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大学生创业现状

原创
发布时间: 2024-02-12 08:25:08 热度: 222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3647 字 阅读需要 13 分钟
大学生创业现状全球化智库(CCG)2017年通过对国内100所高校的2797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7.93%的学生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表示有必要。
大学生创业现状

全球化智库(CCG)2017 年通过对国内 100 所高校的 2797 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7.93% 的学生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表示有必要,对创新创业有兴趣的高校学生超过 60%,其中位居前三的是工学类、管理学类和经济学类的学生。另外,根据麦克思公司对 2012—2016 年大学生毕业后实际创业情况的调查分析显示,这 5 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的比例从 2012 年的 2.0% 上升为 2016 年的 3.0%。这两项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实际创业人数比例与有意愿人数比例差距悬殊。

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创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创业意向较强,但创业成功率较低

根据全球化智库 2017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对创业有兴趣的占到 24.56%,比较感兴趣的占到 40.58%,两者合计达到了 65.14%。根据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曾晓玲、吴绯(2007)对 500 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7.1% 的大学生考虑过创业;吴忠宁、汪保安(2009)对全国 21 所高校、60 多个本科专业的 4734 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了问卷调查,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占 76.64%[1]。上述数据表明,从 2007 年到 2017 年大学生创业意向基本稳定,有 60% 左右的大学生有创业的意向,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创业有着较高的积极性。

但由于缺乏创业经验以及准备不充分等原因,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较低。《2016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有超过半数的人 3 年后退出创业。即便在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如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率也高达 95%。

2.大学生创业目的是快速成长及实现自我价值

根据全球化智库 2017 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调查中有 42.08% 的学生认为创业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快地成长,近 1/3 的人认为创业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这表明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锻炼机会和自我能力的提升。

3.二线城市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 50% 的学生在选择创业地点时更偏好二线城市,而不是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究其原因,是由于一线城市办公成本、经营成本和生活成本太高所致。而在二线城市创业,资金的压力显然要小很多,而且二线城市的一些优惠政策也是吸引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阅读资料 11-1 大学生创业的类型

1.基本类型

创业的冲动往往源于一个要素的刺激,要么是志趣相投的人想一起干一番事业,要么是有科技成果亟待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要么是发现了潜在的市场需求。一个要素刺激的创业冲动形成了创业的基本类型,需要在创业实践中补齐其他两个要素。

组织引领型:有组织,但没有技术和市场,即有一个志愿创业的团队,需要研发或购买技术、拓展市场。

科技驱动型:有技术,但没有组织和市场,即有成形的科技成果,需要创建组织或寻找成熟的企业、拓展市场,并评估该科技成果有无市场需求。

市场导向型:有市场,但没有组织和技术,即发现了市场的需求,需要创建组织或寻找成熟的企业、研发或购买技术。

2.衍生类型

因其特殊的社会存在,同时具备三个要素成功创业的大学生较少,往往先具备一个要素再补齐其他两个要素,在补了一个要素后,其创业的情形就发生变化,类型随之而变;个别情况下,也会同时具备两个要素,只需要再补齐一个要素即可,创业的类型也不同于基本类型,我们称之为「衍生类型」。

市场拓展型:有组织和技术,但没有市场,即有一个志愿创业的团队和成形的科技成果,需要评估该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并拓展市场。

组织创建型:有技术和市场,但没有组织,即有成形的科技成果和市场对该科技成果的需求,需要创建创业组织或寻找已经成熟的企业。

技术研发型:有组织和市场,但没有技术,即有一个志愿创业的团队,并发现了市场的需求,需要研发和购买科技成果。

资料来源:周志成.略论大学生创业类型.北京教育(高教),2017(1):32-34.

大学生创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值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朝气蓬勃,意气风华,有理想有追求而且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不乏创业的激情、勇气和知识储备。但大学生涉世未深,缺乏必要的工作和社会历练,生活中也未遭遇过什么大的挫折,很多人对创业的难度认识不足,因而创业的失败率较高。

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分析

1.自身素质较高

与其他创业者相比,大学生知识层次较高,年轻有为,敢想敢做,思维活跃,而且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有助于大学生通过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将创意转化为现实产品。

2.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高等教育阶段系统的学习,培养了大学生创业者较强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我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因此,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时,大学生比其他创业者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

3.拥有创新能力

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创业者不愿墨守成规,更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与其他创业者相比,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他们往往能更加敏锐地发现市场商机,然后果断采取行动将商业设想付诸实施。例如,共享单车的想法来源于 OFO 的创始人戴威,他在北大读本科的四年期间总共丢了 5 辆自行车,除了经济上的损失外,丢车之后给出行带来的不便更是让他恼火。于是戴威开始思考该如何解决这一痛点。戴威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最方便的就是出门看到车就可以骑,骑到哪儿放下就可以不管了。这个设想最终促成了戴威和张已丁一道开启了共享单车的创业历程。

4.团队组合有优势

大学生的群体生活能够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因为存在着一定的学缘关系,创业成员间的感情基础深厚,默契度较高,关系也更加牢固。而且因为经历相似、年龄相仿,团队成员的创业意识、管理观念和管理风格也更为一致,所以在创业过程中更容易精诚合作。

5.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劳动力资源。为了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用创业拉动就业。国务院也下发了相应的文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位置。

目前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进一步落实完善,融资、贷款等政策为大学生初始创业资金的筹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相应的法律保障。国家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推出减免税收和企业注册费等政策,帮助大学生降低创业的成本;通过设立专门的创业培训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的风险评估等相关的创业帮助,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各地区的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的文件精神,增加了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推出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政府还积极构建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园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此外,各地政府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不同的优惠和扶持政策。比如北京政府将对每名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给予最多 5 万元奖励,对遴选出的「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给予每校 50 万元的支持;上海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天使基金」。大学生创业贷款最高 30 万元,大学生开办企业可获 5 万至 30 万元支持。

6.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

近年来,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例如,通过开设创业管理的相关课程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通过指导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以及举办各类创业讲座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培训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素养,为大学生今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高校还积极建立大学科技园区,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实践基地,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项目的孵化,进一步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

阅读资料 11-2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

此前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主要是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开展的,缺少必要的课程体系,致使教学形式流于表面、教学观点不够完善。对于大学生的实践教学也仅仅是依靠竞赛等方式展开,缺乏真实性。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各高校也开始加强对学生创业管理的教育和培训。我国高校目前创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主要依靠理论与实践双手抓的原则,确保学生的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相辅相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原则,在这个原则上确保学生的创业理论可以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对学生大学四年进行全程化的创业管理培训,确保创业培训可以融入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同时还建立了专门的教育平台、辅导平台、实践平台,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并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切实的保障,高校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和完善工作制度来加强创新创业的组织保障建设;为学生进行创业培训的除了自己学校的专业老师,还会聘请在创业或有创业经历的社会名家和知名校友担任指导创业教师,为学生提供创业实务指导;除此之外,高校还搭建了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供学生进行创业锻炼。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