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互认基金:境外投资新通道
原创除了 QDII 基金以及同样属于 QDII 基金的海外 REITs 基金,资产全球配置的第三类基金就是香港北上基金。
高度自由开放的全球金融中心我们的 A 股市场开放度还不是很高,而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资本市场非常发达,高度自由,高度开放。在香港开设分行的外资银行里,有 85 家位列世界 100 大银行之列,西方国家通行的金融业务香港几乎都有,而香港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也非常丰富。之前力哥在介绍 ETF、避险基金、量化基金、REITs 基金等品种时,都提到了基金发展史,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香港基金的发展总是比内地领先一步。比如量化基金,内地由于能做空的对冲工具不多,所以很多量化策略没法实施或者实施起来要打折扣,但在香港就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但在我们内地投资者看来,香港股市却和美国股市一样,都属于境外市场。这就导致过去我们内地投资者去投资香港股市不是很方便,必须亲自到香港去开户,还得办理香港的银行卡,资金的进出时间和成本也比较高。
在 2007 年 10 月第一批投资海外股市的 QDII 基金放行的同时,国内还盛传港股直通车即将放行,也就是内地投资者可以在内地直接开户买港股,当时香港股市受到这个重大利好消息的刺激,也在快速上涨,然而随后全球金融危机来袭,A 股和港股都跌得稀里哗啦,监管层意识到风险太大了,所以港股直通车就被搁浅了。
沪港通的缺点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2014 年 11 月 17 日,搁浅 7 年的港股直通车终于以另一种形式放行了,那就是沪港通。
沪港通的全称叫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指的是通过这套机制,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各自允许自己境内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在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也就是说,有了沪港通,香港居民可以直接在香港券商开上海市场的股票账户,直接买上海证交所上市的股票,这叫沪股通;而内地居民也可以直接在内地券商开香港市场的股票账户,直接买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这叫港股通,两者合称沪港通。两年后的 2016 年 12 月 5 日,深港通也顺利推出,这次沪深港三地股市,或者说内地和香港股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通。而在 2017 年 7 月 2 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批准香港与内地「债券通」上线,这意味着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的互通进一步深化了。
不过对我们内地投资者来说,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意义仅仅在于通过观察香港流入资金的变化,对预测未来短期股市涨跌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港股通,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以相对最便捷的方式,以相对最低的交易成本,以光明正大的合法合规方式,投资香港股市。
然而港股通还有三个问题:一是开户门槛很高,开户时必须在证券账户里存 50 万元以上的资金,这样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就被拦在了门外;二是港股的交易制度和 A 股不一样,没有涨跌停板制度,可以 T+0 日内回转交易,开盘时间也不同,受到全球股市影响也更大,而且香港的垃圾股可以跌到几毛钱甚至几分钱,这些都和 A 股很不一样,我们普通老百姓直接买香港的股票,无论是选股还是择时,风险都非常高;三是港股通并不能买香港全部的股票,也不能买在香港上市的基金,而只能买类似恒生指数成分股这样业绩比较好的蓝筹股,这就大大限制了投资空间。
基于这三个原因,对于内地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力哥其实并不建议大家玩沪港通,除非你是准备长期持有腾讯的股票。而代替方式一就是力哥前面介绍的 QDII 中投资港股的那些基金,代替方式二就是力哥将要介绍的香港北上基金。
