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投资理财>正文

债券型基金:平稳开车的老司机

原创
发布时间: 2024-01-21 16:07:45 热度: 583 作者: 明军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8286 字 阅读需要 28 分钟
永恒不变的投资三支柱投资理财市场包罗万象,但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永恒不变的投资三大支柱是股票、债券和房产。
永恒不变的投资三支柱

投资理财市场包罗万象,但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永恒不变的投资三大支柱是股票、债券和房产,对应的基金化产物是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 REITs 基金。房产在此处不过多介绍,在金融市场中,股票和债券是最重要的两个工具。

金融,就是资金融通的意思。A 急需筹钱做生意,但手里没钱,就跑去向 B 借钱,正好 B 手里的钱暂时用不到,不如先给 A 拿去用,也好钱生钱,这么一来,金融市场就运作起来了。但钱有两种融通方法,一种是 B 把钱借给 A,成为 A 的债主,A 生意做得好不好与 B 无关,就算生意失败 A 也得想办法还钱。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但要还 B 本钱,事先白纸黑字约定的利息也得一分不少。如果 B 是个保守型投资者,惧怕风险,或者 A 是个激进型创业者,对自己的生意很有信心,不怕还不出钱,就可以以债券的形式来融资。

另一种是 B 直接把 A 的这盘生意买下来,成为 A 的公司股东,给 A 的钱不需要还,也不要利息,而是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果 B 看走眼,A 的生意失败了,算 B 倒霉,但如果 A 的生意做大了,B 作为股东,公司赚到的利润就必须以分红的形式给 B 分一杯羹。如果 B 是个激进型投资者,想冒高风险谋求高回报,或者 A 是个保守型创业者,对自己的生意不是那么有信心,担心失败后欠一屁股债还不清,就可以以股票的形式来融资。

在我们理财的道路上,股票和债券不可偏废,完全不碰股基或完全不碰债基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由于债券投资比股票投资更简单,管理债基也比管理股基更容易,再加上债基的风险和预期收益都远不如股基,所以债基的申购费、赎回费和管理费也相对比较低,但债基的收益再低,长期看也依然高于货基和银行储蓄。2017 年的中国有 400 多只货基,债基的数量则是它的 2 倍,达到 800 多只。

细数几类债券基金

从可投资债券的期限来分类,债基可以分为短债基金、中短债基金和普通的长期债券型基金。从能否投资股票上看,又可以分成四大类:

一是最多可以拿不超过 20% 的资金买二级市场股票的债券基金,这类债基一般称为二级债基。

二是不能买二级市场股票,但可以在一级市场打新股的债基,叫一级债基。关于打新股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力哥在后面会介绍,你现在只需要知道,一级债基的风险比二级债基低得多。但不同的一级债基风险也不一样,有的基金合同规定新股打到之后,一旦可以上市交易,必须马上卖掉,烫手山芋拿不得;也有的规定要在一个月内、三个月内或半年内卖掉,允许持有股票的时间越长,这只债基的风险就相对越大。

三是绝对不允许碰股票的债基,叫纯债基金。

四是专门投资可转债市场的转债基金。这是债基家族中的一个另类,风险高于纯债基金和一级债基,但和二级债基相比,到底谁的风险高,真不好说。

投资就要投纯的

上面说到的这四类债基中,力哥最喜欢也最推荐的是纯债基金。

力哥有一句理财名言,叫投资就要投纯的,因为只有纯粹的投资对象,你才知道你到底把钱拿去买了什么,这东西的潜在风险和收益到底有多高。只有你心里门清,在资产配置的足球场上,你才知道应该如何排兵布阵——这只基金是当后卫的料,这只是当前锋的料。你心里有底,就不会焦虑不安。但如果你买的理财产品混合了多种风险和收益都不相同的投资品种,而且各个投资品种之间的配比也没个定数,那就会令人困惑,这货到底是放后防线好还是前锋线好呢?

