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到底需要多少人
原创2012 年 10 月 25 日,Facebook 以总值 7.15 亿美元收购 Instagram。此时,后者员工一共只有 13 人。
现在的创业不比以前,创业都会争取拿一笔风险投资。当我问那些来找我谈融资的项目「拿钱后要做啥」,百分之百都会有一个理由:招人。增加人数, 扩展业务。
这个理由无可厚非,公司要发展,员工就得增加。但是每个阶段需要多少人,自己能管多少人?这个问题可能需要非常认真地思考。
先看看倪正东(清科集团 CEO)怎么说:「很多创业者在融到 VC 的资金后,会在第一年花掉募集资金的 50%-80%,然后第二年把剩下的钱花掉。他们募资后会雄心勃勃地干三件大事:扩大办公室或者搬豪华办公室;涨工资,大幅招人;大幅增加市场营销费用。之后,他们又没钱了,并处在生死边缘。很多创业者,都会因为曾经花钱太快后悔。」
他说的非常有道理。创业失败的理由千千万,但拿了投资又失败的公司大部分都走了这条路。
一个创业型公司每个阶段需要多少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谈。但是有三条我觉得大部分创业公司都适用:
1、联合创始人不要超过 3 个(除非起步就是个明星级的大项目,类似于小米);
2、在没拿到投资之前,如果有盈利业务,人数不要超过 10 个;如果没有盈利业务,人数不要超过 5 个;
3、在拿到第一笔投资后,如果钱没超过 500 万元人民币,又无客服和大量销售人员,人数不要超过 15 个。
就创业公司人数的问题,我老是和创业的一帮朋友们探讨。最早我也很迷惑:为什么一家公司做这么点事情,就需要几十个人?为什么 CEO 一裁人,公司人数就裁了一半?甚至前台、HR 都得自己去做?
后来我慢慢明白:人数不是成功路上的必要条件,人数在某些时候甚至和创业公司的成功成反比。
认识的一个哥们,很有意思。他说他总结了一个创业公司提升 3 倍效率的公式。我听了听,感觉还挺是那么回事儿,至少很有意思:
假设公司原来有 50 人,效率低,老是感觉人手不够,各个部门的老大总是吵着要招人。送走 1/3 不合适的,包括部门老大,效率立刻提高了 1 倍。间隔 1-2 个月,坚决砍掉不核心的业务,让公司集中在一件核心的事情上,效率再次提高 1 倍。经过一段时间,有人跟不上公司发展的节奏,再送走 1/3 掉队的,效率再提高 1 倍。至此,显性薪水不变。人数从 50 人减少到 22 人,效率提高到 400% 。
很多人都习惯性去想:如果我们没有 50 个人,我们的创业如何成功?如果没有一个人数多的团队,事情怎么能够做完?
不管是不是创业公司,不管在哪里做事情,永远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做事情。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如果这件事情没有排上优先级,那就说明这事不重要。更直白地说,这件事可以不做,甚至是不值得做。
那为什么还要安排很多人去做这件事情?这是老大的问题。员工数量不是成功道路上的必要条件。
人数是创业公司的天敌。创业不容易,成活率低得可怜。从今天开始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创业公司,你公司成功的可能性将会大大增加。
2016 年 6 月 21 日,腾讯公司宣布,确认收购日本软银集团所持芬兰游戏公司 Supercell 的股份,占股约 84.3%。
这家收购后估值为 102 亿美金的公司,旗下共有《部落冲突》、《皇室战争》、《海岛奇兵》和《卡通农场》4 款游戏。2015 年,这些游戏为 Supercell 带来 21.09 亿欧元收入(约合 23.26 亿美元),净利润 8.48 亿欧元(约 9.64 亿美元)。
花了 6 年时间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游公司,荷兰的 Supercell 却只有 190 个人,其中一半是研发团队。这样算来,人均净利润达到了五百多万美金之多。
「不像有些公司动辄招揽数百名开发人员, Supercell 一直保持精巧,每个团队由 7 人组成,迅速开发游戏,然后迅速抛弃(但只有一个人能做出淘汰决定,就是拿出创意的人)。」2015 年 11 月,史玉柱(巨人网络董事长)专程拜访了 Supercell,对其精简的组织架构表示赞赏。
以下是几家人很少,估值却很高的公司:
1、唱吧。陈华在离开阿里之后再次创业,刚开始做的是最淘,虽然拿了上百万美金的融资,但是人数也就三十多个人。最淘没做成,重整团队开始做了我们现在知道的唱吧。
大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唱吧是一款虽然很简单,但不得不说很厉害的产品。在后续轮拿到千万美金投资,团队人数依然没有扩张,只有十几个人。