基金版港股通:香港北上基金香港北上基金,顾名思义,就是被允许北上内地销售的香港基金,相当于基金版的港股通,官方说法叫作香港和内地基金互认业务。因为开放是对等的,所以基金互认也分成了内地南下基金和香港北上基金两部分,香港居民可以直接在香港买内地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内地居民也可以直接在内地买香港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沪港通于 2014 年放行,深港通于 2016 年放行,而内地香港基金互认则在 2015 年 5 月 22 日正式落地,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签署备忘录并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于 2015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
初始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 3000 亿元人民币,两地市场采用一致标准,审核互认基金资格。互认基金要求在当地运作、获得当地监管部门批准公开销售及监管,并且获得当地资产管理牌照。内地的公募基金实行注册制,这点完全没问题。但对香港基金来说,这条规定就限定了必须是在香港注册、香港制造的基金才能北上,所有离岸基金全都被排除在外,很多全球大型基金公司的产品暂时都不能进入互认行列。
这里顺便说说香港基金的分类。香港市场能买到的公募基金分为两类:一类是香港本地基金,就是在香港注册、香港制造的本土基金;一类是离岸基金,指在香港境外注册,由跨国资产管理公司运作,基金的交易和投资决策都不在香港本土的基金。作为高度开放自由的全球金融中心,今天香港有 70% 的基金都是离岸基金,而这些基金暂时还不能北上。
2015 年 7 月 1 日互认基金施行后,两地基金公司纷纷提交申请,例如内地的华夏、工银瑞信、上投摩根、广发、汇丰晋信、中银、南方、景顺长城、易方达等基金公司向香港证监会提交内地互认基金的注册申请,每家申报了 1~3 只基金,总共有 30 多只基金产品,主要是主动型的偏股型基金。在香港方面,也有恒生、摩根、慧理、东亚银行等多家资产管理机构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 17 只香港基金申请互认。经过 6 个月审核期后,2015 年 12 月 18 日,首批互认基金名单公布,内地有 4 只获批,分别是华夏回报混合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混合基金、汇丰晋信大盘股票基金、广发行业领先混合基金,清一色是偏股型基金。作为第一批南下基金,香港证监会总不能把香港投资者给坑了吧,这是内地和香港手牵手、心连心的形象工程啊,必须得优中选优,严格把关,相当于证监会给我们先把了一道关。所以,这些被证监会放行南下的基金,我们也可以重点关注。
而香港那边获批的基金只有 3 只,分别是恒生中国 H 股指数基金、行健宏扬中国基金和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分别是股票指数型、股票型和债券型。中国证监会在审批时优先选择了成立时间早、历史业绩优异、市场上有声望的老牌基金公司的基金,而且在三个主要基金门类中各选了一个代表产品。在这三只基金中,恒生中国 H 股指数基金没有什么特点,因为内地也有,而且申购费率更低,所以如果要投资香港市场的指数基金,根本没必要特地买香港基金。而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也没有太大优势,因为内地的债券型 QDII 基金也有类似的产品了,再说债券型基金潜在收益率也较低,所以对投资者吸引力本来就不高。真正值得一说的是行健宏扬中国基金。
表现抢眼的行健宏扬中国基金行健宏扬中国基金来自一家小而美的基金公司,名叫行健资产管理公司,它家一共只有 2 只公募基金,另一只叫行健沪深港基金。其基金经理蔡雅颂也是这家公司的创办人,之前是香港本土最著名的港股投资基金公司惠理基金的执行董事和基金经理。说到惠理基金,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谢清海因为推崇价值投资理念而被港人誉为「东方巴菲特」,蔡雅颂就是当年谢清海手下的得力干将,2009 年自立门户后的行健资产也依然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
截至 2015 年 10 月 31 日,在 5 年时间里,行健宏扬中国在香港同类 77 只基金中,风险收益比排名第一,累计回报排名第三,在晨星评级和理柏评级中,都获得了「五年五星基金」的最高评级,非常了不起,可以说是香港市场的网红基金。
北上之后,行健宏扬中国的表现是不是依然抢眼呢?
