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操盘方法,传统老板思维解析
原创微商新品起盘中,有很多是传统企业,想转型进军微商行业分一杯羹。传统企业的老板往往有一种传统思维,喜欢用传统的眼光去判断一家操盘机构是否厉害。但很多时候,这种传统的判别方法放在微商行业并不一定管用。那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传统老板是怎么来寻找操盘机构的。
传统老板选择操盘机构一般会看三个要素:
第一,看操盘机构规模是否大。
第二,看操盘机构的成功案例。
第三,看操盘机构的员工人数。
我们接下来分别来讲一讲这三个要素的注意点。
操盘机构规模大小
在传统老板的眼里,往往觉得规模大的操盘机构一定很厉害,认为他们帮自己品牌起盘的成功概率会很大。但事实是这样吗?不一定。
首先要肯定的是,操盘机构规模大一定有大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品牌都适合找规模大的操盘机构合作。我认为品牌方如果想找一个大机构来合作,必须先认清自己的位置,摆正自己的角色,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品牌方都适合找规模大的机构来合作。
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规模大的操盘机构,运营成本相对而言比较高,所以收费也许会比较贵。像有的操盘机构年度合作都高达几百万。作为品牌方,你要考虑清楚你是否能支付得起这么高昂的费用,是否能承担操盘失败带来的资金风险。
我们一定要清楚,无论是什么操盘机构,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操盘成功,即使是你认为很牛的、规模很大的操盘机构,一样会有操盘失败的风险。这个观点我可以很负责任的保证,没有,绝对没有,包括我的操盘团队也一样做不到。
如果有一家操盘机构告诉你,他能百分之百的保证操盘成功,为了防止上当受骗或避免失败带来的风险,你最好和对方签订一个无效退款的合同,并且在合同中明确回款金额以及在操盘过程中是否有隐藏的后期投入等相关事宜。
虽然没有百分之百操盘成功的机构,但愿意承诺无效退款的操盘机构还是有的。但是我们要知道,愿意承诺无效退款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够操盘成功,这是两个概念,不要混淆。
承诺无效退款其实玩的是一种营销策略,这里我简单地讲一讲这种玩法。一般承诺无效退款的操盘机构收费都会比正常价格要高很多,如果说不承诺的操盘机构年度收费是 10 万,那承诺退款的操盘机构年度收费一般会比正常价格高 5—10 倍,大概在 50 万—100 万,甚至更高。
为什么价格要贵很多呢?因为操盘机构承担的风险要大很多,所以收费高也属于合情合理。那有同学会问,敢承诺无效退款会不会赔本呢?并不会,因为操盘机构对自己的操盘成功率做了计算。正常情况下,操盘机构的操盘成功率平均为 50%,换句话说,成功和失败各占一半。
假设某操盘机构常规年度收费为每单 10 万,一年能接 10 单,那么一年能赚 100 万。我们再来看承诺无条件退款,假设年度收费是 50 万,同样一年接了 10 单生意,按照 50% 的失败率来计算,即使有 5 次退款,依然可以赚剩下的 5 家,共计 250 万。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承诺无条件退款的操盘机构并不会亏本,因为利润足够的大,大到可以承担退款带来的风险,甚至比常规收费赚得更多。当然,前提是操盘机构要评估好自己的操盘成功率。
所以,如果品牌方资金充足,又不想承担失败带来的风险,选择这样的操盘机构倒也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但是,品牌方还要思考另外一点,那就是你是否能承担起操盘失败带来的时间流逝风险。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承诺无条件退款的操盘机构并不多,即使有也会有很严格的前置审核条件,而且大部分品牌方也不太愿意支付高额的费用。其实承诺退款与否,并不会影响操盘机构的运营策略,我认为品牌方没有必要花高额的费用去买所谓的退款承诺。
在我看来,与其花高额的费用去买退款承诺,还不如用常规费用找一个操盘机构起盘,把剩下的资金用于品牌的推广宣传,这样对于提高品牌起盘的成功率更有益处。
第二,规模大的操盘机构,一般合作的品牌方都是一些大品牌,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机构的案例宣传中得到验证。大品牌一般都是有资金、有人脉、有资源的,所以规模大的机构在操盘大品牌时,运营玩法可能和一般的品牌不一样。
我们团队合作过的一个品牌方,在找我们合作之前,也做过一次不明智的选择。这个品牌方的创业资金一共才 100 万不到,却花了 60 万请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操盘机构来协助运营,去掉产品成本和一些必要开支后,最终只剩下不到 20 万。