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都存在这个问题,力哥如果要投资股票,完全可以直接去买股票型基金博取高回报,而债券基金原本应该是非常稳健的后防中坚,是不能轻易出现亏损的;但如果我买的债基把 20% 的钱拿去买了股票,一旦碰到 2015 年这种百年不遇的股灾,这只债基一样会亏不少钱。

在投资理财的世界里,最大的风险不是亏损的风险。如果我在买之前就知道某项投资风险极高,提前做好资产配置,就算真亏了 50% 也有思想准备,虽然不爽但还能接受;真正可怕的是原本以为这只基金绝不会亏钱,因此重仓投资,结果突然亏了 15%,这是许多人完全不能接受的。这个世界最可怕的风险是你原来压根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承受的风险,就像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出门突然就被车撞了。

正是为了规避这种不可知的风险,我才推荐风险更加可控的纯债基金。

要注意,投资纯债基金千万不能望文生义,名字里没有纯债两个字的也可能是纯债基金,名字里有纯债两个字的也可能还投资了高风险的可转债,力哥认为这类基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纯债基金。

理财市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从 2005 年到 2016 年,整整 12 年,中国的纯债基金平均收益率年年都是正的,没有任何一个自然年度出现过亏损,哪怕是在债券市场处于熊市的 2009 年、2011 年、2013 年和 2016 年,也都能获得平均 1% 左右的投资回报。也就是说,虽然纯债基金的合同里不会承诺保本,但长期历史数据告诉我们,如果你持有 3~5 个月的纯债基金,那盈亏谁都说不准,比如你正好在 2016 年 10 月买了一只纯债基金,紧接着就遭遇到了 11-12 月的债灾,那么可能你持有半年也还是亏本的,但只要持有期限超过一年,就相当于买了一只保本基金,最差的市场表现也是保本;反过来说,如果遇上债券市场的大牛市,比如 2006 年、2007 年、2014 年、2015 年这些债券大年,许多纯债基金的年收益率都超过了 10%。

过去 12 年,所有纯债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在 6% 左右,注意,这里说的还是平均收益,如果你挑选了一只优秀的纯债基金,过去 12 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或许还能达到 8%。如果你有幸挑选了最优秀的纯债基金,收益还会更高。对比一下同期银行定期储蓄利率、国债利率和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在冒那么低的风险的前提下,能获得这样的收益水平,那绝对是「棒棒哒」。

所以力哥把纯债基金称为理财市场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资产配置后防线上永不过气的中坚力量。

情有独钟的那只纯债基金在哪里?

那我们该如何挑选纯债基金呢?

首先,纯债基金收益高低一方面要看市场大环境,现在是债券牛市还是熊市,现在是加息周期还是降息周期;另外还得看基金经理的水平,而现在已不是基金经理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了,基金公司的整体投研实力比较重要,这时候大基金公司就占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汇添富、天弘、华安、工银、鹏华、广发、南方、银华、长盛、华夏等。

不过,投资有风险,力哥不是神,除了货币型基金这种几乎不会产生亏损风险的投资品种,其他任何产品,包括纯债基金,我都不会给出明确的产品推荐。一是因为这些产品都有亏损的可能;二是花无百日红,过去一段时间表现优异的基金不代表未来会永远优异下去。

但话又说回来,虽然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但过往业绩一向比较稳健优秀的基金,未来表现继续保持稳健优秀的概率肯定会更大一些,从概率学上说是这个道理。

所以另一个挑选方法就是找到那些发行时间比较久、长期表现比较稳健优秀的纯债基金。操作起来也很简单:第一步,打开天天基金网的「基金排行」功能,在「开放基金排行」一栏中选择「债券型」。债券型基金在我写这本书时已经有 900 多只了,未来肯定还会进一步增长(见图 3.1)。

图 3.1 债券基金排行(来源:天天基金网)

第二步,在「分类」中选择「长期纯债」。为了把没有经历过足够多历史考验的菜鸟基金排除掉,我们再点击「近 3 年」这个标签,让所有基金按近 3 年收益率降序排列,这样成立不足 3 年的基金就自动被剔除了,取排名前 30 位的,这样候选基金就只剩下了 30 只,见图 3.2(因版面限制,该图只节选了前 5 位)。

图 3.2 筛选出的 5 只候选债基(来源:天天基金网)

