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必死,媒体永生
原创或许纸媒已经成为一个夕阳产业,但在信息社会,人们对媒体的需求实际上是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了,只不过今天人们获取媒体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已经从过去的报刊、电视变成了 BAT,以及各种各样的 App。
所以纸媒必死,但媒体不死,它只不过换了一副面孔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罢了。媒体人也不会失业,他们只不过是从所谓的传统媒体逐渐转入了所谓的新媒体中继续工作。而基于我上面的分析,我认为理财类媒体在未来的媒体行业中,又是极具竞争力的一个细分市场,这就是我一直愿意坚守在理财类媒体行业的原因。
按我个人的分类,财经类媒体可以分成三类。
一类是宏观财经,聚焦全球经济冷暖、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事件,甚至还经常会触碰一些敏感的政经话题,以推动国家改革和社会进步,它背后的知识结构内核是宏观经济学,以《财经》为代表。
一类是中观财经,聚焦行业变迁、企业治理、创业机会等财经话题,特别常见的如企业家和经济学者的深度访谈,它背后的知识结构内核是微观经济学,以《中国企业家》为代表。
最后一类就是微观财经,不讲国家和企业的鸿篇巨制,而是主打比较实用的个人理财方面的相关信息和观点。
当然,这只是一种大致上的划分,主打宏观财经的也会有企业家访谈,主打中观财经的也会分析金融投资机会,主打微观财经的也会涉及宏观经济分析。
而从趋势上看,越来越多的宏观和中观财经媒体,逐渐把越来越多的篇幅用于微观财经(个人理财)的话题上,这一点在各大传统财经媒体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文章就能明显看出来。而许多新生的泛财经领域的自媒体,同样把个人理财的内容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一是因为从趋势上看,人们对个人理财信息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泛理财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必然要求泛理财类媒体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我认为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财经媒体,尤其是理财类媒体的受众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明军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668
- 上一篇:回到出发点——满足人类本能需求
- 下一篇:理财媒体的两难困局
阅读推荐
更多...- 魔咒二:风险与收益 2024-01-21
- 职场新人买保险的补充:重疾险 2024-01-21
- 安全可靠?——揭秘余额宝不可告人的八大风险!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淘金指数的特点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泛亚模式的硬伤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资金托管最重要 2024-01-21
- 附录力哥的理财价值观 2024-01-21
- 打开心理账户:将产品「礼品化」,收入翻 5 倍 2022-07-23
- 别用余额宝里的钱网购 2024-01-21
- 回眸理财君:为啥这货天生是个美少年(女)? 2024-01-21
- 「中国好P」的十大标准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懒人资产配置法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比特币的优点 2024-01-21
- 「钱景」广阔的众筹 2024-01-21
- 为什么票据贴现那么难?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基金定投的优势 2024-01-21
- 保险行业股票如何投资? 2021-06-29
- 我买的基金套牢了怎么办? 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