经过一番运营后,操盘最后还是失败了,没有做起来。后来又找到了我们团队,经过一番努力后,这个品牌最终还是做起来了。我这里并不是说规模大的操盘机构没有我们团队厉害,而是想说品牌方一定要找对合适的操盘机构。
像上面那个品牌的选择明显就是不理智的,一共才 100 万创业资金,花了一半以上的资金去请操盘机构,剩下的品牌运营资金明显不足。后来那个品牌创始人告诉我,第一次操盘合作失败不是因为操盘机构不行,而是因为操盘机构给出的很多策略方案没办法去执行,因为有些方案是需要资金去支撑的。
所以,如果品牌方本身资金不是很充足,但又想找规模大且费用高的操盘机构合作,在做品牌运营规划的时候,你一定要和操盘机构讲清楚创业资金分配情况,让他们不要按照既有的品牌方案去规划你的品牌,否则就会出现好策略无法执行的情况。
因为那些规模大收费高的操盘机构,可能长期合作的都是一些有实力的大品牌。大品牌的运营策划更侧重于整体的品牌造势,比如花重金请明星代言,举办大型招商会等。如果你没有大品牌的资金和资源,却喜欢打肿脸充胖子,那可能结果和大品牌截然相反。
作为品牌方,一定要学会正确地分配创业资金。我认为,请操盘机构的费用最多不能超过总创业资金的 30%。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与其花大费用去请那些规模大费用高的操盘机构,还不如找一个合适的操盘机构,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代理商的打造等一些更有价值的地方。
所以,品牌方要找适合自己的操盘机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规模大、费用高的机构,操盘机构的规模和操盘成功率并不构成正比例关系。对于品牌方而言,没有最好的操盘机构,只有适合自己的操盘机构。
操盘机构成功案例
有些品牌方在咨询操盘机构的时候,喜欢询问操盘机构是否有比较成功的案例,或者问是否有同品类的成功案例。在这些品牌方看来,有成功案例就说明这个操盘机构可以帮自己品牌起盘,没有就说明这家操盘机构不行。
首先,品牌方的询问是没有问题的,很多品牌方都会问这个问题。但是过往案例并不能成为品牌方找操盘机构的主要依据,只能作为一个次要的参考依据。因为在微商品牌的运营中,过往案例没有太大的参考性。
微商行业的品牌运营进化速度要比传统行业快很多,运营玩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都很强,加之每一个微商品牌背后的人脉和资源都不一样,所以同样的运营方法,可以操盘成功这个品牌,但未必就能操盘成功另外一个品牌。即使是同一个品牌,当时可以操盘成功,换一个时间节点未必就能成功,因为微商这个行业非常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
像我们服务的每一个品牌,运营方案都有所差别,都需要根据品牌自身的情况和当时的市场环境去定制运营方案,而不会千篇一律。这是微商行业和传统行业的一个显著区别,更新迭代的速度要快很多。
我们见到过很多微商品牌方,不愿意找操盘机构协助运营,觉得只需要去套用同行竞品以往的方案就可以,结果发现自己根本做不起来。
为什么自己品牌的模式和方案与竞品一模一样,结果却和竞品不一样呢?答案就是我上面讲过的,微商品牌的运营没有千篇一律,每个品牌都有属于自己的运营方案。如果你一直在模仿,你永远无法超越。
有些品牌方会喜欢询问是否有大品牌操盘成功的案例,以此来评判操盘机构是否厉害。我觉得这种认知是不对的,因为在我的认知中,我觉得一个操盘机构的运营能力是否厉害,要看他是否有操盘过新小品牌成功的案例。
道理很简单,我们也操盘过一些传统大品牌,以及一些现在微商中做得很火的品牌。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操盘这样的大品牌一定很辛苦,其实我觉得正好相反,我们操盘得很轻松,比那些新小品牌操盘要轻松很多。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品牌在起盘时,本身资金和资源很充足,部门岗位非常完善,只要我们提供的运营方案没问题,品牌方的执行效率都会非常高,且执行结果都会很满意。所以,我一直认为,即使这些大品牌操盘成功了,单从运营实力上来看,也不见得操盘机构就一定多么厉害。
很多时候,是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品牌在给这些操盘机构赋能,没有这些大品牌的实力做支撑,操盘未必就会那么顺利。反而是那些新小品牌,资金不充足、人脉资源缺乏,这样的品牌如果操盘机构能够起盘成功,我觉得才是真正有实力的操盘机构。
所以,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能只看表象。像我有一些朋友,以前是在 BAT 工作的,在公司觉得自己混得还不错,资源人脉很丰富,于是自我膨胀了,辞职创业去了。结果发现离开公司后,自己的资源和人脉少了很多,做项目也不像以前在公司那么顺利,有的甚至创业失败了。
