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公众号运营>正文

公众号初始用户期吸粉方法,订阅号互推:找相关号,每周互推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5-29 16:04:03 热度: 556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2354 字 阅读需要 8 分钟
订阅号互推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在公众号的用户增长期,自身已经具有基础的粉丝数以及文章阅读量。不管数据多少,运营团队都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找一个能力相当的互推对象。

订阅号互推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方式,在公众号的用户增长期,自身已经具有基础的粉丝数以及文章阅读量。不管数据多少,运营团队都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找一个能力相当的互推对象。

如何寻找互推对象

下面,我们看一下微信公众号根据自身数据寻找互推对象的方法,如图 10-2 所示。

图 10-2 微信公众号寻找互推对象的方法

1.在微信交流群寻找互推对象

寻找公众号的互推对象是关键。运营团队可以多多留意微信交流群,在里面寻找相类似的公众号,并询问对方有没有合作意愿。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当根据自身公众号的粉丝数和文章阅读量情况有选择性地寻找互推对象,只要不低于自己的就行。比如说,我们的公众号有 2000 个粉丝,推送文章的阅读量一般在 500 左右,那么粉丝数低于 2000、阅读量少于 500 的公众号就不在考虑范围内。

2.考察两个互推公众号的契合度

两个互推公众号的契合度非常重要。如果两个公众号的内容定位完全不一样,一点都不相关,那么这两个公众号就是格格不入的,无法达到互推效果。比如,一个做运营干货类的公众号与一个专做旅游攻略的公众号就不适合互推。

3.注意服务号与订阅号的区别

做服务号的微信公众号最好就找做服务号的互推,而做订阅号的微信公众号最好就找做订阅号的互推。因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公众号推送频率不同,服务号每周推送一次,而订阅号则可以每天推送一次。当然,如果双方协商好,觉得没有问题,服务号与订阅号之间也是可以达成互推的。

「做書」与「活页」的互推创意

下面,我们以「做書」和「活页」为例,看一个互推创意是如何为粉丝带来惊喜的。

「做書」公众号成立之初的定位是收集分享真实可用的出版经验,以帮助自己和同行的发展。「做書」收集分享的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几乎涵盖出版的全部过程,从作者创作到选题策划,再到文稿编辑、装帧设计,最后到图书售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于出版趋势、阅读介质的探讨。尽管内容非常专业,「做书」依然在三年时间里积累了 20 多万用户。

在「做書」的公众号粉丝达到 10 万的时候,运营团队对粉丝群做了一次用户调查,共有 1000 名左右的用户参加。调查结果显示,在「做書」的粉丝用户群里,很多都是作家、学者、出版人、媒体人,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是因为这些重量级粉丝的分享或推荐而关注的。另外,读者最喜欢的内容是带有大量封面图片的文章以及各种书单、榜单。然而,「做書」的最迷人之处在于那些在人与书、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碎片化时代,阅读是一片片散落的活页,我们拾穗散页,提供优选的阅读解决方案。『活页』,为阅读着想!」2015 年 8 月,现任中信出版社副总编辑、书评人绿茶带领知名公众号「绿茶书情」的团队创办了微信公众号「活页」,并以上线一个月粉丝迅速破万的速度成长。

绿茶给「活页」的定位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阅读入口」。正如业内共识,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出版社以及出版机构自身的一种标配,其阅读类公众号大多都是为了展示机构的形象,基本上没有个性化的尝试。

绿茶认为:「一般来说,机构化的阅读类公众账号的传播力相对偏弱。『去机构化』的阅读类公众账号给人的感觉更加客观、中立,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也是『活页』作为中信出版社旗下的新媒体品牌,区别于中信出版社本身的官方阅读账号的地方。」

在上线一个月后,「活页」的粉丝数已经过万,每天推送文章的阅读量维持在 2000~3000 次,最高的时候每天达到 5000~6000 次。然而在粉丝过万之后,「活页」的运营还是遭遇了瓶颈。绿茶坦言:「好像你的受众已经被网罗尽了。喜欢你的人该关注的都已经关注了,新的增长多少有些艰难。」

对于一些阅读类公众大号来说,每月保持 1 万 ~2 万的增长速度是非常正常的,但对于阅读类公众小号来说,从 0 到 1 万的增速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超过 1 万之后就会越来越艰难。「号越大,辐射力、传播力变强了之后,粉丝增长越快是必然的。」绿茶说。

在这种情况下,「做書」与「活页」开始了互推涨粉。大多数人认为,互推就是把一堆二维码放在一起求关注。但「做書」与「活页」摆脱了这种常见方式,把阅读账号比喻成一个个阅读列车的站点,模仿地铁线路图,给读者绘制了一张阅读列车运行图,始发站为「活页」,途经「未读」「做书」「飞芒翻书」「绿茶书情」「中信出版集团」「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纪文景」「新京报书评周刊」等 20 个阅读站点。

在每一个站点上,不仅仅是每一个微信公众号的二维码附在上面,还有一段活泼、有趣的介绍。比如,「活页」团队对于「飞芒翻书」的介绍这样写道:「有人做书,有人翻书。站长万兴明和他的小伙伴都是翻书狂,喜欢纸质书的人都很可爱,发现纸书之美,是这个网络时代最缺乏的精神,当我们每天埋头玩手机时,会不会被『飞芒翻书』拍摄的精美纸书感动。然后,拿起书,一页页翻读。本站颜值高,像一个纸书图书馆。」

这种走心的趣味介绍远比一个个单调的二维码标识更有温度,也让书业同行和普通读者感受到,原来一个简单的互推可以变得这么有趣。另外,在这篇《世界在变 阅读不变:一起检阅 12 位「领读者」互推》的文章中,「活页」创作的文案非常新颖,完全不会让读者反感。

上帝说,要有小说,于是有了「果仁小说」;上帝说,要有「小而美」,于是有了「做書」;上帝说,要有绘本,于是有了「蒲蒲兰绘本馆」;上帝说,要有跨界,于是有了「赞赏」;上帝说,要有写作工具,于是有了「Zine」……

一起和「领读者」来重温名著的最后的一段话,感受世界大文豪在吸气收笔时刻,那份浓郁的情怀。尽管世界已经发生巨变,但阅读不变。原来「领读者」们,早已潜伏在阅读的风口。和我们一起检阅这些「领读者」吧,他们将给你的阅读带来新体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