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微商推广>正文

QQ群与微信群的区别?三种方法让你玩转社群软文

原创
发布时间: 2022-04-22 20:38:59 热度: 1283 作者: 推广达人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6775 字 阅读需要 23 分钟
一个优质的与用户产生良性互动的社群,具备较强的用户黏性。企业通过社群软文营销,为用户提供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品牌或产品,迅速地与用户建立信任和传递价值。

一个优质的与用户产生良性互动的社群,具备较强的用户黏性。企业通过社群软文营销,为用户提供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品牌或产品,迅速地与用户建立信任和传递价值,让用户对企业品牌或产品的理念和价值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促进企业品牌或产品的裂变式传播和销售。目前,社群软文营销最常见的载体要数 QQ 群和微信群,其蕴含的商业潜力不容小觑。


社群是什么

大部分人会因为不同的原因加入一些社群。例如,一个班级为了便于沟通,会有班级群;一个热爱足球的人,会主动寻求加入足球俱乐部社群;爱读书的人会加入阅读群。基于某个人、某件事,都能形成一个社群。那么,社群到底是什么?

社群这个概念早就存在,我们通常所说的村子,就是基于血缘和地缘的典型社群。社会学家费孝通有一种说法:乡村社会的结构就是一个以血缘为基础的同心圆状的圈层组织,这个圈层以族长为中心,按亲疏关系形成差序格局,就好像丢一颗石子在水面,以这颗石子的落点为中心,一层一层荡漾开去的涟漪,就是我们传统人际关系的结构。在现实生活中,社群类似于俱乐部。如车友会、高尔夫俱乐部等形式,即由某个核心成员或商家发起。

社群与社区不同,社区是 PC 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如天涯社区、百度贴吧等。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如鹿晗的百度贴吧,加入贴吧的都是鹿晗的粉丝,但粉丝和粉丝之间不一定都互相认识。而社群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社群成员之间有较深的社交关系,有群体归属感,如主流微信群、QQ 群,此外还有新浪微群、陌陌群等。如今,很多微信群设置了进入门槛,限制甚至减少了入群人数,有效增大了群组成员之间相互认识的概率,交流互动也更为频繁,信任感也相应增强。在信任感倍增的社群中做软文营销,更有利于销售转化。

 实战训练

  假如你负责一款低脂奶的社群营销推广,你会选择以下哪个社群?为什么?  

  (1)插花学习群。  

  (2)“每月瘦 2 斤”的减肥食谱群。  

  (3)某品牌健身俱乐部群。  

  (4)产后妈妈塑身群。  


QQ群与微信群的区别

目前,社群软文营销的主要阵地在 QQ 群和微信群。二者虽同为社群,但在主流用户的年龄层、社群的开放度及功能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作为社群营销人员,应根据自身的产品或服务的目标人群选择相应的社群进行软文营销,并根据社群的特点撰写软文。

 1.主流用户不同

QQ 群的主流用户相比微信群的主流用户年龄更小。据腾讯科技和企鹅智酷的大数据显示,在使用 QQ 的用户中,“95 后”用户占比最高,其应用场景以社交和娱乐为主;而微信用户的主力军是“80 后”和“90 后”的职场人士,其应用场景以职业社交和办公为主。因此,企业选择社群进行软文营销时,应选择与产品目标用户年龄层相符的社群。例如,要推广一款个性化的音乐耳机,选择 QQ 群进行推广会比选择微信群效果更优。

 2.开放度不同

QQ 群比微信群的开放度更高。QQ 用户只需通过在 QQ 搜索框搜索群号或关键词即可查找到相关的 QQ 群;而微信群则相对封闭,只有通过扫一扫微信群的邀请二维码才能入群,二维码的时效只有 7 天,并且超过 100 人后就需要内部人员单独邀请才能入群。此外,QQ 群的规模比微信群规模要大。QQ 群的人数上限为 2000 人,群内成员不一定相互认识;而微信群的人数上限仅为 500 人,群内成员以熟人居多。因此,基于熟人社交的微信群更容易建立群员彼此之间的信任感。近年来,微信的社交关系也在从链接亲朋好友等熟人的“强关系”社交向“弱关系”的泛工作关系社交延伸。