从 2006 年 1 月 1 日到 2017 年 8 月 31 日,20 个月的时间里,扣除管理费和摩擦成本后,其基金净值涨了 36.7%,而同期香港恒生指数的涨幅是 29.6%。要知道,主动型基金在牛市里要跑赢指数并不容易。
香港基金值得买吗?香港互认基金放行近两年来,中国证监会对香港基金的放行速度却并不快,截至 2017 年 8 月,已经上市的香港互认基金只有 11 只。这主要是因为和内地基金相比,香港基金的可投资范围更广,投资工具更多,所以业绩分化得更加明显,不同品种或者投向不同市场的基金业绩也大相径庭。比如 2013 年日本股市大丰收,涨幅排名前十的基金里 5 只都是投资日本股市的。而那一年黄金等大宗商品跌幅巨大,相应的,这一类基金就损失惨重。内地投资者的成熟度远不如香港投资者,许多基民喜欢追涨杀跌,把基金当作股票一样短线炒作,所以证监会放行香港基金的速度就比较慢,希望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目前已经上市的 11 只基金中,有 6 只基金是摩根出品的,分别是摩根亚洲总收益现金红利、摩根亚洲总收益和摩根太平洋证券,每种用人民币和美元计价的各 1 只,合计 6 只;另外还有施罗德亚洲高息、中银香港高息债、建银国际国策主导以及最早发行的恒生 H 股指数和行健宏扬中国。由于港股在过去一年处于整体上涨的牛市阶段,所以其中的几只股票型基金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截至 2017 年 8 月底,过去一年获利最多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摩根太平洋证券基金,累计获利 26.9%,表现非常不错,而以美元计价的这款基金则只赚了 22.8%。同一款基金为何收益会差这么多呢?主要是因为 2016 年 12 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后,以人民币计价的基金就能获得额外的汇率收益,而以美元计价的基金就会遭受额外的汇率损失。那几只收益率较低的债券基金则更明显,比如摩根亚洲总收益基金,过去一年以人民币计价赚了 5.6%,以美元计价才赚了 2.1%,相差巨大。所以,就像力哥在 QDII 基金一章里说的,购买投资海外市场的基金,汇率风险相当大。而香港北上基金则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 QDII 基金,用一种比较形象的说法,就是普通的 QDII 基金就是一艘我们自己人造的船,载着我们扬帆远航,出海淘金;而基金互认后北上的香港基金,则相当于有一艘香港造的船从香港出发,特地来内地接我们出海淘金。随着中港互认基金的不断发展,未来我们可以投资的香港基金会越来越多。
还有一点要注意,这些代码统一以 968 开头的香港基金,因为并不是内地基金公司发行的,所以每只基金都有自己指定的代销渠道,并不是在哪里都能买到。比如说中国最大的基金代销平台天天基金网目前就只能买行健宏扬中国和以人民币计价的摩根太平洋证券,蚂蚁财富上则可以买到行健宏扬中国,还有都以人民币计价的摩根太平洋证券和摩根亚洲债券。
对于我们内地投资者来说,香港互认基金推出后,除了 QDII 和港股通之外,我们又多了一条合法合规而且成本很低的海外投资渠道。相比直接投资港股,买香港基金的风险更低;相比 QDII 基金,则不用担心因为外汇额度不足而出现暂停申购的烦恼,而且香港基金背后的管理团队就在香港,更熟悉香港的上市公司和港股的游戏规则,「港人投港」,理论上说,表现会更好一些。
投资香港基金要特别注意的几点第一,目前北上的香港基金主要是混合基金、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货币基金还没来,但不排除未来香港货币基金也北上内地的可能性。很多人可能认为像余额宝这种货币基金风险极低,是活期储蓄的替代品,可以闭着眼睛随便买。但香港的货币基金可不一样,是有可能亏损的。这是因为香港是高度自由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货币基金的币种非常丰富,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和投资,维持着很低的利率,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率较低,再加上不同币种之间的汇率波动也会影响收益,不少货币基金都曾出现过亏损。虽然现在互认基金中还没有香港的货币基金,但力哥的预防针要打在前面,如果今后这类基金也能买了,建议大家也不要买,没必要去冒这个风险。
