公司才能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才有资格给 P2P 借款担保。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这家 P2P 平台找的是融资性担保公司还是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呢?如果它找一家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来装点门面可就糟糕了。

二是就算它找的是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此类担保也有 10 倍杠杆限制,意思是假如担保金额超过担保公司注册资本 10 倍以上就不能担保了。比如有家 P2P 公司出了 3 亿元的坏账,而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只有 1000 万元,那最多只能担保 1 亿元坏账,剩下 2 亿元坏账,对不起,我就无能为力了。

而且 P2P 平台真出问题的时候,第三方担保公司敢出面负起担保责任的还算好的,但现在 P2P 平台倒闭之后,担保公司也跟在屁股后面一起人间蒸发的情况也发生过。

因为中国担保行业本身也是鱼龙混杂,这些年宏观经济不景气,担保业也出现了倒闭潮,现在许多融资性担保公司已经不具备正常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实力了。

而要找剩下的少数有实力的,主要是有国资背景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合作,P2P 平台要支付的担保费也不得了。因为现在 P2P 市场那么乱,宏观经济又不好,许多制造业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担保公司也要承担很高的担保风险,所以一般一个月担保费就要 1%。

这就使担保也变成了一把「双刃剑」,投资人的风险是降低了,可借款人的成本大幅提高了,相应的违约风险反而加大了,长期看,无论对 P2P 平台还是投资者来说,都不是好事。

比如平安集团旗下的知名 P2P 平台陆金所,过去它的所有 P2P 项目都有明确的担保,只要借款人逾期还款,平安旗下的担保公司就将无条件垫付所有剩余本息。正是依靠平安集团在背后强有力的担保,陆金所过去几年发展得非常迅猛,在今天的 P2P 市场中已经和开路先锋宜信齐名了。

但是 2014 年 6 月,平安老总马明哲明确表示今后将逐步取消陆金所的担保模式,整个 P2P 行业为之一震。力哥以为,马明哲做得对!我给你点赞!

P2P 去担保化既符合监管层的要求,也有利于 P2P 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要知道,原本国外的 P2P 就没有担保,引入担保机制后必然就要从投资者的收益中挖出一块给担保公司吃。现在取消担保,一方面降低了借款人的成本,一方面提高了投资者的收益,还强化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这才符合 P2P 的精神。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明军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