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先找臭皮匠,再培养诸葛亮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7-16 16:46:06 热度: 207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1385 字 阅读需要 5 分钟
你到底是需要找到「最牛」的人一起创业,还是先要找几个「还凑合」的人先把活干起来再说,后面再调整?如果你的思路是前者。

你到底是需要找到「最牛」的人一起创业,还是先要找几个「还凑合」的人先把活干起来再说,后面再调整?如果你的思路是前者,你的事业很有可能没办法起步;如果你的想法是后者,你就要为今后职务、权力、责任的分配问题提早做准备,包括自己在某一天也要「让贤」。在一个良好的团队中,每一个人都会获得成长,那些当初你「看不上」的人,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

案例:马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曾经认为他的团队支撑不了企业的成长,迟早要换成外来的「高手」和职业经理人。事实证明他错了,那些当初他「看不上眼」的合伙人远比外来的「和尚」管用,那些人直到现在都是阿里巴巴的顶梁柱。在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里,团队和员工自身也会获得极大的发展。

华为也很少用外来的「空降兵」,现在的骨干多数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任正非说:「华为公司都是三流人才,我是四流人才。一流人才出国,二流人才进政府机关、跨国企业,三流、四流的人才进华为。只要三流人才团结合作,就会胜过一流人才,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吗?」这就是对企业制度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的自信!事实也证明了这些「三流人才」的确战胜了很多拥有一流人才的跨国巨头。

人的成长空间是很大的,一个伟大的团队选对一个方向,会给每个人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当年很多人并不看好华为在海外的发展,原因之一就是当时华为内部员工能够用外语对话的人都不多,更何况去做市场调研、技术交流、投标、签合同。当时很多企业的国际化是请外企的职业经理人,或者直接在当地找员工,只有华为是把国内的「土狼」赶出去,逼迫他们去适应。事实证明,华为这一步「赌」对了,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华为的国际化成功,一方面是踏准了中国大发展和全球化的大趋势,另一方面是华为拥有自己培养出来的一个有狼性的团队,而后者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创业公司在招聘的时候一定要优先考虑能够「把事情搞定」的有经验的人,把沟通和办事成本降到最低(甚至宁愿多付点工资)。

案例:比尔·盖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只有 4 个毛头小伙子和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女秘书,大家把企业环境搞得一团糟。盖茨需要招聘一个行政秘书,他在一堆应聘行政管理岗位的求职简历中选择了这么一位:不仅没有什么高学历,而且已经 42 岁了,还是 4 个孩子的母亲,从事过短期的文秘工作,但曾被老板斥为表现不佳,还从事过档案管理和会计员等不少后勤工作,但这些工作都做得不长,后来一直在家里操持家务。后来,这位中年妇女上任后,对于这位年仅 21 岁的董事长开始以一个成熟女性所特有的缜密、细腻与周到展开工作,并且主动向盖茨申请在公司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整个企业立刻走向了正轨。没错,她就是在微软公司的发展途径中一直起着关键作用的女秘书——露宝!露宝刚开始只是以一个「打工者」的身份进入微软,但是随着逐渐的相处,她已经全身心地融入了微软公司。后来盖茨决定将公司迁往西雅图时,她因丈夫有自己的事业而不能随往选择了辞职,虽然辞了职,但她依旧牵挂着微软以及微软的一切。为了微软公司,她在 3 年后最终还是说服了丈夫,举家迁到了西雅图,继续为公司的腾飞效力,直到微软帝国的建立!

其实,相对于那么多「招聘」和「应聘」的技巧,我们宁愿相信「吸引力法则」: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一个务虚的企业不可能招到和用好务实的员工,一个热衷于玩弄权术的企业领导人,不可能用好能做实事的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