第二,我们也要了解一下香港基金的投资成本。和内地一样,香港基金主要收取的是申赎费用和管理费用,前者一次性收取,需要额外支付;后者按年收取,但这笔费用已经在公布的基金净值中提前扣除了,无须额外支付。但有一点不同的是,内地基金往往需要支付申购费和赎回费,但香港基金一般付了申购费后就不另外收取赎回费了,如果不收申购费则在赎回的时候收取赎回费,只有极个别基金会两头都收费。当然,按照我们内地的说法,你也可以理解为,香港基金不收取赎回费,只收取申购费,只不过申购费的收取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叫前端申购,是指在你买基金的时候就先把申购费给付了;另一种叫后端申购,是指在你将来赎回基金的时候再付费。为了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让基金公司赚到尽可能多的管理费,采取后端申购计费模式的基金,往往投资期限越长,后端申购费越低。
这么说起来,好像香港基金的收费比内地低,可事实恰恰相反。
内地货币基金不收申购费,但香港货币基金要收 0~2% 不等的申购费,管理费则在 0.25%~1%,都高于内地;香港债券型基金申购费一般在 3%~5%,管理费则在 0.5%~1.5%,同样都高于内地;香港股票型基金申购费更高,能达到 5%~6%,而管理年费则一般在 1%~2%,还是远远高于内地。要知道,内地的股票型基金申购费大部分只有 1.5%,而且以前最低还可以打 4 折甚至 2 折,而自从蚂蚁财富首先把所有基金申购费统一降到 1 折后,现在 1 折卖基金已经成为行业标配,也就是说,股票型基金的申购费只有 0.15%。香港是 5%~6%,我们是 0.15%,这差别也忒大了。所以香港基金到内地销售时,也不得不入乡随俗。比如行健宏扬中国,过去在香港本地购买需要支付高达 5% 的申购费,而到了内地后,不管是在蚂蚁财富上还是天天基金网上购买,都只要付 0.15% 的申购费。而且其在香港的申购起始门槛是 5 万元港币,而到了内地后,也不得不降低到了 100 元人民币,变得非常亲民。
力哥不得不感慨两句,我们常常会羡慕香港投资者能买到那么丰富的投资产品,殊不知,他们反而羡慕咱们居然能以那么低的投资成本和投资门槛买到那么好的香港基金,他们除了眼红也只能眼红。所以,我们真的应该感谢以马云的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的改造。
第三,除了收取高昂的基本费用,许多香港基金的合同中还设置了表现费条款,也就是在基金赚钱比较多的时候,基金公司有权再按照一定的比例抽取收益提成,这种情况在内地公募基金中非常少见。
第四,香港互认基金牵涉两地的跨区域金融管理,所以香港互认基金的申购和赎回确认时间都比普通基金更长,和 QDII 基金类似。例如行健宏扬中国的申购和赎回都需要 T+2 日才能确认,赎回申请提交后,资金到账时间也很长,最长需要一周时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明军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510
- 上一篇:基金中的独行侠:REITs基金
- 下一篇:基金中的基金更靠谱吗?
阅读推荐
更多...- 打造优质生活,现金贷 2024-01-21
- 基金和个人贷的变现算法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基金的种类 2024-01-21
- 基金定投怎么买卖? 2024-01-21
- 怎样投资债券?影响债券的价格是什么? 2021-06-28
- 打造优质生活,懒人资产配置法 2024-01-21
- 百发有戏,能多有戏?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善于认错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死穴四:政府打压 2024-01-21
- 买股票前要问自己的问题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牛人「中本聪」 2024-01-21
- 投连险:只连高风险,难连高收益 2024-01-21
- 打造优质生活,的P公司会死掉! 2024-01-21
- 打新基金稳赚不赔吗? 2024-01-21
- 票据理财没你想的那么美 2024-01-21
- 序这门金钱的学问叫「轻重学」 2024-01-21
- 腾讯济安指数的其他特点 2024-01-21
- 「五险一金」是什么? 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