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微商推广>正文

农特微商起名的技巧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2-19 09:22:05 热度: 295 作者: 微商刘宁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1287 字 阅读需要 5 分钟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传播的年代,尤其是随着用户喜好的变化,他们越来越青睐于网络化的名字。所以对于农特微商来说,策划一个好的名字是成功的一半。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传播的年代,尤其是随着用户喜好的变化,他们越来越青睐于网络化的名字。所以对于农特微商来说,策划一个好的名字是成功的一半,你至少要有一个让大家感觉新鲜、有趣、能瞬间记住的名字。接下来我们为你一一剖析农特微商的起名技巧。

技巧一 成语谐音。例如卖橙的起名叫「橙人之美」。

技巧二 同音词。例如伊利的「每益添」(每一天),统一企业的「植觉」(直觉)。例如,卖芒果的起名叫「瞎芒」或者「芒里偷闲」;卖榴莲、芒果的则起名叫「我是榴芒」。例如最近比较火的枣夹核桃的名字就来自:早想和你一起。而在新媒体运营当中就变成了「枣想核你一起」。后来为了方便易记就变成了「枣核你」。

技巧三 巧用网络热词。例如卖萌,直接叫「卖檬」;奶茶妹妹火了之后,出现了「荔枝妹妹」。

技巧四 谚语、俚语、歇后语或著名诗词。例如,做农特微商,可以取名叫「有粮」;比如我们说「出名要趁早」,那么做枣类微商可以起名叫「趁枣」。

技巧五 根据人名、地名命名。这种名称或以人和产地的信誉吸引消费者,或以历史、传说人物形象引起人们对商品的想象,如博士妈妈、李金柚的柚子、玉米兄弟等。

起个好的名字需要把握三点:一是掌握流行的网络热词;二是学会巧妙结合自己的产品去运用;三是学会总结,然后分析自己的产品加以运用。

案例 赵猪倌利用微信卖猪

「赵猪倌」是赵梓铭的微信昵称,他在黑龙江省的农村老家和父亲一起养殖纯粮食猪,生产的土猪肉通过微信朋友圈售卖。

「赵猪倌」大学刚毕业后一直在大城市打工,他发现城里的人虽然物质丰富、生活便利,但有些人却在寻找记忆中的味道。每次回到老家过年,把家里养了七八个月的粮食猪杀来吃,那种味道让赵梓铭觉得很留恋。「城里的生活很好,但是在吃上面却总不是那个味儿,没有农村老家吃得香。家里的好东西卖不出去,城里的人又买不到这些好东西。」赵梓铭说。他沿着这个方向,做起了土猪肉的生意。

桦川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自然条件优越。家乡有利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土猪养殖。2012 年,赵梓铭决定回家搞生态养殖,专门饲养土猪,经过 8 个月的饲养后,他在微信上注册「赵猪倌」并在朋友圈里开始售卖。

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传播,他逐渐做起了自己的事业。「赵猪倌」在微信圈里已经是卖猪肉的诚信品牌,「我养的猪绝对是用玉米、豆粕、糠之类的粮食来喂」。他还坚持「先尝后买」的原则,每次都是向买家发一块猪肉让其尝一尝口感,之后再让他们决定买不买。他说:「每个人的口感不同,只有先试吃了以后,客户才能知道是否合自己的口味,买到手后吃得才舒心。」这也让客户更加信赖他,几乎买过他猪肉的人都成了回头客。这些回头客又将「赵猪倌」的肉店口口相传,在微信朋友圈里转发,这让「赵猪倌」这个品牌小有名气,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猪肉、猪肚、猪舌、猪蹄、猪油、猪排……「赵猪倌」把自己拿粮食喂出来的猪在微信朋友圈里售卖,配图介绍自己的猪肉,还给大家附上食谱和做法。很多吃过他猪肉的人都夸赞:「这土猪肉没有腥味,吃起来很香,很有儿时家乡的味道。」「赵猪倌」则说:「我的愿望就是让大家吃到良心土猪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微商刘宁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