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微商推广>正文

如何合法地做好微商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2-14 21:05:26 热度: 265 作者: 微商刘宁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1672 字 阅读需要 6 分钟
有人可能会问:你在上面举了那么长的一个案例,这与《电商法》的颁布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电商法》能阻绝或抑制相关的犯罪吗?答案是肯定的。

有人可能会问:你在上面举了那么长的一个案例,这与《电商法》的颁布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电商法》能阻绝或抑制相关的犯罪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电商法》的初衷首先不是征税,而是促进电商与微商行业合法合规的发展。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第一,营业执照方面。《电商法》第十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但是,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除外。这一措施不仅保护了有正规经营许可的电子商务经营者,更提高了电商售卖的标准,让各类经营产品流入市场有迹可循,加强了市场的监管,一旦违规最高罚款 200 万元!

前面案例中提到的「减肥产品」,就属于必须办理营业执照的范畴,而办理营业执照需要提供相应资料,包括人员的,也包括产品的,要走相关的流程,接受相关的核查和监督。所谓贼人胆虚,那些有案底或者当前仍在进行不法勾当的人通常很不愿意去办营业执照,对他们来说这是一道很难通过的关卡,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判别标准:正规的产品,至少要有营业执照。

第二,真实信息方面。《电商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要求申请进入平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提交其身份、地址、联系方式、行政许可等真实信息,进行核验、登记,建立登记档案,并定期核验更新。这一举措可有效杜绝黑工厂制造假货,然后杜撰公司进行销售的情况,让看似缥缈的电商销售也落监管实处。未来,没有人员、产品、企业等真实信息,连做微商的资格也没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也就难以乘虚而入了。

第三,知识产权方面。《电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侵犯知识产权的,应当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终止交易和服务等必要措施;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这一举措旨在让那些盗用或恶意造假商品图片、软文的行为付出代价,同时刺激原创与创新。

第四,严禁虚假宣传。《电商法》第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也就是说,未来广大微商不能再用各种套路蒙骗消费者,加上微信等软件的截图功能,任何一句话都可能成为将来的呈堂证供,只有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和真正的好产品才是唯一途径。

第五,确保生命健康。《电商法》第三十八条特意提到,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实际上,当前微商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也正是很多产品对人非但无益反倒有害,所以《电商法》第三十八条才进行了针对性的封堵。

第六,禁止刷评论和销量。《电商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制度,公示信用评价规则,为消费者提供对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的途径。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其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评价。以后,为了自己的信誉不贬值,销量不下滑,广大微商势必会更加在意客户的满意度,会更多地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更好地提供服务。

第七,禁止透露客户信息。《电商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收集、使用其用户的个人信息,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这不仅仅是针对微商的各类无证违法销售而言,而且在更多的细节上也更加重视消费者的权益,大到产品安全,小到信息隐私,都有了更为详尽的立法,让合法合规的企业平台能更加安心服务大众,让个别无良无证微商代购无法再售假,让消费者更好地体验电子商务带来的便捷生活。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微商刘宁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