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微商推广>正文

勇于做「吃螃蟹的第一人」——微信创业潜在商机逐一点拨

原创
发布时间: 2024-02-08 14:35:09 热度: 330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3912 字 阅读需要 14 分钟
鲁迅先生有过这样精彩的论述:第一个吃过螃蟹的人肯定也吃过蜘蛛,因为两者外形极为相似,只是他觉得螃蟹的味道可口而蜘蛛的味道不可口。

鲁迅先生有过这样精彩的论述:第一个吃过螃蟹的人肯定也吃过蜘蛛,因为两者外形极为相似,只是他觉得螃蟹的味道可口而蜘蛛的味道不可口,他就教导人们只可以吃螃蟹不可以吃蜘蛛。所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敢的人。

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创业者,就要敢于去尝试创新,不断摸索,找出适合自己或企业发展的路。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要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创业者,并不是靠盲目尝试,而要有科学的分析和详细的市场调查作依据。为此,我们结合上述成功案例,为创业者提供下列潜在的微信商机供参考。

商机一:借助应用开放平台

微信开放平台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可以接纳各种应用和数据,用户之间可以简单地操作,实现互相推荐和传送。微信开放平台正式向外界开放 AppID 注册后,迅速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微信开放平台上注册的第三方开发者账号就超过了 1 万个,提交审核应用上百个,其中包括优酷、街旁、蘑菇街、金山电池医生、TalkBox、Camera360、搜狗输入板等知名应用。

「海量用户打底 + 高端用户定位 + 关系链二度挖掘」,微信的强社交属性让第三方开发者看到了借助微信迅速崛起于移动互联网的机会。而微信则借助众多第三方开发者的内容,向更为强大的移动社交平台挺进。

商机二:App 体验版及流量入口——「打车软件」将流行

每个人都有打车的经历,有时打车等半天也等不到一辆空车,遇上要赶时间上班或者有紧急事打车,那心里就更急了。打车难已经成为大都市困扰市民出行的一大难题,有钱花不出、等车排成队的现象已成为常态。是城市出租汽车数量太少吗?也不是,一边是打不到车的,另一边叫苦的却是拉不到客的出租司机,而油价上涨等造成的空驶成本也越来越高。这种不对称的现状让乘客和司机两头难。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微信的问世,微信打车、微信疏导交通这些新事物也应运而生。据悉,北京、上海等城市一些出租车司机相继自发成立了微信群,需要乘车的乘客利用微信便可预约打车。目前,「微信导路」的措施已经初见成效,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得以迅速推广。「微信打车」这种既新潮又方便的服务也成为了时尚一族的热门话题。

微信不仅能让司机发展自己的客源,还能与好友共享客源,相比打车 App,微信的优势或许更加明显。时髦的 O2O 概念下,有很多优秀的打车类应用开发商开始崛起,北京有摇摇招车、嘀嘀打车,杭州有快的打车等。开发者的名单还会更长,风投也在一批批进场。一个庞大的新市场看起来正在形成——出租车司机开始提高收入,空驶率在下降,乘客打车更加方便。在各方需求都能满足的情况下,就差盈利模式了。

无论从用户角度、公益角度还是商业角度,打车应用都在做着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而这件正确的事情能否成为一个好生意呢?

2012 年 3 月,中国市场上诞生了第一款打车应用——摇摇招车,直至 2013 年 3 月,中国市场的打车应用已然不下 20 款,像摇摇招车和嘀嘀打车两款 App,装机用户都已经达到了 30 万以上。至此,在衣、食、住之后,移动终端终于对接上了人们日常的出行。打车应用究竟解决了并可以解决哪些需求?这种 O2O 服务的前途在哪里?

用户用语音或者文字(输入目的地)发出打车邀约,之后被告知已经接到此邀约的司机数量,并在倒计时中等待司机接单。如果无司机接单,系统会提示你是否愿意加价打车。收到接单司机车辆信息,接到司机电话之后上车。下车时输入交易代码完成此次交易并(可以选择)对司机进行点评——这些,便是一系列打车 App 的基本使用流程。

从这个流程上看,毫无疑问,打车 App 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行运司机与打车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个不对称的解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非高峰时期的出租车空载,以及在交接班或者回家途中的空载,一直是出租车司机的心病。而借助打车 App,出租车司机可以找到价值最大化的途径;另一方面,对打车者来说,打车过程由路边拦车升级为「等待外卖式接客」,并且增加了以往的呼叫台提供不了的智能手机操作体验(在之前呼叫台只能提供第二天的约车服务),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优势明显的打车体验。

不难看出,打车 App 对于打车者、司机和出租车承运公司三方,都提供了可观的价值,大大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作为崭新的移动互联势力,它并不是传统行业的搅局者,而是增值服务者。

