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经典微信创业、电商和案例的分析与启示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7-03 14:35:48 热度: 205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2620 字 阅读需要 9 分钟
第10章经典微信创业、电商和案例的分析与启示本章再与读者一起探讨几个与创业、电商及020相关的案例。看大米哥如何利用微信三个月卖出万的大米一个人。
第10章
经典微信创业、电商和案例的分析与启示

本章再与读者一起探讨几个与创业、电商及 020 相关的案例。

看大米哥如何利用微信三个月卖出万的大米

一个人,依靠微信朋友圈,三个月卖掉 10 万斤各式栗米,总值接近 200 万。这不是开玩笑,这是富军用实际行动缔造的一个神话。在华语商学院的圈子里,富军巳经成功打造出这样一个形象:「买有机好米,找富军!」

是富军使栗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有机大米品牌,发展成有一个拥有 300 个长期客户、2 万名潜在高端客户的大米品牌。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富军卖大米的偶然

富军是一个从小山村出来的山东汉子,在 2013 年之前,他一直在做五金配件外贸生意。他是在上海白手起家的,刚开始他一句英语都不懂,后来凭着自己的聪明、勤奋、执著,每年和老外完成一个多亿的订单,这使他在上海找到了一方立足之地。

卖大米,纯属偶然。富军太太的家乡在东北,家里做饭,孩子大人平时都只吃家乡寄来的有机大米。送给朋友,大家也都说好。有一天,太太跟富军开玩笑:你这个金牌销售,啥时候把咱家乡的好大米推广出去,为家乡做点贡献,让我们认识的人都能吃得健健康康的?就这样,富军开始了自己的米商生涯。

富军的大米微信运营之道

1.微信好友加出了灵感

有粮在手,但往哪送是一个问题。富军把自己所有的社会关系梳理了一遍,还发动自己所有的小伙伴,把这些年打过交道的大米潜在客户全部列出。

这个豪爽的山东汉子,最早送米都是 10 斤、20 斤、30 斤的送,就像小时候村里招待客人那样。也不管有用没用。富军说:做事先做人,做人要大方。

不过,在最初一波大米送出之后,卖米事业有点举步不前。老客户总是有限的。接下来该送给谁呢?正巧那时候商学院组织了一次户外旅行,富军也参加了。

旅行的时候大家都爱找乐子。有一天,富军和队里的同学比赛:看谁能先收齐 30 个微信号—那个时间是 2013 年年初,微信很热,人们开始不再交换名片,而改用加微信。一周的户外之旅,富军的微信好友发展到一千多个。

任何微信营销都需要两个基础条件:一个是一定的好友数,另一个是较为紧密的关系。显然富军通过商学院的活动,积累了大量和自己有紧密关系的人脉。这种通过参加某个组织,获得大量优质人脉资源的情况并不少见。

或许是艰苦的户外活动加深了微友的感情,也或许是相似的背景和经历让大家特别有共同话题。富军发现,当他尝试在朋友圈内介绍自己的大米时,效果出奇地好。

2.自创业需要事件营销

富军不遗余力地推销大米的形象并没有遭到大家的反感,相反人们开始记住了这个自信、开朗、乐善好施的「富军」。他在商学院的微信朋友圈中勾勒出了一个公众形象。

有趣的是,这时候他的好友加到了 3000,而见面超过三次的不到 10%。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虽然没见过富军,但都知道,他是商学院里卖米最有名的人。随着微信好友的迅速扩张,线下的互动也变得重要起来。富军策划过一次线下活动,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虽然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做过品牌,但敏锐的富军发现,事件营销总会带来爆炸式的效应,有趣的话题能够在商学院圈子里引发关注和讨论。

谁能吸引眼球、引发话题,谁就能得益。在社交化网络里,这个规则经久不衰,沿用到小规模的朋友群里,一样有效。

12 月 1 日,上海国际马拉松又给了富军灵感。跑步和卖米如何结合到一起?富军决定继续强化自己给人的印象:为了卖米,老板可以不遗余力亲自上阵。更把富军当作了有求必应的「万能消息中心」。

于是,就出现了马拉松赛场上那只背着米袋子奔跑的愤怒的小鸟。这只背着米袋子、浑身贴满二维码的小鸟吸引了大量媒体的关注,连上海马拉松最美丽选手廖智都来合影。这个「愤怒老板」登上了各大新闻头条。商学院的同学都看到了,富军不但成了话题人物,而且成了新闻热点人物。

从 2 月份和老婆开玩笑决定卖米,到之后开始向微信好友赠送大米。到 8 月 26 日正式开始登记卖米时,富军发现,粮仓里的米巳经没货了。新米需要预约购买。

之前适销对路的圈层营销在这个时候显现出了威力。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富军每天都会收到微信上订米的订单。

人们在微信朋友圈跟他打招呼,通常就是:富军,我认识你,你家大米我吃过,很好,我要定一年。

到 11 月底,富军累计了全年订户 200 个,销售大米 200 万。

这真的是他一个人创下的成绩,订户大都来源于各种熟悉或者素未谋面的微信好友。

3.朋友圈内容建构

富军的朋友圈消息维持在每周 6 条。起初,一切都紧紧围绕「栗米」,如各种栗米销售组合套餐、健康生活方式等。当积累了 3 万好友之后。富军的朋友圈自成了一个「媒体发布中心」,上面出现了很多商学院活动召集、社会公益活动发布、各种商业资源交互信息、咨询求助。

富军把朋友圈做成了一个自媒体,在打造栗米品牌的过程当中,每当遇到问题,他就求助。比如,从栗米的名字到广告语,到很多活动的创意,都来自朋友圈高手。朋友们也通过关心富军事业,对栗米这个品牌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发展到后来,每天在朋友圈吆喝自己的产品,会有人反感吗?「有,但是更多人给我点了赞,并且每天我都有大米订单。嫌我烦的朋友们也无非是亲切地和我调笑一下:富军跌进米缸了。有时候看到我发栗米的消息,他们还会友好地提醒我:富军再说话,禁言三周!」

但越是这样,富军这个人越是和他的栗米紧紧捆绑在一起。

「大家因为信任我富军,所以信任我富军卖的有机大米。他们先认可我这个人,然后认可我创造的栗米品牌。」

关于微信朋友圈营销是否会伤害友人的问题,不少创业者也问过笔者。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的广告信息与目标对象联系的紧密度越高,他就越不容易排斥你的信息。比如,你的朋友里多半是从事高危行业的,那么你一天到晚发送保险产品信息,基本上没有人会对你不满。

回过头来,仔细统计富军的朋友圈内容,可以看到有几个关键词的重复率非常高:健康,感恩,真诚,大米,善心,理想,行动,坚持。

富军在商学院的朋友圈里成功塑造了:健康、开朗、幽默且执著的卖米大汉形象。这和熟练运用微信这个平台做适销对路的圈层营销分不开,更和他因卖米打造出来的品牌形象以及人格魅力分不开。

创造品牌真的需要很多钱吗?不!富军的故事告诉你,一个小企业,如果熟悉「媒体」的运作方法,照样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很高的收益。

200 万,只是栗米的开始。富军的微信平台将为他带来更多的空间和可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8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