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微商推广>正文

去传销化VS微商求变:微商如何能摆脱“传销”阴影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2-11 14:33:14 热度: 251 作者: 微商大咖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3771 字 阅读需要 13 分钟
微商在朋友圈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始终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在不少人眼中,微商似乎和“传销”画上了等号。央视也在新闻中报道部分微商缺乏规范。

微商在朋友圈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始终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在不少人眼中,微商似乎和“传销”画上了等号。央视也在新闻中报道部分微商缺乏规范,有“形似传销”的“微传销”之嫌。

那么,微商和微传销之间的区别在哪里?真正的微商能否摆脱这个名字,探索出发展的方向?不少微商从业人员在这个问题上都找不到答案。

微传销是从微商中发育而成的毒瘤

有不少微商从业者有这样的疑惑,现在有很多化妆品、面膜等产品的营销者以微商的名义、传销的性质搅乱了微商的秩序,那我们究竟还应不应该把自己定义为微商?

在微商兴起之初,这个词迅速引起了关注并备受追捧,微商一时间成为了一种非常时尚的职业,不少人都以自己做微商而感到骄傲。但是经过了短短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个词好像有些变质了,很多微商人甚至不愿意将自己同这个词联系起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微商经历过一段辉煌的发展时期。2014 年,“微商热”迅速席卷全国各地,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街头巷尾都有可能听到有人在讨论微商。一时间,微商的管理和发展、如何通过微商赚钱等成了很多人的关注热点。

微商突然大热的现象是很引人注目的,有人就指出,像这样的现象只在 20 世纪 90 年代传销最为疯狂的时候出现过。不难猜想,曾经在传销中大热的直销或者说传销的理念随着微信的兴起,敏感地嗅到了重新发展的契机,这种商业形态在理论上看似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吸引力。

微商被冠以“传销”之名的争议随着面膜、化妆品微商的兴起而达到了一个顶峰,有些面膜的致富神话引起了巨大轰动,比如思埠、俏十岁等。微商这一华丽的业绩产生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尤其对于学生、家庭主妇等人群。而随着这一态势的逐渐扩大,很多白领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微商大军。

但是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业绩是货真价实的吗?其实,在其诞生之初就已经能隐约看到传销的影子。2015 年 4 月,央视节目《新闻直播间》针对面膜微商的一系列“怪现象”进行了专题报道,对微商面膜的产品质量、价格构成、原料、销售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层层揭露出面膜在逐级代理之中存在的价格累加、暴利销售、虚假晒单等猫腻。

此后,很多在当时颇具名气的微商品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有些转向了其他高利润产品如保健品,而其营销手段其实还有传销的成分在里面。随着对微商的各种报道的增加,微商致富神话被揭穿,人们渐渐从微商热中清醒过来,可以用理智的态度去看待它。微商当中通过逐级发展代理来赚取高额差价的“微商”们纷纷失去了财路。

面膜微商对朋友圈微商的发展带来损害

其实面膜微商正在朋友圈刷屏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种模式只可能风靡一时,绝不可能作为一种正常的销售模式持续发展下去,有以下两个原因。

1.明显的传销理念植入,以金字塔的形式层层向下级发展,以传销为先例,这种形式必然会遭到国家的反对。

2.这种形式其实只能在初期为商人带来爆发式的收入,但这种商业模式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信誉都无法保证,所以极容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崩盘。尤其是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面膜传销的真面目被一层层地揭开,面膜微商的立足根基被一次次打断,已经没有了前进的空间。

随着微商行业的混乱局面被一次次暴露到大众面前,人们对其好感度急剧降低。虽然很多微商人士希望通过行业协会或者品牌协会来重塑大众对微商的信心,但是收效甚微。信任危机一旦出现,重塑形象就变得很难。所以,尽管一些化妆品、面膜品牌抽身去做了其他的产品,但是品牌痕迹影响太大,人们对其还是持怀疑态度。

对于整个微商生态来说,微传销的席卷无疑给生态圈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微信朋友圈原本是一个信息极容易传播也很容易产生信任感的平台,是微商发育的重要环境。但是微营销的出现对整个朋友圈的信任系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人们已经形成了警惕的心态,对朋友圈中的营销不再轻易信任甚至是完全屏蔽。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部分营销者在朋友圈里再去销售其他任何产品,都很难摘掉“传销”的帽子,以致无论什么产品都很难推销出去。实际上,这一条途径已经基本断开了。

所以,如果微商在下一步发展中不对其产品选择、信息展示方式和获利方式进行彻底的改变,就很难在微信营销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真正的微商依旧是微商的一部分

