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营销「三驾马车」——微信营销价值凸显
原创传统互联网造就了企业网站在过去十年的辉煌,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敏锐洞察力的一批企业迅速进军到无线领域,开始建立专属手机 APP 来宣传企业和产品。「企业官方 APP 解决方案」专业供应商艾肯拓指出,APP、微博、微信正在构筑新媒体营销的「三驾马车」。
来自工信部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 2013 年 2 月,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突破 8 亿,中国有望在年内赶超美国,成为全球智能型手机系统安装量最高的国家。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现实,有一个显著的标志是热门移动应用的集中爆发。2010 年火了微博,仅仅一年后,微信大行其道,如今,APP 开始大举进攻人们视野。不得不说,移动互联网变化如此之快,有心借助应用平台做移动营销的商家也不免无所适从。
一、广告模式这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因扯起「自媒体」大旗而引起广泛关注的程苓峰的云科技。程苓峰的云科技微信营销属于「后向:媒体化带来的广告模式」。这种模式运作简单,与传统微博、博客的广告模式相同,因此也是一种主要的微信营销方式。许多新浪微博的草根大号转战微信后,基本都采用这种模式。
对于广告模式,最核心的问题是广告价格的计算。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个具有 1 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其广告价值大约等同于 50 万粉丝的微博账号,也就是说其单条广告的价格可以达到千元以上。
尽管相对于微博来说,聚拢微信粉丝更加困难、辛苦,但是其广告价值也非常可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微信广告都会是一条重要的营销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新浪微博对于草根大号的广告限制,大量微博大号开始涌入微信,拥有海量粉丝的新微信大号可能会导致微信广告竞争的逐步加剧。
总结与评述
对于广告模式,微信已经具备了某种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
(1)到达率高,几乎可以与短信相提并论,但是免费。相对于短信的劣势仅仅是覆盖率低,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加速普及,这一弱点有望逐步改善。
(2)精准性强,即使粉丝再多,微信公众平台也是个联系紧密的小圈子,粉丝们往往具有相同特点,便于广告的精准投放。
(3)天生适合地域性强、时效性强的广告。
二、O2O 模式O2O 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但是使用微信进行 O2O 却是一个新趋势。「预测微信做 O2O 能有功能集约化、回路一体化的相对优势。」在这方面,微信官方(腾讯)也在进行尝试,例如微信会员卡。
草根大号、微信营销专家「情感心理学」则提供了自己的两个案例。
其一是 KTV 会员卡:针对本地 KTV,把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作为会员卡。例如,几个人要去 KTV 唱歌,找到一家 KTV,因为没有 KTV 会员卡而无法享受优惠服务。这时,消费者可出示手机上的微信,只要他关注了「情感心理学」即可认为拥有此 KTV 的会员卡并享受优惠。这种利用第三方微信号作为会员卡的做法颇有新意,它意味着对本地消费内容的深度整合。用户无需携带单独的会员卡,也不用带各种联名打折卡,更无需关注各个具体营业场所的微博和微信,手机在手便可尽享优惠。
其二是电影票促销:与影院合作,引导微信粉丝去影院消费,消费者可拿到更低的票价折扣。如此,影院能大幅度提高上座率(由 15% 提升至 70% 左右),微信账号也能从票价中获得抽成。
总结与评述
O2O 模式的案例很多,「情感心理学」提供的案例则让人切身感受到了微信在 O2O 上的独特优势,这使得微信公众账号有可能成为本地聚合门户,其直接竞争对手就是团购网站。关于同团购网站的竞争,「情感心理学」认为:二者更可以是合作关系。微信公众账号通过高质量的内容生产和服务聚拢用户,与团购网站拥有的大量商家优惠资源进行对接,二者可以共同实现用户资源和优惠资源的变现。
对于 O2O 模式,微信便利的移动性优势与团购网站、本地生活网站相结合,可以成为商家优惠资源的重要分销渠道。当然,它确实还突破不了 O2O 的固有瓶颈,但有望进一步拓展 O2O 的深度与广度。
三、CRM 模式把微信作为 CRM 平台打通商家与客户的直接联系渠道,也是微信的一类典型应用。