对于打车应用的创业团队来说,巨头的进入、更有资源和资金优势的竞争对手的参与是迟早的事情,尽管无论从用户角度、公益角度还是商业角度,打车应用都在做着一件正确的事情,但正是因为这个方向太过正确,对于创业者来说反而未必是好事。过度的竞争将会拉低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用户体验的竞争乃至先发优势最终都可能让位于资源和资本的整合,甚至将重演当年团购和电商从一片火爆到几经整合的故事。对于打车应用的创业者们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

商机三:各种微信插件的神奇所在

插件是微信的特色功能之一,通过安装不同的插件,我们可以给微信添加各种丰富的附加功能,使我们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微信。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插件并不需要单独下载,安装插件后,微信应用的体积也不会改变,可见微信插件与表情包等插件还是不同的。不过,安装和拆卸还是需要有网络连接的。

我们知道,通过安装各式插件,我们可以实现聊天增强、搜寻朋友、新闻阅读、社交娱乐等很多附加功能,让微信跳出聊天软件的局限,拥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果你是一名重度微信用户,不妨体验一下各种微信插件的神奇所在;如果你是创业者,不妨看看这些创业机会,

商机四:微信游戏——重要创业方向

游戏在这个娱乐年代怎么可能少,微信有了游戏,这个平台也成了它的主要增值空间。《愤怒的小鸟》、《捕鱼达人》、《水果忍者》,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手机游戏让背后企业声名鹊起,也让众多开发者涌入这块 VC(风险投资)青睐的热土。其实,早在 2012 年 10 月,就有《魔兽》、《星际》登陆微信平台,《永恒之塔》开通官方微信平台;而 9 月,《水浒 Q 传 2》官方微信启动,提供游戏资讯抢鲜看;《桃园》开放微信,扫二维码送吕布手办。

可以说,微信这一移动社交应用的发展态势,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在大家都还在怀疑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商业价值和长期增长方式的时候,它已经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并顺利与网游实现了长期的异业合作。

事实上,微信的下一桶金是游戏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微信游戏,就是围绕微信制作一些手机社交类游戏,类似于之前的 QQ 农场,把相同的社交游戏理念植入微信,或开放微信游戏平台让开发者做一些手机网页的小游戏,这应该也会受到微信用户的青睐,最后再利用游戏变现。微信的游戏平台,会成为游戏开发者的又一座金矿。有人预测,做微信网页小游戏的利润能跟制作一款游戏 App 相匹敌。现在,大家都很期待微信游戏这个大蛋糕,这或许是微信变现的一个方向。微信只要有 30% 游戏用户,10% 付费率,完成年收入 6 亿以上没有任何问题。

总之一句话,无论在 PC 端还是在移动端,游戏都是最好的变现业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成熟,手机游戏对互联网游戏的冲击也开始显现。腾讯游戏副总裁马晓轶认为,未来掌上游戏机市场会被移动终端消灭,电视游戏、PC 游戏空间则被大幅度压缩。长远来看,未来游戏市场的排名可能是移动游戏第一,电视游戏第二,PC 游戏第三。

商机五:微信催热微信运营市场

微信市场的火热崛起似乎让微信运营市场第三方公众账号管理平台的增值服务提供商也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伴随着微信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微信的商业价值,嗅觉敏感的微博主们正把他们的主要战场转移到微信上。与微博相比,微信的触达能力更强,这也就意味着拥有更为广阔的商业价值。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使得微信运营的战场正式拉开帷幕。

如今,不仅是微信主们摩拳擦掌,一些嗅觉敏感的互联网团队也很快嗅到了微信平台上存在的机会。正因为如此,第三方微信运营平台应运而生。随着微信的普及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基于微信平台的第三方应用也越来越多,和当年的微博一样,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微信的第三方营销服务可能会是最先发展起来的。当然,和微博上的营销不同,微信的平台更注重互动,再加上微信基于移动端,用户随身携带,和手机号绑定,这样的平台对于商家极具吸引力,所以能够在这样的平台上解决商家的营销痛点会有很大的需求。

面对巨大的商机,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这个领域,也出现了大大小小许多个微信运营平台。小小的微信页面,会是移动互联网的下一座金矿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随着 HTML 5 的推行,团队微信运营应该转移到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好的运营工具上来,提供更好的页面,模块化、个性化的服务,乃至以后的广告系统或者广告联盟。

商机六:电商服务商掘金微信

2013 年 4 月 24 日,微信公众平台在聚集了一批电商企业账号后,电商服务商开始瞄准这一领域的代运营市场。据了解,包括追信魔盒、耶客等在内的多家电商服务商已经开始涉足微信运营服务业务。不过,由于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还处在初步探索期,所以现阶段的微信服务也还在通过低价来培养客户。

虽然微信公众账号已经能够实现一些基本的后台管理,如用户管理、群发消息、素材管理、关键词搜索、自定义菜单等,但这些功能完全不能满足电商企业管理客户的需要,而微信也不可能针对某一特定行业开发深度应用或者解决方案,这就催生了微信运营产品的出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依托微信衍生的营销平台和模式出现。在微信开放平台中,出现一些像云度 API 类运营商,依托微信平台,来推送多终端的市场营销解决方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