接下去就要辛苦一点,逐个点击这 30 只基金的名称,在该基金的详细资料页面,找到其具体投资范围,把其中允许投资可转债的基金剔除掉,再把其中名气不够响的小公司的基金剔除掉,再把基金规模超过 20 亿元的剔除掉,再把同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旗下排在第二名及以后的兄弟基金剔除掉,只留下排名最高的某家基金公司旗下的王牌纯债基金,这么一来,就把包围圈进一步缩小到了 10 只基金。

最后这 10 只基金,看一下它们的费率,找出其中综合费率最低的 5 只。在这 5 只基金中,再选择成立时间相对更长的、基金经理年纪相对更大的、管理时间相对更长的 3 只纯债基金,作为你的债基配置。

怎么买最划算?手续费里有门道

许多债券基金名字后面都会跟着 A, B,C 这些字母小跟班,这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只分为 A, B 两类的,那 A 类就是要收申赎费用的;B 类则在表面上不另外收申赎费用,而是和管理费、托管费等这些隐藏收费一样,把这部分手续费折算到每天公布的基金净值中,预先扣除这部分成本,美其名曰销售服务费,一般每年收取 0.2%~0.6%。

而分成 A, B,C 三类的债基,A 类和 B 类都有申赎费用,区别是 A 类是前端收费,就是你买基金时直接扣掉申购费;B 类属于后端收费,就是等你将来赎回时再向你收取申购费,相当于先吃饭后买单。为了鼓励你尽可能长时间持有基金,好让它们多收你管理费,所以往往持有时间越长,后端收费所收取的申购费就越低,持有很长一段时间,比如 5 年,就可以免收申购费了;而 C 类则是不收取申购赎回费而收取销售服务费,和上面那种只有 A, B 两类的债基中的 B 类是一个意思。

哪种收费方式更划算呢?

那得看你的投资需求。如果你有一笔钱只是暂时放在基金里试试水,说不定没几个月就要拿出来,那选择不收申购赎回费的模式最划算;但如果你打定主意将这笔投资放在这只债基里至少一年不动,那反而选择一次性收取申购费的模式更划算。

在过去,力哥会强力推荐后端收费模式,因为这种模式用费率杠杆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而历史数据证明,长期投资纯债基金不但风险极低,而且收益也还不错,所以为什么不长期持有呢?反而是很多理财「小白」刚刚入门,心浮气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三天两头换基金,反而很可能得不偿失,还白白浪费了手续费。但余额宝的兄弟品牌蚂蚁财富诞生后,一下子把所有基金的申购费率都压低到了 1 折。债券基金的标准申购费是 0.8%,而你在蚂蚁财富上买债基的申购费只要 0.08%,面对这么低的前端收费标准,后端收费已经完全没有竞争力了。

更有魅力的定开债

如果纯债基金是你的「真爱」,你希望一两年甚至三五年长期持有,不想多折腾,除了买这些普通的长期纯债基金,你还有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定期开放式债基,简称定开债。

定开债一方面吸收了开放式基金可以在场外直接申赎的优点,另一方面继承了封闭式基金可以封闭运作、方便基金经理投资管理以谋求更高回报的优点,因为债券的回报率一般和投资期限成正比。传统的开放式债基,投资者随时可以申购赎回,容易打乱基金经理的投资布局,尤其是为了应付不期而至的巨额赎回压力,基金经理就不敢拿太多的资金去买期限比较长的高息债,这么一来,流动性是有了,但收益率也降下来了。

而定期开放债基设置了最短半年、最长三年的封闭运作期,在封闭期内,不允许投资者申赎,基金经理在这段时间内就可以完全不用考虑申赎压力,可以尽全力去投资,封闭期结束后,会有少则两三天、多则一个月的开放期供投资者集中申购赎回。就像力哥创办的理财社群「荔枝汇」一样,每半年集中招募一次新会员,平时则封闭化运作,既方便我们管理,又有利于会员学习成长。这种机制促使定期开放债基能够比普通债基更容易获得高收益。另外,2016 年 8 月 1 日以后,普通债券基金的杠杆率不得超过 140%,而定期开放债基依然保持了最高 200% 的杠杆率。

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买了 A 债券后,在到期前,我就把 A 债券先质押给银行,找银行借一笔钱出来,再去买 B 债券,等 A 债券到期了再向银行回购回来,只要投资债券的收益高于向银行借钱的利息,就有得赚。所以有些风格激进的债券基金的杠杆率可以高达 200%,也就是说假如这只基金只有 10 亿元规模,却可以通过向银行借钱买 20 亿元规模的债券。