2、37signals。这是一家我非常欣赏的国外公司。学过 Ruby On Rails 的人都知道,ROR 是一款伟大的 Web 框架,让 Web 开发变得无比有效率,包括 Twitter 都采用 ROR 的开发。而 ROR 的创始人 DHH(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就是 37signals 的创始人。
37signals 是 2008 年十大最值得关注创业公司,在 web 应用业界可谓鼎鼎大名。不仅仅有 BaseCamp、Highrise、Backpack、Campfire 等知名产品,同时还衍生出 Web 创业公司的经典书籍《Getting Real》、《ReWork》(当时在 Amazon 书店排行榜第一)。
37 signals 目前只有 35 名员工(包括客服),运营了超过 13 年,年收入估计超过千万美金。
3、MailBox。团队只有 13 人,做出了 iOS 上最好用的邮件客户端。发布不到一个月就被 Dropbox 收购。
4、Path。在发布 Path1.0 的时候只有 15 个人,在发布让人惊艳的 Path2.0 的时候,员工人数也只有 25 人。估值超过 2.5 亿美元,B 轮融资达到 4000 万美元。
5、Instgram。公司位于旧金山,由凯文·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和 MikeKrieger 联合创办,产品于 2010 年 10 月正式登录 App store,随后用户迅速增长,Instagram 上线仅一周就拥有了 10 万注册用户。2012 年 10 月 25 日 Facebook 以总值 7.15 亿美元收购 Instagram, 员工只有 13 人。
6、Whatsapp。2014 年,Facebook 以 190 亿美元收购了即时通讯应用服务 Whatsapp,当时 whatsapp 仅有 35 名工程师,但该应用的用户数已经超过 4.5 亿。2015 年 9 月,whatspp 的用户数超过了 9 亿,工程师的数量仍旧保持在 50 名左右。
7、小红书。被总理称为「2015 年中国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的小红书在短短 3 年时间里,已拥有近 2000 万用户,在完全零广告投入的情况下,半年销售额突破 7 亿元。标榜「产品技术驱动」的小红书却只是一个靠 30 个工程师和产品经理撑起千万用户 10 亿交易额的社区电商平台。
大概因为从小就被灌输了「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的观念,我们都曾有一种幻觉:如果一家企业能拥有成千上万员工,那就是极好的。
但是,员工人数增加不等于企业变好。就像杨轩(曲速资本创始合伙人)说的:如果人多了,公司效率变低了,反而死得更快。
「一名优秀的员工可以顶 50 名平庸的员工,并不是说一个人可以干 50 个人的活,而是他可以影响到很多人。」「优秀的员工只要告诉他要做什么事要什么效果,他就会想办法搞定。」「越是出色的人越善于在缺乏条件的状态下把事情做到最好,越是平庸的人越是对做事的条件挑三拣四。」乔布斯的这几句话,我一直深以为然。
因此,比起一味地招人扩大队伍,更多时候需要暗自拿起「小鞭子」,督促小伙伴快点成长。同时,我也相信另一句话:招揽优秀人才永远是创业公司最重要的事。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刘宇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461
阅读推荐
更多...- 给客户一个与众不同的夸奖,不断提高您的销售技巧和业绩 2023-04-01
- 打造属于自己的销售神话!把心「沉」到销售工作中 2023-04-14
- 销售其实是一场心理博弈:销售中常用的心理学「诡计」--实现业绩的突破 2023-03-13
- 有礼有节,重视礼,有「礼」才有「利」,最大程度地优化销售资源和流程 2023-04-01
- 用小心换来客户的开心--销售的关键在哪里?--销售的关键在哪里? 2023-03-07
- 什么样的客户要重点投入精力?客户业绩增长了100% 2023-05-19
- 没了解清楚就贸然上门,等待你的是「逐客令」——销售技巧 2023-03-04
- 直播营销的过程设计有哪些? 2022-07-01
- 微商让客户黏住你的方法是什么? 2022-07-22
- 建立销售成功的关键: 攻心为上——销售要懂心理学 2023-03-13
- 一辈子受用:学会商业模式画布 2023-07-16
- 朋友圈的销售功能与公众号的营销威力 2023-07-02
- 如何做好销售?我是怎么带领一群掉队兵,成为TOP SALES的? 2023-05-19
- 「微商经验」从创业到成熟 2023-09-09
- 创客运动VS去中心化:用户需求+长尾产品+灵活制造 2023-07-13
- 具有学科特色的院系级创新实践基地 2023-08-23
- 策划经理推广职责描述,怎样做好策划? 2022-07-28
- 人力资源的作用,轻松实现您的销售目标 202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