 3.功能设置不同

QQ 群与微信群在群成员权限、群公告、群玩法等功能设置方面也有很多不同。在 QQ 群中,群主拥有最大的权限;其次是管理员,上限为 2000 人的 QQ 群最多可设置 15 个管理员,管理员可以踢人、禁言、上传群文件等。而在微信群中无法设置管理员,只有群主拥有群管理权限。在群公告方面, QQ 群允许发布及置顶多条公告,每条可设置 15~500 个字符,支持文字、图片、表情及视频发布;微信群单次只可发布一条公告,每条可设置 2000 个字符。在群玩法和功能方面,QQ 群比较完善,如具备群公告、群收款、群签到、群活动、群投票、群订阅、群相册、文件共享、匿名聊天、视频聊天、送礼物、音乐、名片、收藏等功能;而微信群则相对比较单一,如提供群红包、群收款等功能。


三种方法玩转社群软文

不同类型的社群,所使用的软文营销方法不同,可植入的广告类型也不同。一般而言,社群类型有以下三种。

 1.产品品牌类社群

产品品牌类社群是指基于对同一产品或品牌的认同和热爱而建立的社群。例如,小米、锤子、苹果等粉丝社群,都是以产品或品牌为媒介,连接及促进企业与粉丝之间以及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沟通。产品品牌类社群既有由产品或品牌官方创建的,也有由粉丝自行创建的。此类社群的成员对产品或品牌的认可度较高,可在社群中直接发布与产品或品牌相关的广告及促销活动信息等。图 4-35 所示为某水果店在社群中直接发布水果促销活动的广告,触发群成员参与预售接龙购买水果。其中,左图为群主发布的水果促销信息,右图为有需求的群成员自发填写信息,参与预售购买。

图 4-35 社群接龙销售产品

此外,还可适当发布与产品相匹配的周边或同一品牌下不同产品的信息,如在某计算机的产品社群中,可适当植入与计算机相关的周边产品的推广信息,如电脑包、计算机屏幕保护膜、鼠标、耳机等。如小米的品牌社群中,除了小米手机外,还可适当植入小米品牌旗下的其他产品,如小米手环、小米空气净化器、小米智能家居产品等。

 2.学习成长类社群

学习成长类社群是指基于某一种或多种学习和成长目的而建立的社群。学习成长类社群主要分为知识类社群和成长类社群。知识类社群主要以学习知识为出发点,如霸王课、秋叶 PPT、职场充电宝、选择自己等学习类社群,群成员均为了学习某一主题课程而加入社群,社群软文可由与营销产品主题相符的课程主讲老师进行推荐。例如,课程的内容是讲解工作型 PPT 的制作要点和技巧,则可在课程结束之后分享 PPT 系列课程的软文进行推广。而基于对创始人或群主的强烈认同感或被其人格魅力吸引而形成的知识类社群,如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社群、知识 IP 大本营等,社群软文则可直接由意见领袖或群主发出,但发出时应与当前群聊主题相统一。例如,群内成员正在聊新媒体运营的话题,此时意见领袖或群主可在分享方法的同时顺势抛出新媒体丛书的购买链接。此外,还可以在社群提问中带出广告,即在问题中融入广告,如图 4-36 所示。

图 4-36 在社群提问中带出广告

成长类社群,如  BetterMe 大本营、行动派、剽悍行动营、  ScalersTalk 成长会、彭小六梦想早读会等社群,都是通过社群的力量来增强群员学习及行动的积极性。这类社群强调良好的习惯养成以及陪伴成长的力量。社群成员通过互相陪伴和监督,共同达成一个目标——变成更好的自己。成长类社群的群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与爱好,因此在群里讨论购物话题时往往容易带来从众效应。

 3.特定标签类社群

特定标签类社群是指基于兴趣爱好、行业交流、同城交友、社群团体等特定标签而建立的社群,如摄影爱好者社群、营销广告交流群、同城驴友群、小区业主群、母婴育儿群等。此类社群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社群软文营销。一种是多个群员配合推荐的方式,从而达到广告带出,实现销售转化的效果。如要在母婴育儿群中销售某品牌的纸尿裤和小儿护臀膏,常见的方法是由一个宝妈群员在群内发问“宝宝得了红屁股,有什么办法解决吗?”另一个宝妈群员则配合回复“我家孩子之前也得了红屁股,换了某品牌的纸尿裤后,这种症状明显改善了。我还同时给孩子涂了某品牌的小儿护臀膏,红屁股就消失了。”紧接着其他几个宝妈群友附和,表示她们也是用的这个牌子的纸尿裤和小儿护臀膏,效果确实很不错;随即抛出购买链接。

