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财视角看「双十一」
原创许多人以为「双十一」能贪到许多便宜,但有可能不知不觉中,你付出的远比你得到的多得多……
从 2009 年开始,由淘宝天猫最先捣鼓出来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经过连续几年的市场培养和铺天盖地的广告,如今已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节日——但是这不是网购狂欢节,而是线上线下全部商家都不得不参与的狂欢节。更重要的是,这个节日和高额折扣已经关系不大,而和商家的借势营销关系很大。说到底,这个节日其实压根已经不是消费者的狂欢节,而是所有商家自 HIGH 的狂欢节。
正是由于「双十一」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在聊「节流」的话题时,力哥觉得有必要专门辟出一节来聊聊这个问题。
争议「双十一」我记得早些年的双十一,天猫的促销力度还是挺大的,但是后来力哥发现许多商品都出现了先提价再打折的情况。比如平时卖 300 元,双十一前偷偷提价到 500 元,再打对折到 250 元,实际上你只便宜了 50 元。而且如果你持续观察的话,许多商家到双十一后的消费低谷还会搞各种促销,实际上很可能这个商品在后面的活动中也只要 250 元。其实你并没有贪到多少便宜。
在最初搞双十一的那几年,社会上争议很多,我当年也在媒体上写过文章质疑过这种人造的购物狂欢节。最大的诟病之处在于你这么搞实际上并没有增加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是把消费者的需求集中在了双十一这一天爆发,结果导致双十一之前一个月和之后一个月商家销量大幅下滑,最后商家并不一定能多赚钱。而最苦逼的是那些快递公司,双十一之后几天忙成狗了,这就像人为制造了一场快递业的春运一样。
最后快递累死,商家忙死,消费者也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熬夜)来参与这场狂欢游戏,但最后收到货物的时间却大幅延后了,各种投诉非常集中,消费体验更差,而实际上自己得到的优惠又不多,所以这么做从经济学上看非常没效率。更准确的说是,这么做并没有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和效用。
马云的如意算盘但后来我发现,我不能光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问题,而要从消费心理学来分析这个问题。
从理性上看,消费不会额外增加,但实际上人在作出消费决策时,有时候并不是理性的,大量的冲动型消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马云的如意算盘就是我制造一个狂欢节,让所有人都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强烈的心理暗示——双十一就是一年中最好的购物时点,你看我身边的朋友都在忙着购物,我也一定不能错过这个时点去购物!哪怕我想不出最近要买点啥,但因为力度这么大的活动摆在那里,我总得去参与一下吧。于是看着看着,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活动面前,你的各种非理性的冲动消费需求就被激发出来了——尤其是女(bai)性(jia)顾(niang)客(me),尤其是女(bai)性(jia)顾(niang)客(me),尤其是女(bai)性(jia)顾(niang)客(me)。(重要的话说三遍)
其实从逻辑上说,天猫打出双十一全场 5 折的标语本身就违反基本的商业原则。如果双十一这一天的活动是限量促销,那 5 折亏本甩货是可以行得通的,相当于天猫和商家一起补贴消费者,但因为不可能放量补贴,所以狂欢节就变成了秒杀节。
比如力哥非常喜欢的优衣库,平日里无论是实体店还是天猫官方旗舰店,活动折扣都没有出现过 5 折那么大,最多就是 299 元变成 199 元。一年到底,的确只有这一次会实打实的 5 折。但很可惜,力哥只抢到过一次 5 折的优衣库衣服,因为这种实打实的巨额折扣,往往 11 号零点一过就被秒杀完毕了,许多人根本抢不到。
更重要的是,如今从 T 恤衫到棉毛衫,从秋裤到羽绒服,力哥身上的优衣库已经全副武装了,我经常出门从头到脚一身优衣库装备,我现在真的不需要再买更多的优衣库。就算你是实打实的 5 折,如果我没有需要而去买,那对我来说,这不是一种财务资源的浪费吗?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放量促销,那恐怕就很少有商家能经得起那么大规模的补贴成本。如果说你 5 折销售还能赚钱(不是商品标价的 5 折,而是平日里网店售价的 5 折),那就意味着你原本的利润超过 100%,你这可是暴利哦。除了极少数行业,大部分行业如今并不具备这样的暴利空间,尤其是价格完全透明的网店,顾客忠诚度极低,你这家店比人家店贵了一块钱,顾客经常也会毫不犹豫的走人。结果必然会出现提价再降价这种猫腻,到最后被娱乐的自然就是我们消费者了。
所以如今的双十一,天猫、京东、苏宁花在打广告上的钱,已经远远超过补贴给消费者的钱了。而「羊毛」表面上看出在「猪」身上,但一圈转下来,最后还是由「羊」来买单的。任何商业逻辑不管表面上看多复杂,最终的买单者还是终端消费者(传销之所以必须禁止,就是因为它没有真正的终端消费者)。
警惕投资领域的「双十一」尤其需要警醒的是投资领域的双十一大促——没错,今天的双十一已经不单单是普通商家的狂欢节,而且所有投资理财这个行当的商家同样跃跃欲试,想借机分一杯羹,让自己的销量飞上天。
所以这时候我们就特别要擦亮眼睛,真心不能为了那么点小小的促销优惠就把钱都投进去了!因为投资不是消费,性质完全不同。尤其是那些风险比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和 P2P 产品,更是不能跟着商家一起狂欢——这时候一定要非常清醒,否则狂欢到最后,可能你连裤子都不剩了!