当然,我们并不能够因为微传销这个群体而对微商进行全部否定,在微商中,良性微商依旧存在,他们只是把微信作为一个平台和一种渠道,借助其庞大而具有极佳扩散性的流量来推出自己的商品。这类微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土特产作为主要商品的微商,另一类是诸如苏宁等大型品牌的微商。

第一类微商也就是把产品陈列在微信或者微商店上进行推销,其本质如同淘宝一般,都是借助一个平台利用其流量以期达到更好的销售效果。这类微商的商品以大枣、核桃、豆腐等土特产为主,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土特产属于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产品,购买者往往是其他地域的客户,因此会对其持有新鲜感。而且这种产品往往与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挂钩,因此客户比较倾向于通过微信这种具有一定信任度的平台来进行购买。

2.因为在原产地的关系,所以卖家需要支付的成本并不高,但能获取较高的利润。但是这类微商的发展空间是有限的,如果不发展代理扩大销售规模,很快就会发展到一个极限。

而大品牌做微商也有着自己的意图。苏宁推出了苏宁云商,就是希望在员工中推广“人人微商”的概念,让员工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推广苏宁产品。实际上,这也就是把每一个苏宁员工当作一个移动的推销点或者说是柜台,无形中增加了一条销售渠道,以此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但是大品牌微商有其弊端,那就是员工往往不能兼顾。苏宁员工并不是专职做微商,他们在企业也有自己的工作,这就容易出现兼顾不当的问题。如果企业无法制定合理的管理和激励机制,那么很容易使得员工在两头都呈现出疲态,甚至其本职工作的效率也会下降。

尽管这两种微商的形式有利有弊,但是总体来看,它们至少是良性微商的代表。它们并没有把微信朋友圈当作可以发一笔横财的地方,而仅仅是一个拥有大流量的平台,一种新的销售渠道。这才是做微商应当具备的正确价值观。

微商如何摆脱现今的尴尬局面

现在对于微传销和良性微商的概念我们已经分得很清楚了,但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是,微商现今处于大众信任危机的尴尬境地,那么,其应如何对行业进行净化,未来的路又要怎样走呢?我认为,想要认真做好微商的从业者应从如图 7-4 所示的几个方面来进行突破和转变。

图 7-4 微商回归正轨的主要策略

1.解决最大问题:摆脱传销的阴影

微传销的名字已经给微商带来了很大的阴影,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微商就很难在商业上再有翻身之地。因此,微商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去传销化。那么应当怎样做呢?微商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分销机制,所以,首先要把这一部分分离出来,比如发展几个一二级代理。而这些代理商的核心目的绝不是赚取产品差价,而是实实在在地卖产品,靠产品的利益盈利。

2.微商商品类型应多样化

微商的后续发展绝不应该再继续以面膜和化妆品为主,因为前期发展中这类产品已经由于微营销的原因在大众心理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基本信任机制已经趋近于瓦解。此外,同质化的产品很难在市场上拥有具有优势的竞争力,硬性竞争销售有可能会带来恶意低价竞争等问题,利润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微商未来的产品类型要多样化。

3.微商渠道的多样化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微商就等同于微信电商。的确,微信朋友圈是微商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微商绝不局限于此,其他很多社交平台也是微商进行活动的地方,比如微博。现在微博上出现了不少“达人”,如化妆达人、时尚达人等,他们有很多就在利用自己积累的粉丝资源做微商,例如,8848 的创始人王峻涛便在微博上进行大枣的销售。其他一些垂直社交平台也可以作为微商发展的渠道。

4.发展微商的方式应当多样

以往微商的运作方式往往会给人们留下这样的印象,那就是朋友圈刷屏。其实这样能起到多大的效果?朋友之间能够转发的概率又有多少?甚至有些消息因为刷屏频繁还会被亲朋好友屏蔽,得不偿失。因此,微商要想获得新的发展就必须突破固有模式,寻找新的思路。

有些品牌就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和努力,他们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做微商城,并提供上门服务。他们希望能够结合 O2O 的模式来将微商长久有序地做下去。实际上,有很多产品也开始注意在做微商的方式上进行多样化创新,而不仅仅依靠简单的信息刷屏。自 2015 年以来,社交平台以其大量的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其商业价值,他们也在试图尝试各种微商的新玩法。

总而言之,微商不能够脱离其电商的本质来发展,只不过其运作环境主要集中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至于微传销,只是微商在发展还不成熟的时候一种偏离正确轨道的“变种”。尽管微传销在一段时期内给微商的发展道路蒙上了阴影,但我们对其未来的发展仍应该保持乐观态度。毕竟移动互联网发展得如火如荼,移动社交平台已经沉淀了大量的流量,未来必会成为电商争夺之地,而微商其实可以看作率先发展起来的社交化电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微商大咖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