但是请记住,杠杆是把双刃剑,赚钱时可以让你加码赚钱,可一旦亏钱了也会让你加码亏钱。在债券熊市中,高杠杆可能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亏损。

如何挑选优秀的定开债呢?很简单,就像上面力哥介绍的筛选长期纯债基金的方法一样,你也可以点击「定期开放债券」进行筛选(见图 3.3)。

图 3.3 挑选优秀定开债基(来源:天天基金网)

有三点要注意:第一,还是要选择定期开放债基中的纯债基金,千万不要碰股票;第二,别选杠杆率太高的债基,建议最高不超过 160%;第三,半年有点短,两三年又有点长,建议选择封闭期为一年的定期开放债基,然后看准下一次开放时间再去买。

自己买债券更好吗?

有人可能会问,与买债券基金相比,为什么不直接买债券呢?对于刚刚入门的理财「小白」来说,我真心不建议你去直接投资债券。

一是债券市场分为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这两大类市场,债券的交易所市场就像股票的二级市场一样,虽然投资起点比较亲民,但可交易的债券品种比较少,而且市场流动性比较差,也就是你买了以后,不一定想卖就能马上卖掉;银行间市场的债券品种虽然比较多,流动性也比较好,但投资起点非常高,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资金量能够投资的,而且你还要具备银行间债券交易资格,所以这个市场实际上主要是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这些机构投资者玩耍的地方。

二是如果我们投资的是非流通债券,只有到期才能兑现,平时想卖还不能卖,这样的投资就缺乏流动性,而通过债券基金间接投资债券,只要你买的不是定期开放式债基,随时都可以卖掉,流动性大幅提高。

三是力哥之前说的资产配置的不变真理。投资单一股票的风险总是比投资一篮子股票的风险要高,投资单一债券的风险也比投资一篮子债券的风险要高。所以对不同债券进行组合投资,能在不降低债券整体收益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你的债券投资风险,而投资债基就是让专业投资者用更大的资金量,为你组建一个债券的投资组合。

四是许多人可能觉得股票投资很复杂,债券投资应该相对简单,事实并非如此。如今债券市场的品种越来越多,比如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还有信用债、次级债、垃圾债;发债主体也越来越多元化,比如金融债、国债、地方债、企业债、公司债、国际债;债券的信用等级和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复杂,还要判断未来的利率走势等宏观经济指标。

另外,和股票一样,债券投资也有很多策略,比如息差套利策略、免疫策略、骑乘收益曲线策略、债券互换策略等,还要计算修正后的久期收益率。

眼下你只要知道,我们普通老百姓想要投资股市,买股票型基金要比直接买股票更合适;想要投资债市,买债券型基金要比直接买债券更合适。只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买凭证式国债,因为它不能上市交易,就像定期储蓄一样,简单易懂,童叟无欺。对于那些玩不转复杂新潮的投资品种,而对投资安全性有极高要求的老年人来说,国债是定期储蓄非常好的替代品。

前面说过,在所有债基分类中,我最推荐纯债基金,所以纯债基金实际上是国债更好的替代品。根据理财教科书的说法,纯债基金的风险特征比较适合低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和稳健型投资者,也就是在安全稳妥的前提下,获得从长期看能跑赢或至少跑平 CPI 的收益率。

不过我个人认为,任何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都适合纯债基金,哪怕你是年轻人,哪怕你是激进型投资者,也应该多少配置一点纯债基金。区别只是在于激进型投资者可以把更多比例的资金拿去股市搏击,只留下 10% 的资金配置在债基上;而保守型投资者则相反,可以给予纯债基金相对高一些的配置比例,比如 20%~40%;对于已经退休的老人,养老金不算高,经常会入不敷出,而纯债基金的分红往往比较稳定,每次分红,他们都可以选择现金分红方式,把收益拿出来用于补贴日常开销。