这里就要特别提到 P2P 产品的薅羊毛。如今许多 P2P 都有新人购促销活动,往往会赠送一笔投资基金或者权益金,但说实话,真正敢送很高金额的往往都是不靠谱的平台,因为如此高的营销成本最终一定会压垮这个平台。而比较守规矩比较靠谱的平台,往往又没有特别给力的羊毛可以薅到。
力哥也曾经尝试过,发现捣鼓半天,最后每个平台能额外薅到的羊毛最多不过几十元,而你为了这几十元额外的羊毛需要支付的成本也相当昂贵。
一是投资风险。为了薅到这点小羊毛,你就必须把自己的钱放在那个平台里,万一人家跑了你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二是管理成本。
这些平台的高利率优惠活动往往都有最高投资金额限制,大部分只有 1 万元左右,投资期限也不长,最后为了薅到这几十元的额外利息,你就必须要注册 N 个平台账号,把钱分到 N 个平台上去。如果你本身只有 3、5 万资产,那管理起来问题还不大,但如果你有几十万甚至数百万资产,这种羊毛薅起来就太费劲了,管理起来也太麻烦了。
由于每个产品的投资期限不同,你就需要经常去关注,如果某个产品已经到期了,而你忘记做进一步操作的话,这钱就会躺在 P2P 平台的账户上,连活期利息都没有,你不是又出现了无谓损失了吗?而且你每注册一个平台,就等于你的个人信息多泄露给了一个平台,对你的个人隐私安全和账户资金安全都等于增加了一道隐患。
力哥的省钱理念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了:力哥,你自己反复说理财要从 1 块钱开始,能省一点是一点,能赚一点是一点,不积小流无以成千里,为什么现在又让我们不要去过多参与双十一薅羊毛的活动呢?
原因很简单,你得去算一下你的时间更值钱还是你花这点时间去赚到或者省下来的钱更值钱。如果你的时间更值钱,你就应该把你的时间花在能赚到更多钱的地方或者能给你带来更多享受的地方。
虽然力哥自诩为理财达人,但是要说消费达人,我还真算不上,力嫂比较适合消费达人的称号。所以 2014 年的双十一,实际上一直都是力嫂在操办——不但拿她自己的手机抢各种红包和优惠券,而且还老是拿出我的手机也去抢红包。
这么做对吗?
非常对!
为什么?