另一种方式是在社群中分享与社群调性相符的主题内容,并在分享结束后推荐产品或服务。如某连锁便利店在美食烹饪的社群中邀请专家分享如何挑选牛排及烹饪技巧,并在分享结束后以发福利的形式把产品销售出去,如图 4-37 所示。

图 4-37 美食社群分享内容后推出广告


社群软文营销案例解析

社群软文营销看似较为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如分享前的进群原则和话题预热,分享时的互动分享和专人控场,分享后的广告带出等,每个营销环节都需落实到位,确保工作安排滴水不漏,就连社群分享的老师在群内分享的内容也可能是一篇有效的社群软文。

 1.社群软文营销八大环节解析

下面以阳米科技在社群中为销售线上课程《黄金人脉一课通》而做的软文营销为例,分析社群软文营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八大环节。此次社群软文营销的主要形式为邀请课程开发的老师在微信群进行免费分享,从而推动课程的销售。

(1)设置门槛,扩大影响

设置人脉分享课的入群门槛,通过分享课程的宣传海报到微信朋友圈,即可获得免费入群资格。将课程的宣传海报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作为入群门槛,既有利于增强仪式感,让进群的人更重视本次社群分享,也有利于扩大本次社群活动的影响力。此外,社群工作人员与报名人员沟通时,语言中充满人情味,让人备感亲切,如图 4-38 所示。

图 4-38 工作人员发布入群门槛

(2)预告活动,提供链接

提前一天建群,群员进群后,工作人员向其发布本次社群活动的信息,如图 4-39 所示,告知群员此次社群活动的重要性,同时预告活动和分享讲师及嘉宾的信息。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发布了“自我介绍模板”,主要包括“昵称、坐标、职业、技能、能提供给大家的帮助、我想勾搭本群的人”等信息。这些信息都能让群员快速了解发布自我介绍的人,降低沟通成本。其中“能提供给大家的帮助”更有助于其他成员主动链接自我介绍的人,而“我想勾搭本群的人”则会促发下一个成员继续发布自我介绍。

图 4-39 活动信息发布及群员互相认识

(3)话题互动,提前预热

在群员之间有基本的了解之后,发布与人脉主题内容相关的“每日一问”,让群员吐槽或分享一个失败的人脉勾搭案例。为避免冷场,工作人员先抛出自己遇到的失败案例以引发群员讨论和互动。在活动正式分享前,通过有情景感和参与感的话题讨论调动群员的积极性,引导群员上线参与话题互动,提前进入交流讨论的氛围,如图 4-40 所示。

(4)开场提示,强调规则

活动开场前,在群内反复通知社群活动的时间及内容等信息,提醒群员按时参加,避免因群聊信息过多而导致错过活动通知。此外,开场前还需强调群分享规则,告知群员在讲师和嘉宾分享过程中不要插话,分享结束后会有答疑环节,以便确保讲师和嘉宾的分享不被影响和打扰,如图 4-41 所示。

图 4-40 群内“每日一问”

图 4-41 活动开始前的信息发布

(5)分享干货,诱导互动

活动分享时,讲师和嘉宾采用提问式的干货分享模式,提前设置互动诱导点,有意识、有节奏地与群员进行互动,如让群员回复数字“1”表示认同分享的内容或表示正紧跟着分享讲师的节奏等。此外,在每一位讲师或嘉宾分享结束后,工作人员都会将这一环节的分享记录整理后及时发出,以便晚来的群员直接查看,如图 4-42 所示。

图 4-42 有节奏的互动和相关信息整理

(6)广告带出,口碑晒单

活动分享结束后,工作人员轮流发红包将群内气氛推向高潮,群员也纷纷发红包感谢讲师及嘉宾分享。在抢红包之际,安排工作人员及已经购买黄金人脉课程的群员分享课程精华,并自然地引出课程截图及购买链接,如图 4-43 所示。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鼓励群内已购课程的其他群员分享学习课程所得及截屏晒单,有利于积累口碑,促进销售转化,如图 4-44 所示。随着越来越多的群员购买课程及持续晒单,进一步刺激还没购买的群员完成购买,如图 4-45 所示。

图 4-43 学员晒单,自然引出广告

图 4-44 广告信息及学员评价

(7)整合信息,增进联系

活动分享结束后,工作人员将群员的个人信息按“职业”与“地域”归类划分并发布到群中,既有利于群员之间更快速地相互认识、主动连接,还为同城群员提供线下见面的机会,如图 4-46 所示。此外,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发布分享课的汇总信息链接、课程购买链接、常见问题答疑链接以及第三天要解散群组的通知,以便错过分享或想要重听的群员回顾课程,鼓励群员在群解散前抓紧时间主动链接,如图 4-47 所示。

图 4-45 群员晒单

图 4-46 活动后延续,让群员互相连接及整合信息

图 4-47 活动后延续,分享总结提醒爬楼

 实战训练

如果由你发起群聊,以群分享的形式销售商品或服务,若分享过程中无人响应发生冷场的情况,你会怎么解决?

