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微商推广>正文

个人和中小团队为何争相涌入微信公众账号

原创
发布时间: 2024-02-08 12:01:35 热度: 270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1773 字 阅读需要 6 分钟
「平均每天都能收到六七份关于微信公共账号的商业计划书,最多时,有30多份。」2012年9月,专注于微信创业的投资基金——金种子创投基金诞生。

「平均每天都能收到六七份关于微信公共账号的商业计划书,最多时,有 30 多份。」2012 年 9 月,专注于微信创业的投资基金——金种子创投基金诞生。作为金种子创投基金联合创始人,近半年来,董江勇切实感受到了这个创业群体的不断壮大。

2012 年 8 月,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悄然上线,其他互联网产品可以通过微信提供的开放接口来导入和输出内容,微信借此开始了从通讯工具到社交平台的转变。而公共账号的推出,除了让原本活跃于微博的政府、企业和机构有了进入微信的途径,也让个人和中小团队创业者看到了新方向。

低门槛是最主要原因

俞晓林曾在安卓系统上发布过两个工具类的 APP,因为没有任何的营销投入,下载数量都没有过千。自从微信公众账号开放后,他摩拳擦掌,准备「跳槽」到微信。「我现在特别看好『微信路况』这样的账号,实时路况查询功能确实能吸引每天都要出行的用户,特别是庞大的驾车一族。」「微信路况」目前用户已经超过了 50 万,除了路况查询外,未来还将提供与好友两点之间的导航信息等众多使用功能,甚至包括语音查询路况、收听前方路况播报等「车生活」功能。俞晓林毫不避讳地表示,他可能会从类似的平台功能入手,把「行」和「食」连接起来,尽管深知未必会成功,「但可以一试」。

个人和中小团队为何争相涌入微信公众账号?低门槛是最主要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用 APP 的方式做移动互联网成本要比以前高得多,开发者不仅要分别开发 iOS 和安卓的版本,更要花钱、花精力在后续推广上。在以排行榜姿态呈现的 APP 商店里,尽管官方会有惩罚机制,但刷榜已经成为开发者普遍的生存方式。而在微信公众平台则是另一番景象,因为目前微信的公共账号必须通过搜索才能找到,即使关注者也无法看到账号的粉丝数,所以没有类似 APP 商店的排行榜供参考。

开发者苦乐参半

在这场看不见的创业大战背后,开发者们一边庆幸有低门槛的机遇,但同时,他们也会被此牵绊。

2012 年 11 月 29 日,一个名叫「主妇快餐」的微信运营系统突然「死亡」。这一切缘于当晚微信公众平台的调整:微信将公众账号的内容编辑权收回,提供了统一的图文消息编辑器,公众账号不再需要预先制作网页链接。于是,诸如主妇快餐、V5 推推、聚微信等第三方微信内容运营平台被「封杀」。

在微信公众平台调整之前,公众账号运营者可以通过第三方运营平台,在已经编好的程序中方便地互相推送账号、一键分享至朋友圈,形成类似于微博营销的玩法。很多微信用户都还记得,当时朋友圈一度被转帖刷爆的情景。这是因为一些已具备人气的公共账号以性格和年龄测试诱导用户转发,进行病毒式的营销。

据微信内部的消息,这两家始作俑者的公司受到了禁言 15 天的处罚。对于它们这样已成规模的公司而言,此事也许无关轻重,但对于那些以营销为生的草根账号,此举无疑是突然的打击。显然,微信的调整给了营销账号一个明确的警示:微博那套在微信没有用。此后,很多「草根」不敢再轻易发布产品,担心触犯官方的某个关键词而被「封杀」;也有许多粉丝量小的账号觉得微信并不扶植草根,干脆选择了放弃。

也有「先行者」早早地给后来者泼了冷水。IT 媒体与社交平台「IT 茶馆」在第一时间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并通过网站、QQ 群和邮件列表等方式宣传。但「IT 茶馆」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与草根微博性质完全不一样,「基本上不太可能存在草根微博类似的商业机会,运作成功的话需要投入高成本」。在「IT 茶馆」看来,微博平台上核心的依然是内容传播,因为微博需要大量的优质内容,于是才出现了草根微博。微信是强社交关系平台,用户使用微信目的就是与好友交流聊天,替代短信和电话。用户可以不关注草根微博的信息,但微博的信息推送是强制性的,而用户对垃圾短信本能厌烦。「只有强互动性的公众账号才能赢得忠实粉丝,这会催生很高的维护成本,因为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网友互动并筛选有价值的优质内容。」

而微信对公共账号排行的隐藏,在体现公开公平的同时,却也让一些已显山露水的公共账号觉得不满。「微信路况」所属的车托邦 CEO 吕春维就坦言,在公共平台上搜索「路况」就会出现鱼龙混杂的账号,伤害了他们这样花大力气投入的创业团队。

就目前而言,微信草根创业群体有激情,但也有迷茫,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对微信本身的不明朗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