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有公司在给他们赋能,现在离开了公司,一些资源和人脉随着他们的离开也会一起消失了。所以,我一直觉得,不要一味地看过往案例,也不要一味地追求大品牌的成功案例。
为什么不能一味地只看案例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品牌方如何去核实操盘机构给出的案例数据呢?答案是品牌方根本没办法去核实案例的数据。
既然没有办法有效核实,那有些品牌方一味地追求案例数据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在不知道如何选择操盘机构时,给自己的一个安慰理由,或者自认为可以按照既有的传统经验去评判一家操盘机构。
很多时候,那些喜欢把过往案例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品牌方,往往会被一些操盘机构的套路套住。这些操盘机构会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面子工程上,表面数据做得非常好,实际数据就不得而知了。实际上,很多品牌方也不会把真实数据给到操盘机构。
我这里不是说品牌方不要去看案例数据,只是想说不要把操盘机构的案例数据作为主要或唯一的参考依据,品牌方需要综合和理性的去评判操盘机构。
当然,以上都是我的观点,作为品牌方,你觉得我分析的有道理就听,觉得分析的没道理,你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多一种新的理解和分析,对于我们思考问题,选择操盘机构有更大的帮助。
操盘机构员工人数
有些品牌方评判操盘机构运营实力的依据是看机构员工人数是否多,如果员工人数多,就会觉得这个操盘机构很厉害,甚至认为将来服务自己品牌的人也会很多。
这种观点我持中立态度,员工人数多只能说明公司业务发展得还不错,有一定实力。但操盘机构并不会因为员工人数多,服务品牌的工作人员就会增多。不可能因为公司有 100 人就会安排 100 人来服务某品牌方,有 200 人就会安排 200 人来服务某品牌方,这个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
正常情况下,一家操盘机构安排服务品牌方的有效人数都是差不多的,并不会因为操盘机构的员工人数增加而增加。接下来,我们来讲一讲操盘机构给品牌方安排的服务人员都由哪些成员组成。每个操盘机构的人员分配也许会有所差别,这里以我的操盘团队为例来讲解下。
每一个合作的品牌方,我们都会安排 10 个左右的团队成员来服务品牌方,一般会通过建立微信运营群的方式来相互沟通。每一个品牌的运营群,我们都会安排以下人员入群服务品牌方:
第一,我肯定要进入运营群,负责品牌整体的规划,以及对品牌方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品牌方一定要懂运营,这样有利于后期沟通。
所以,合作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品牌方相关人员进行品牌运营的培训,让他们清楚我们后期会怎么协助品牌运营,为此我们还开发了一套非常详细的操盘手课程。
第二,我们会安排操盘部门和培训部门的负责人进群。我们团队有两个核心部门,分别是操盘部和培训部。操盘部负责对接品牌的运营事项,比如品牌模式设计、招商活动策划、产品动销策划等。培训部负责对接品牌的培训事项,比如给品牌代理做内训、策划招商课,帮助品牌方搭建商学院等。
我们团队建立的是部门负责人责任制,规定部门负责人必须亲自对接品牌方,亲自为品牌服务。这个算是我们团队的一个优势,因为有些规模大的操盘机构,合作结束后你都不知道部门老大是谁,都是基层业务员来对接品牌方。
我们团队属于小而美类型,一般维持在二三十个人,这个团队规模是我认为最舒服的团队人数。当然,小而美团队也有劣势,那就是为了保证服务品牌的质量,我们每个月的接单量是有上限的。
第三,我们会安排两名运营助理进群,分别负责协助操盘和培训团队负责人的工作。助理主要会做一些细节性的工作,比如收集整理一些品牌方的资料,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一些琐碎事情等。
我自认为我们团队在品牌服务的细节化上做得还是不错的,因为有些操盘机构只给品牌方做操盘运营框架,不做细节化的服务。
像我们合作的一个品牌方,之前找的操盘机构就是只给框架,后面全部让品牌方自己领悟和执行,而品牌创始人自己又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执行,结果合作不下去又来找我们团队。
正常情况下,只给框架方案,不做细节化服务的操盘机构,适合那些懂操盘运营的品牌方,这些品牌方找操盘机构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获取新的运营方案。
