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企业管理及创业执行力
原创初创企业培养执行力关键在于四点: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用正确的人,对人对己严格要求、目标高远。
做正确的事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考虑这件事情对你现在的核心业务是否有帮助。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产品、融资、市场和文化建设,我们要在纷繁复杂的事情中过滤出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再去做。
在管理的过程中,有以下三件事情要去做。
第一,掌握每个人的工作进度和质量,一定要关注到每一个人。把你能够关注到的人搞定,先把这些人变成比较高效的人。同时,你的工作作风要严格。
第二,每日沟通交流,加强业务辅导和感情沟通。和每个人去沟通,做感情的交流,在做感情交流的同时,也是在培养他,靠公司未来的前景发展来留住他,让他感觉到在这个公司发展是可以学习到东西实现自己价值的。感情上的交流,可以弥补现在你的公司不够大、工资不够高的缺陷。
第三,发展中有阶段性的成果要分享给大家,激励一下大家。因为大家在资源很缺乏的情况下,能够将这件事情做成,很值得鼓励。有些成果需要让大家看到,激励的方式也不需要特别的高规格,可以大家一起吃个饭,在路边吃烧烤,聊聊最近有什么成果、有什么进步。
正确地做事
第一,做一件事情一定要看到成果。你一旦决定要做这件事情,就一定想要看到事情的成果。首先需要进行的是业务流程的梳理。比如行政方面工商变更,你需要首先去了解相关流程。你如果不了解流程的话,可能会先让股东去签合伙协议。在去工商局变更的时候,你会发现在网上提交资料之后,工商局会生成一个文档,这时工商局又需要让股东签字。这样一件事情就变成两件事情了。创始人要经常帮助大家梳理业务流程,如果要做这件事情,就一定要一针见血,将这件事情做成。还是用工商变更这件事情举例。如果你不熟悉业务,就需要找股东两次,很可能有的股东在不同的地方,两次协议签完之后,可能半个月就过去了,这大大影响了办事效率。我建议 CEO 白天去做业务,晚上抽出时间开会去提高大家的业务能力。
第二,对于初创企业来说,眼前对员工最有效的帮助,就是帮助大家快速成长。在创业之初,你的公司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你需要带着团队快速成长。大公司基本上都有既有的流程,每个人像螺丝钉一样,做很小的一块工作,发挥个人很小的一块价值。但是初创公司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大家的天花板可以不断地上升。作为 CEO,你需要带着大家拼一下,拼出一番事业来,在过程中,让员工得到在大公司没有的成长机会和价值体现,并将此分享出来,这也是对员工最大的意义所在。
第三,提高工作效率。一件事情不要分成几件事去做。如果这个员工对业务流程不熟悉,看是否和他的习惯有关,还是他的专业度不够。你可以去问员工他打算如何去做,也可以分享给他一个方法,教他方法去做。你可以给他建议,给他一些资源。在他做之前,问他打算怎么做,让他提前去做准备。在做完一件事情之后一定要总结,让他自己去总结。同时,作为 CEO,你也一定要多学习、多观察,特别是找到行业中最牛的人,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经常去探讨、去研究。
作为 CEO,你想让员工出结果,但是作为初创企业,你给他的钱并没有那么多,他最后给你的结果让你很不满意。对于员工来说,他从意愿上是想要做好的,但是积极性、主动性比较低,你需要督促他往前进。怎么办?你在让他做这些事情之前,需要让他做深度的思考,让他知道做这件事情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让他去思考去规划,想这些重点和难点该如何去解决。在他不清楚的情况下,你需要帮助他梳理流程,帮助他找到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地告诉他怎么做是比较好的。将业务流程梳理出来之后,然后是阶段性地实施。在他做完第一步之后,你可以给他激励,从你的角度来说这件事情可能挑战性不大,但是从他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你要去鼓励他。
用正确的人
第一,选择合伙人。在选择合伙人方面,有如下几个原则:目标一致、价值观相同、能力互补、性格互补,合伙人需要能够独当一面。他需要能够把自己负责的那块业务解决了,可能这个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但是他也能将这件事情做成。合格的合伙人能够独当一面,有责任与担当。
第二,人员招聘。创业阶段招人是非常难的事情。招聘人才就像你在找一个心仪的对象,你能够搞定一个就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招人才很难,但是这件事情还是需要做下去。招人的时候,合适就可以,不要太理想化。按照以下四个维度找人。
(1)解决问题能力强的人。创业公司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很多事情,你的资源和团队有限,一个人可能需要做好几件事情,你自己不可能将事情做得都很细。如果你找的人现在只能够做之前做的事情,这就有些局限性了。所以,他要能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热情的人。价值观消极的人不适合创业团队,要找那些不太需要鼓励,就能够自己去做的人。
(3)愿意花时间投入工作的人。这样的人会感染整个团队去投入工作。
(4)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的人。这样的人,利用三个月的时间,他就可以变成熟手,六个月或一年他就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几年之后就变成了高手。