因为同样的时间,对我和力嫂而言,经济效用是不一样的。
对力哥而言,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已经非常繁忙了。除了要优先完成杂志社布置的写稿任务,我还要不定时外出采访或者出席各种和理财相关的活动,还要每天编辑撰写微信文章,还要策划接下去的【力哥说理财】节目内容,还要录制节目,还要审核节目的后期制作。同时我还要负责每天打开 QQ 回答荔枝汇会员们私下提出的问题,还要每周固定两次对荔枝汇会员进行统一的理财知识讲解和答疑,以及为部分会员制作个性化的理财规划书……
你发现了没有,我的工作量已经很大了,再要占用我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支付宝上抢 1、2 元的红包,或者去管理几十个薅羊毛用的 P2P 账户,对我来说,时间的经济效用就很差。有这点时间,我不如看看电影,玩玩游戏放松一下。
但是对力嫂而言,她正处于休假状态,时间比较充裕,所以她的时间就没有我那么金贵,她就完全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研究各种省钱技巧。
但即使繁忙如我,一样也会在生活中想各种低时间成本的省钱妙招。
比如说如今支付宝、微信支付还有大众点评和美团买单的优惠活动非常多。我在带力嫂逛超市的时候,就会顺手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买单,而不是用现金买单,也不时能省下几元钱,而我省下这点钱的成本几乎为零——因为这么做不需要额外占用我的时间精力。
更典型的一个案例是买面包。
我们家小区门口就有一家克莉丝汀饼屋,过去我和力嫂每天晚上吃完饭下楼散步都会顺便去买一点面包当第二天的早饭。请注意,买面包是顺路的,主要是陪力嫂散步,散步的好处一是帮助消化,增加运动量(毕竟力哥这种新闻码农整天对着电脑身体真心不够好),二是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可以增进夫妻感情(在家里大部分时间大家都各自对着电脑手机),这才是重头戏。所以买面包这件事情并不占用我额外的时间。
在过去,我都会选择在淘宝上买克里斯汀的礼品卡,可以最低打 7.5 折,比下午 5 点买面包打 8 折更优惠。
但是在 2014 年 10 月有个活动,用支付宝在克里斯汀买面包每单立减 3 元,每个账户最多可以使用 30 次。而这个活动和克莉丝汀饼屋每天下午 5 点之后面包打 8 折并不冲突,可以合并使用,也就是先在原价基础上打 8 折,再立减 3 元。
如此一来,原本标价 4 元的面包,最后我只需要支付 0.2 元就可以买到了。而原价 4.5 元、5 元、5.5 元和 6 元的面包对应的折扣价格就变成了 0.6 元、1 元、1.4 元和 1.8 元。
因为这个活动的立减金额是 3 元,所以这段时间,我就优先购买原价 6 元以内的低价面包,这样实际折扣比例更大。
学会管理时间上面杂七杂八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听明白了没有。
其实我想说的理财原则一共就两个。
第一,不管是消费还是投资,都应该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并且是最适合自己的,而不应该跟着商家促销的噱头走,否则你很容易在这个花花绿绿的商业世界中迷失自己,用一个又一个战术胜利,让自己陷入一个巨大的战略陷阱中,最终走上错误的理财歧途。
第二,你一定要学会时间管理。马云的时间和一个退休大妈的时间一样长,都是一天 24 小时,但他们的时间所蕴含的价值远远不同。
退休大妈的理性选择就是晚上去跳广场舞,在家烧饭带孙子,蹭大卖场的免费班车,排队买超市的特价鸡蛋……因为她的赚钱能力很有限,所以就应该把时间用在更多不需要花钱的以及可以省钱的事情上。
而马云的理性选择是制定双十一狂欢节的战略,和纽交所谈阿里巴巴上市事宜,和欧洲各国政府谈支付宝落地事宜……至于薅羊毛抢红包这种事情,还需要马云童鞋亲自动手吗?
我们不是退休大妈,我们也不是马云,所以我们就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时间管理计划。而对于当下收入并不太高的年轻人来说,学会聪明消费,省些小钱自然是我们在生活中实践理财的题中之义,但是我们还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投资自己身上。
一个月薪 2000 元的草根,不管如何熟稔聪明消费的门道,终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资产只有 20000 元的草根,不管如何投资有道,能赚到的钱也还是很少。所以增加劳动收入依然是年轻人改变财富命运的首要任务。
认清双十一的本质,认清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认清自己当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这要比你在双十一的时候又淘到了某个便宜货,重要得多。

根据自己的需要消费,而不是商家的促销噱头。
思考
你应该如何正确安排自己每天的时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明军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684
- 上一篇:如何告别月光卡奴剁手族?
- 下一篇:站在生命的高度看理财
阅读推荐
更多...- 香港互认基金:境外投资新通道 2024-01-21
- 从《夏洛特烦恼》看那些年我们错过的致富机会 2024-01-21
- 我买的基金套牢了怎么办?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P到底是咋回事?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一场利率游戏 2024-01-21
- 娱乐宝VS百发有戏,到底谁更娱乐、更有戏? 2024-01-21
- 招财宝:财富招之即来? 2024-01-21
- 层出不穷的虚拟货币 2024-01-21
- 国债逆回购是什么? 2024-01-21
- 债券型基金:平稳开车的老司机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钱荒成就余额宝 2024-01-21
- 中国P已变质,将在年前死亡!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草根的理财需求 2024-01-21
- 打新基金稳赚不赔吗? 2024-01-21
- 学理财还要看哪些书?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货币基金的特点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钱的杠杆 2024-01-21
- 被忽视的生命周期基金 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