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微信杂谈>正文

爱打麻将的你是否了解麻将50年规则演变?雪战到底从何而来?

原创
发布时间: 2022-11-23 16:45:27 热度: 339 作者: 金鑫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1101 字 阅读需要 4 分钟
麻将一直有着中国娱乐国粹的称号,在节假日的树荫下,团圆日的炉火旁,都能见到一堆堆搓麻将的人。胡适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名为《麻将》的文章。

麻将一直有着中国娱乐国粹的称号,在节假日的树荫下,团圆日的炉火旁,都能见到一堆堆搓麻将的人。胡适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名为《麻将》的文章,文中提到中国当时每天能有100万桌麻将进行,每日都会浪费中国人500万小时,称其为麻将是中国的四大害,甚至是明末清亡的祸首。梁启超对此抱有有不同意见,他支出麻将或许还和救国结合起来:“麻将不能不打,要救国一定要打麻将。”虽说有玩笑成分,但从此可以看出麻将对国人的影响之深。

大众普遍认为麻将是由明末盛行的马吊牌、纸牌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马吊牌、纸牌等娱乐游戏,又都与我国历史上古老的娱乐游戏——“博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远在古代周朝初,传说年幼的周成王在宫庭中与弟弟叔虞就曾玩一种“削桐叶为圭”的游戏。那时尚未发明纸张,故以树叶为玩具。

至于麻将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有说源自唐宋时期的“叶子戏”的,也有说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人名万饼条的,还有说起源于宁波话的麻雀的。五花八门的说法为麻将这一历史悠久的娱乐方式增添了深厚的文化色彩。不过麻将这种东西肯定不是两天可以发明出来的,正是经过一代代的改良和发展,才会形成麻将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建国以后,麻将在国内曾有一段时间近乎绝迹,在改革开放后才卷土重来。那时候打麻将的老年人延续了传统的打牌规则,不过因为比较敏感,没人敢在大白天打麻将,只能晚上在屋里偷偷打。


九十年代中期,麻将规则进行了第二波改革。以成都麻将为代表的部分地区麻将去掉了中发白,只留下条万筒,共108张,胡牌牌型进行了创新,胡牌番数也进一步得到了明确和调整,极具地域特色。

进入21世纪后,地方麻将进一步完善,“雪战到底”无疑是其中一个典型。一家胡牌后,剩下的三家还可以继续牌局,甚至逆风翻盘,增加了可玩性,“定缺”规则也颇受欢迎,与“血战到底”一同成为了川麻的两大特色,在国内外都很有制度度,川渝人对麻将的热情也将一直持续下去。

不过随着生活的逐渐发展,麻将也逐渐得到了普及,不仅由竹骨麻将转变为塑料麻将,后来还衍生出了玻璃等不同材质的麻将牌。一段时间后,发展出了“机器麻将”,深受广大麻友喜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棋牌室、麻将馆,后来甚至发展出了大量的手机麻将。2017年,麻将成为了第六个世界智力运动项目,还涌现出了注入掌电杯之流这样的电子竞技赛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金鑫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