所以,这些操盘机构只需要给框架方案就可以了,品牌方一看就会明白该怎么做。至于细节化的服务,品牌方可能不在乎,也许他们的团队很成熟,自己可以搞定。
但如果你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品牌创始人,你没有运营经验,或没有相关运营经验的团队成员,如果你找一个只给框架,不做细节化服务的操盘机构,你一定会很蒙,找了等于没找。
第四,培训讲师队伍也会进运营群,他们会根据培训部门负责人的课程规划来为品牌方做代理商内训和招商课的宣讲。我们会为每个品牌安排五到六个讲师,每个讲师分别负责相关的课程。讲师队伍中,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因为很多品牌方可能是冲我来的,所以我自己必须也参与到品牌的内训中。
有些品牌方在选择操盘机构的时候,喜欢看机构的讲师队伍数量,我觉得没有任何意义。
一来,讲师数量再多,也不可能安排每个讲师给代理商讲一堂课,一定是合理地分配,一般都有一个固定的分配量。所以,10 个人的讲师队伍和 100 人的讲师队伍,对于品牌方而言没有区别,分配的讲师数量都差不多。
二来,给代理商培训的讲师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代理商更好地掌握运营知识。正常情况下,同一讲师的内训课程一般都会有关联性,比如我在讲到某一知识点的时候,可能会提及之前的课程内容,可能需要结合之前的某一知识点去理解现在讲到的知识点,因为知识之间本身就是有关联的。
如果讲师经常换来换去,每一堂课都是不同的讲师,反而不利于代理商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给品牌方分配讲师,操盘机构都是有规定数量的,而不会因为讲师队伍人数的增加而增加。
像平时也有一些品牌方会请我一个人去负责他们品牌阶段性的培训工作,这种情况下,我一个人都可以搞定一个品牌的代理商培训,而且讲课的氛围和知识关联性会比多个讲师要好很多。
所以,品牌方在考察讲师队伍的时候,不要把目光聚焦于讲师队伍的人数,而是要聚焦于讲师的实力和课程内容是否具有实战性。
可能有些操盘机构没有培训服务,这个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品牌培训和品牌操盘是两个独立项目。没有培训服务的操盘机构,可能会让品牌方单独找培训机构合作。
我们团队一开始也没有专门的培训部门,都是和其他培训机构合作的。但我们发现合作机构的讲师和我们操盘的配合度不是很好,因为这些讲师不是我们团队的成员,平时沟通自然不多,所以会造成操盘和培训没办法有效对接,从而会影响到整体的品牌运营。
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就开始组建自己的讲师队伍,成立了培训部门。我们团队的培训部门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可以单独接培训业务,所以品牌方或团队方有培训需求也可以来找我们。
在品牌实际运营中,品牌操盘一定要配合培训一起开展,单独的操盘是没有办法开展的。因为品牌方招募到代理商后必须进行系统的培训,这样才能快速地让代理商成长,从而运用学到的知识裂变更多下级代理商。所以,品牌方在选择操盘机构的时候,需要同时选择好培训机构。
目前找我们合作操盘的品牌方,都会送一定数量的培训课程。我们现在每个月会送 7 堂课程,包含招商课。正常情况下,赠送的课程数量已经足够了,品牌方不需要再花钱投入到培训上。目前培训部门开发的课程数量大概有 80 堂课左右,涵盖了微商代理需要掌握的几乎全部知识,其中有一半的课程是我亲自编写的。
而且,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品牌内训和招商课的规划流程,对于提升内训氛围和招商力度都有比较成熟的经验。这个大家可以参考本书中讲到的关于内训和招商的相关课程。
在操盘机构送培训课程的服务中,要注意的是,有的操盘机构也会送培训课程,但品牌方一定要问清楚培训的对象,究竟是给代理商做内训,还是给品牌方做培训,或者两个都有。像我们团队目前两个培训项目都会赠送,品牌方培训我亲自来负责,代理商内训培训部来负责。
在找操盘机构时,建议尽量找同时兼具有操盘和内训服务的机构。因为配合度一定会好很多,毕竟都是一个团队的,在品牌整体运营规划中,一定会有更好的效果。
对于品牌方而言,代理商内训一定是要有的,它是品牌常态化运营中三大事(招商、动销和培训)之一。所以,如果可以找到一个操盘送培训的机构就更好了,毕竟如果单独找培训机构,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第五,每个品牌方的运营群,我们还会安排一名美图和文案人员。美图人员就是负责品牌图片设计的,比如朋友圈的图片。文案人员就是负责品牌文案撰写的,比如朋友圈的文案。