警惕误区!别被分红忽悠了

提到分红这个问题,很有必要专门拿出来说一说。

很多人都知道分红的意思,比如到年底了,公司一算账,发现今年赚了 200 万元,拿出其中 100 万元作为明年公司扩大经营的资本,其余 100 万元就给所有股东按比例分了,比如你持有公司 10% 的股份,那你就能分到 10 万元,这 10 万元就是分红所得。

基金分红也是一个道理,虽然我们不是基金公司的股东,但我们是这只基金的持有人,基金经理是为我们打工的,所以当这只基金赚了很多钱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分红的方式把收益兑现,比如你一年前买了 10000 元某只基金,当时净值 1 元,你买了 10000 份,一年后发现这只基金净值涨到了 2 元,赚翻了,于是基金公司决定每份基金分红 1 元,这就意味着你可以拿到 10000 元分红。

但基金分红和股票分红的性质不一样,因为上市公司如果不分红,钱就会留在上市公司自己的口袋里,我们股民赚不到。但基金里的钱本来就是我们的,我们随时可以赎回,不管分不分红,对我们的切身利益其实没什么影响。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在不分红的情况下,我持有 10000 份基金,每份净值 2 元,所以我的基金市值是 20000 元,不算赎回费的话,我随时可以把这 20000 元拿出来。而如果每股分红 1 元,我虽然拿到了 10000 元收益,但基金净值也从 2 元降到了 1 元,我的基金市值又回到了 10000 元,加起来,我还是有 20000 元。所以基金分红只不过是基金公司主动帮你把原本就属于你的钱从你的左口袋挪到了右口袋而已。

所以,如果你在几年内都不需要用这笔资金,那就应该尽可能选择不怎么分红的债基。如果分红了,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现金分红,二是红利再投资。你应该选择红利再投资,让这钱继续在基金里面利滚利,发挥复利投资效应。

但如果你是退休老人,希望基金每年能稳定分红补贴日常生活,那就应该选择那些每年都会稳定分红的债券基金,而你选择的分红方式则应该是现金分红。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债基,也适用于所有基金。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经常分红的基金就是好基金,一毛不拔的基金就是坏基金。基金分红并不是衡量基金业绩的关键指标,最关键的指标是基金的累计净值。

我们平时说这只基金净值 1 元或者 2 元,指的是单位净值,是把历次分红收益剔除掉以后,方便我们计算基金当下收益的净值。但任何一只基金都还隐藏了一个累计净值,这是把过去所有分红全部算上以后的真实数值。在天天基金网首页点击「基金净值」就能看到,任何一只基金都有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这两个净值,对于从未分红过的年轻基金来说,这两个净值是一样的,但对于经常分红的老基金来说,这两个净值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见图 3.4)。

图 3.4 基金单位净值/累计净值一览(来源:天天基金网)

比如说在 2017 年 4 月,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型基金的单位净值只有 1.02 元左右,但累计净值却高达 8.8 元左右,后者是前者的 8 倍多,也就是说如果你从 2005 年这只基金成立开始就一直持有它的基金到现在,你的真实回报高达 762%,但这在单位净值上根本看不出来。所以单位净值往往具有迷惑性,看累计净值才能真正看清楚这只基金的底色。

记住,分不分红和基金好坏没有必然联系,基金净值高低也和基金好坏没有必然联系,不是净值低的基金就便宜,净值高的基金就贵。我们在挑选基金时,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沦为鸡肋的债券指数基金

在本节的最后,力哥还想提前说一下债券指数基金的问题。

在后面的章节里,你会发现力哥最推荐的是指数基金,但仅限于股票指数基金,债券市场同样有债券指数基金,但力哥不推荐。

指数基金最大的特点是被动投资,成本低,指数涨就赚钱,指数跌就亏钱。股票指数的波动大,在力哥独创的七步定投策略中,通过很简单的方法就能明显跑赢股票市场。但债券指数波动小,很难获得超额收益。所以债基比股基更依赖基金经理主动的操盘技巧和投资策略来谋求更高的回报,尤其是在债券市场的大熊市中,单纯持有债券指数基金的回报可能远远不如优秀的主动型债券基金。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目前市场上股票型指数基金的数量越来越多,累计将近 1000 只,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乃至专业投资者都成了股票型指数基金的坚定簇拥者,包括我本人。而债券指数基金的发展极为缓慢,至今只有 20 多只,所以市场现状也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明军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