案例一:某知名女装淘宝店的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有 8000 多粉丝,每周群发两次,每次通过微信到店的在 30% 左右,最后产生购买的有 10% 左右。不用计算最终产生购买带来的利润,单是使用微信群发替代短信群发所节省的开支,每年即可达到 4 万元。对于 4 皇冠以上的女装卖家,每年节省的费用更可高达十几二十万。而微信高达 10% 的转换率,相对于短信不足的 1%(短信大促时的转化率大概在 2%~3% 左右,平时没法测算估计最多 0.5%),更是有天壤之别。
案例二:某淘宝女装卖家一星期使用微信群发一次,粉丝为 4219 人,用户打开 2089 人,到店 871 人,实际成交 109 人。单次测算,节约短信成本 200 多元,购买转化率近 3%,仍然远优于短信的效果。
案例三:淘宝女装大腕阿卡最近招人,在微信和微博同时发布了招聘内容。在微信平台收到的回复数是 2000+(其粉丝数在 1~2 万之间),在新浪微博仅收到 47 条转发和 27 条评论(其粉丝数为 16 万)。
总结与评述
总之,电商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准确掌握买家的喜好,然后制定更加精确的商业决策,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这句话应该可以作为微信营销 CRM 模式的总结。对于 CRM 模式,微信的低成本效用已经充分显现了出来:用户的使用成本低,企业的开发成本也低(微信公众平台后台应用的开发远较 APP 简单,又不用考虑前端适配问题)。在这个领域,微信还没有成型的对手。
四、游戏模式微信自己已经把游戏作为商业化的一个重点,但是其游戏平台尚未推出,具体如何操作不得而知。但目前已经存在一些提供游戏服务的公众平台账号,例如斑狸(微信号:zuichaoxi)打造了「首款微信 RPG」,操作方式类似早期 MUD 游戏,通过文字进行互动,该游戏似乎尚未进入营销阶段;另外一个著名的游戏账号是手机网页游戏(微信号:duopaogame),它的游戏采用 HTML5 页游方式,可在微信中直接打开,其未来的盈利模式应该类似页游。可以说,该游戏账号已经比微信自身先行一步,未来微信游戏平台(中的至少一部分游戏)很有可能以这种方式运营,然后通过付费使用、广告或应用内购买的方式获得收入。
总结与评述
至于游戏模式,目前微信的优势仅限于入口方面,具体情况尚不明朗,暂时无法评论。
总的来看,微信作为营销平台,其优势根植于 4 个方面:
免费实时移动通信带来的高使用率和高黏着度;
依托于手机所带来的高便利性和移动性;
强关系带来的圈子内用户的相对一致性;
后台开发相对简单带来的巨大成本优势。
这 4 个方面是紧密结合、浑然一体的。如果割裂开来单独看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足以形成微信的压倒性优势。但是微信的强大就在于它同时拥有这 4 个方面的综合优势,因而其对营销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无论是把其中的某个优势发挥到极致,还是把多种优势融合起来打造一体化的闭合式体验,微信的营销潜力都才露出冰山一角,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然,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微信究其本质仍然只是一种线上通信渠道,不可过于夸大它的作用。营销是商业,商业有其自身的逻辑,微信只是其中的一环,它很难突破其他环节的制约。如果不重视整个商业逻辑,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微信身上,该失败的还是会失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828
- 上一篇:LBS:触手可及的促销活动
- 下一篇:新媒体营销「三驾马车」——微信营销价值凸显
阅读推荐
更多...- 「怎样做好微商」一分钟学会加粉的13种简易技巧 2023-02-04
- 「怎样做好微商」光盘虚拟项目,空手赚钱快 2023-02-04
- 「微商创业」自自媒体明星打造之路是什么? 2023-02-18
- 微商操盘方法,品牌方的认知误区 2022-04-15
- 「微商经验」订单管理功能 2023-02-12
- 如何有效管理微商团队 2023-02-04
- 六大微商平台运营模式解析 2023-01-17
- 什么是论坛中的软文营销 2022-04-22
- 提高销售额的方法(试用让客户体验产品价值) 2021-09-02
- 「微商经验」掌握技巧 2023-02-12
- 微商的营销模式——直复营销 2023-01-17
- 微信会怎么来改变移动电商格局? 2024-02-08
- 「微商经验」抓住需求,找到问题所在 2023-02-13
- 「微商经验」让团队成员充分相信,团队才能做大 2023-02-12
- 微商操盘方法,操盘机构服务地点 2022-04-15
- 微商模式的不同阶段的用法 2023-02-16
- 「微商经验」粉丝引流常用的工具 2023-02-13
- 「微商实战」初创企业如何解决融资问题 20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