上面就是我们团队给每一个品牌方都会安排的工作人员,安排的原则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事一人一对接」。简单的理解就是,每一个细分的服务项目,只会安排一个人来和品牌方做对接服务,目的在于方便品牌方做到有效对接。如果同一个细分项目安排的人数太多,品牌方后期可能都不知道到底应该找谁对接。
有的操盘机构在宣传或介绍中,可能会夸大地说有几百人来服务某品牌方。我认识一个品牌方,考察了很多操盘机构,也考察了我们,结果选择了另外一家,选择的理由是该操盘机构说会有几百人来服务他的品牌。合作以后,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真正服务他品牌的也就那么几个人,剩下的全是打酱油的,美其名曰幕后人员。
其实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宣传造势的讲法,怎么可能一个操盘机构会安排几百人来服务一个品牌呢?所谓的几百人也只不过是该机构加起来的员工人数而已。如果说这个操盘机构真的安排几百人来为品牌方服务,我觉得未必是一件好事情。
有些品牌方告诉我,某些操盘机构建品牌运营群时,会拉一堆人进群,让品牌方感受到服务的人数之多。实际上,很多人根本就不负责该品牌,真正具体对接品牌方的就那么几个人,但那些不负责品牌的人喜欢在群里也唠嗑几句,最后品牌方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应该找谁来具体对接某项细分服务。
我们吸取经验后,决定将人员对接精简化,坚持「一事一人一对接」的原则。所以说,服务品牌的人数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做到精简有效。
在品牌操盘过程中,对接品牌方的服务项目基本都是固定的。所以为品牌方服务的人数,现在不同的操盘机构基本都差不多。千万不要相信有些操盘机构说的,几百人服务一个品牌。品牌方要相信,那我觉得品牌方的智商堪忧。
那有同学会问,那些规模大、员工人数多的操盘机构好在哪里呢?
我觉得他们的优势在于接单量相对而言要比其他机构多。如果说服务品牌方的机构人数是固定的,那么机构人数越多,在同一时间可服务的品牌方就会越多。
但是对于品牌方而言,我们要知道,操盘机构规模再大、员工人数再多,服务你的人数也就那么几个,不会因为规模大和人数多,服务你的人数就会按比例式增加。
所以,10 个人的操盘机构和 100 个人的操盘机构,区别并不在于机构总人数有多少,因为不管总数多少,服务你品牌的人数,每个操盘机构都是有数量规划的。真正的区别在于,服务于品牌的人是不是有真本领。如果没有本领,给你一万个人也没用;如果真的有本领,一个人也可以。
像我有一个做操盘的同行朋友,他团队一共就 3 个人,依然操盘成功了很多品牌。因为操盘机构比的是头脑和智慧,一个操盘机构的核心是人。人行,这个机构就行;人不行,机构再大也没用。
比如说,如果你觉得我还行,认可我这个人,那我的操盘机构,你就可以放心地选择。如果你觉得我这人不行,你不认可我,那我的操盘机构肯定也不适合你。
所以很多品牌方问我,选择操盘机构首要看什么?我的答案很简单,看人。你觉得负责你品牌操盘的人还行,那就行,你才有必要进一步看接下来要讲解的其他要素。
如果你觉得人不行,那其他参考要素也不用看了,因为最终服务品牌方的是你看好的那个人,而不是其他无关痛痒的要素,这也是微商以人为本的思维体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微商小咪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770
阅读推荐
更多...- 微商营销精髓:微信互动营销 2022-03-15
- 「微商经验」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 2023-02-10
- 「微商经验」在家带孩子的宝妈 2023-02-10
- 电商平台类型都有哪些? 2022-05-31
- 与微博营销不同,服务与品牌推广是微信营销之优势 2024-02-08
- 「微商经验」如何进行一对一聊天 2023-02-13
- 「微商经验」文案的价值 2023-02-13
- 企业玩微信、微博,开启更多商机 2024-06-23
- 「微商经验」目标客户定位 2023-02-12
- 微商玩转社群的6大要素 2023-02-11
- 「微商经验」选产品,我有「十不做」 2023-02-12
- 微商做好品牌互联网背书的方法(品牌霸屏基础知识) 2022-04-15
- 学会这套打法,微商多赚100万元没有问题 2022-07-07
- 从微信支付看移动电商对家居建材行业的影响 2024-02-08
- 当对方的沟通能力差时,应该怎样做 2023-01-28
- 微信中的软文营销作用有哪些? 2022-04-22
- 怎么写好微商软文?让选题标准化 2021-10-22
- 「微商经验」不同级别的代理发朋友圈时应注意的问题 202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