(8)后台控场,营造氛围

社群分享常常会遇到分享的话题无人响应,只剩主办方唱独角戏的情况;也会遇到群聊刷屏的现象,导致其他群员参与感不强,重要信息也可能会被刷掉。为了避免分享过程中出现上述不良状况,在社群分享活动开始前,主办方内部应成立一个 10 人左右的执行群,在群内提前布置关键节点的任务,并把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执行人员,维持好群内秩序,带动群内气氛,引导销售成交。执行人员除了有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外,还应有已经购买课程的忠实粉丝,如图 4-48 所示。

以上是完整的社群软文营销八大环节。其间,运用相关技巧以及人员之间的配合,将系列课程顺理成章地销售出去,让销售痕迹较为隐蔽。

图 4-48 社群营销后台安排

 2.社群分享稿解析

分享者在社群中的分享内容本质上就是一篇软文。相比其他平台发布的软文,社群分享形式多采用小段文字或语音连续发送,并且更加强调与群员之间的实时互动。在内容主题的选取上,则会选择与所需销售的产品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本次销售的课程产品为《黄金人脉一课通》,社群活动分享的主题则是《3 招让你不用很厉害,也能吸引黄金人脉》。

(1)简明扼要,直入主题

讲师开场时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介绍自己及交代分享背景后进入分享主题,即“普通人如何吸引黄金人脉,让自己加速成长”,有利于让群员快速进入上课状态,不会因开场拖沓冗长而失去耐心和注意力。

(2)切入痛点,引发共鸣

抛出话题“有时候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人和人真的不一样”,引导群员按照分享者的思路去思考。在群员对此观点产生认同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职场人群、全职家庭主妇常会遇到的痛点场景,让群员将自己代入情景中,从而引发情感共鸣,如图 4-49 所示。

图 4-49 社群分享稿 1

(3)借助热点,重释定义

借助热播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男女主角的对话,吸引群员的关注,从而引出话题讨论,并重新诠释黄金人脉圈的定义,提出普通人吸引黄金人脉需思考的三个问题,即从“周围都是厉害的人”“只有不起眼的小特长”以及“圈子太小太封闭”三大障碍出发设置课程分享大纲,有利于吸引群员注意,以引发共鸣,激发想要继续深入了解的兴趣,如图 4-50 所示。

图 4-50 社群分享稿 2

(4)真实案例,分别论述

在干货内容的分享方面,围绕着这三个场景提问,用亲身经历的真实案例进行解答,有助于把问题讲解得更具体清晰到位的同时增强说服力。在内容结构的布局方面,主要采用“提出问题—案例分析—总结解答”结构,图文并茂地对三个问题分别展开论述。其中,在每个要点分享开始前,会发布该环节讨论问题的图片以突出主题;每个要点分享完毕后,都会对问题进行总结,并用“【敲重点】”这类词汇及图片的形式来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引起群员注意,如图 4-51 所示。此外,为降低群员的阅读压力,创造更好的“屏阅读”体验,群内分享内容多以短句的文字形式出现。

图 4-51 社群分享稿 3

(5)嘉宾分享,积累口碑

嘉宾通过分享自身运用人脉解决孩子上幼儿园这一引人关注的话题,迅速抓住群员的眼球;通过干货和价值的输出,增强群员对分享的满意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为后续促进付费课程购买率的增长做铺垫。此外,分享结束后,引导已经购买课程的群员分享学习感悟和心得体会,有助于增加信任感,从而进一步拉动需求刺激购买,如图 4-52 所示。

图 4-52 买课群员分享

 实战训练

  假如你需要在社群中以销售酸奶机为目的做分享,你会分享什么主题?  

  (1)如何在一个月内瘦 2 斤。  

  (2)教你自制各种口味的酸奶。  

  (3)美容养颜的 7 个小妙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推广达人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