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生活,草根的理财需求
原创但理财类媒体和其他所有媒体都有一个本质区别——理财类媒体所传递的信息和观点,会直接影响受众的投资决策,从而影响他手里的钱是会变多还是变少。
八卦新闻多听一个或者少听一个没关系,但手里的钱多一点还是少一点,那关系可就大了。娱乐媒体为了博眼球,无事生非乱炒作,人家最多说你两句没节操也就算了,但理财媒体说出的话如果导致受众亏钱,那结果就很容易引来受众愤怒的情绪——尽管从来没有一家理财类媒体保证自己的投资建议肯定能让你赚钱。
这就要回到受众本身的知识基础和理性素养的问题上。
过去纸媒时代用价格天然塑造了一条鸿沟,那些愿意每年花上几百元订阅理财类刊物,同时也读得懂理财类刊物的读者,一般都是收入中等偏高,财经专业知识积淀也相对深厚的人群。他们看问题的视角以及做出投资决策时相对会比较理性,也不太会对任何一家媒体偏听偏信、盲目追随。
而更有钱的富豪阶层,是不需要从理财类媒体那里了解理财信息和投资机会的,他们有自己的高端朋友圈,和张总、李老板吃顿饭或者打场高尔夫球,就足以了解到许多外人不了解的或者不足为外人道的投资机会。
但当中低收入的草根阶层借助移动互联网工具,开始零成本地接触到大量的理财媒体时,他们往往并不具备接受完整理财资讯的知识积淀,也就很难像过去纸媒时代的付费读者那样,能够独立思考、统筹考虑,通过多年的理财实践,早已形成了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承担相应风险的理性投资观。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一基数广大的草根群体自身当下的财富积累少得可怜。尽管今天全世界都把中国人看成是花钱不眨眼的土豪,每年黄金周,各大景点都是人潮涌动。表面上看,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有钱,但实际上这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过大造成的扭曲现象——近 14 亿中国人中,可能有 3000 万人的确已经富裕起来了,会跑去香港、巴黎、首尔、东京抢购各种商品,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呈现出如此惊人的购买力,自然会让外国人感到非常震惊。但 3000 万人只占中国总人口的 2%,还有 98% 的绝大多数民众并没有变得那么富裕。他们依然每天在为买(租)不起房、结不起婚、养不起孩子、看不起病、养不起老而忧虑奔波。
在过去两年半,和成千上万对理财有需求的真实个体的接触中,我发现中国还存在大量低收入人群,甚至是赤贫人群(家庭金融净资产在 10 万元以下,一场大病就能让这个家庭瞬间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这种现状让他们非常焦虑,当他们突然通过互联网这扇窗,找到了这些理财类媒体,发现了理财改变命运的机会,就会存在非常强烈的快速致富的欲望——因为他们看不到通过自己现在的工作所赚到的钱,有朝一日能改变自己财富命运的希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明军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671
- 上一篇:打造优质生活,得草根者得天下
- 下一篇:「看天吃饭」的无奈
阅读推荐
更多...- 打造优质生活,神奇的随时变现 2024-01-21
- 纸媒必死,媒体永生 2024-01-21
- 魔咒一:投入产出比 2024-01-21
- 很高兴遇见你,理财四君子!,感悟复利君 2024-01-21
- [彩蛋]我有元的购书基金,该买什么书?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债券回顾 2024-01-21
- 互联网金融是个无远弗届的金融市场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余额宝的前世今生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死穴五:竞争风险 2024-01-21
- 「钱景」广阔的众筹 2024-01-21
- 前言站在大理财时代的风口 2024-01-21
- P在中国的野蛮生长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死穴四:政府打压 2024-01-21
- 不受待见的哈耶克和比特币 2024-01-21
- 政府监管:中美大不同 2024-01-21
- 怎样投资债券?影响债券的价格是什么? 2021-06-28
- 打造优质生活,风险五:规模风险 2024-01-21
- 基金定投:智能定投 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