找到合适的人难度不是很大。这样的人可能专业度没有达到你预期的要求,不是来了就可以干活的人,所以,你需要和他多进行业务交流,进行鼓励和激励。你有很多的工具可以用来做激励,不一定是金钱。建议大家招人的时候,尽量招这样的人。并且在招聘的时候,要让其知道面临的工作量比较大,如果他投入的程度不深的话,他就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起到消极的作用。大浪淘沙,工作的要求会筛选出人才。创业的时候不要害怕人员流动。你唯一担心的是你的产品能不能够让用户为之埋单。
第三,人的成长速度是比公司的成长速度要快的。看员工愿不愿意花时间在工作上,愿不愿意去学习。这样的人,不需要很高的薪水来吸引他,而是要告诉他未来和一起奋斗的前景是什么。
对人对己严格要求,目标高远
第一,以身作则。以身作则是最好的管理。如果你希望别人做什么,你先自己去做,你自己先做到是最重要的。在你做到之后,你约束别人、要求别人做的时候也可以很严格。时间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是最宝贵的,在一个新的领域,你的产品投入市场比竞争对手快三个月,这种跨度对竞争对手来说可能就是很难追上的。
第二,严格要求自己。要分清楚哪些事情对于你来说最为重要,你有没有把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没有必要的事情,坚决砍掉。到了 CEO 这个层面,你怎么去做就变得很重要了。保持斗志,坚持下去很重要,要经常去反思自己。在刚开始的时候,自己也很容易松懈,只有辛勤地付出,才有可能将创业这件事情做成。
第三,严格要求团队。初创企业管理最难做的事情就是严格要求团队。你定了目标之后,团队是否能将其达成,难度在于大家考虑的角度不一样。你要求做的进度和大家理解的不一样。比如在战场上,从你的判断来讲敌人两小时可以到,所以你要带着团队更快地到达目的地。但是大家不这么认为,因为大家没有站到你的这个高度。
第四,创始人的高度决定了公司的高度。对于团队来说,有些人总有理由认为三小时到,大家觉得三小时到就可以了。你要比所有竞争对手的眼界都要高,在行业里,你要做到数一数二,这样你才能保持自己的行业地位,建立起自己的壁垒。并且,这些壁垒是建立在你的核心能力上的,同样去做这件事情,你做的时间更短。或者,你能够做到,但别人做不到,未来就靠这个东西。对自己对团队严格要求,提高内部核心竞争力,这些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好的 CEO 是凤毛麟角的,需要不断地去挑战自己。CEO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其是否与业务相关,是否对公司有帮助。你要考虑的是整个公司的利益,专注地将产品做到极致。但是做的这个过程很难,所有说创业其实是要带领团队杀出一条血路的过程。
管理四步骤:计划、分工、督导、激励
1.计划。刚开始管理者很难说清楚计划是什么。哪怕最琐碎的事情,都要给员工说出结果,做成的标准是什么。
2.分工。在管理四步骤中,比较难的是做好分工。在你说完之后,这件工作是不是交代下去了。你希望他什么时候做完,做的效果怎么样,会不会这个任务最后又回到你这儿了。这个任务如果你要让他来做,你要问他感觉这样做行不行,觉得应该怎么做,不要像踢皮球一样,把任务踢来踢去。分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重点是你有没有把这件事情分配出去。
3.督导。没有监督是不行的,每天去检查进度。团队的合伙人是能够去盯员工的,系统的监督是需要时间的。你要相信很少的人也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不是靠人海战术。
4.激励。这件事情做完之后,你一定要给他一个说法。说这件事情做得好,或者这件事情做得不好。如果他做得不好,即使没有金钱上的惩罚,也要有口头上的批评。把团队的执行力提高,你反向激励他之后,他会有反应,让他知道自己的投入程度不够。
企业在初创阶段,产品没有人去做,作为 CEO,你需要自己去做。日常的工作给你的助手,在不得已的时候才自己去做。你要把团队带出来,把文化建立起来,不能总是把自己看作珍珠,自己要成为把那些珍珠串起来的线,可以顶上去,但是也可以退出来。
实用管理工具
1.复盘。在一项任务完成之后,负责人和执行员工要对这项任务进行评估,对过程、结果进行分析,并从中固化出一种方法,变成一个工具,然后不断去优化。如果这项任务没有做好就是教训,我们要去找解决方案,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去做,这样团队的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
2.沟通工具。你以为你说清楚了,员工也以为你说清楚了,但其实最好的结果往往不是这样,所以最好有一个工具,可以确定一下沟通的结果。在这个沟通工具中,要明确沟通对象、这周要沟通的事情、希望传达的信息、期望达到的沟通效果、沟通渠道、沟通时间、负责人。
你认为的要事可能和员工理解的不一样。因为你们站在不同的角度,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他理解的是这样,你理解的是那样。我们会发现管理并没有像外面说的那么高大上。虽然当前的管理是有漏洞的,但是你在做的时候,也是在筛选人才的过程。你招到一个曾在大公司做事的人,你会发现,他认为的做好和你认为的做好,标准差距是相当大的。所以,在管理过程中,要尽量把这种理解差距缩到最小,沟通工具和沟通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Q&A 小提示
1.发现有些合伙人跟不上进度,产品进度总是因为某一个人而跟不上,应该怎样让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坦诚地沟通是最好的。如果说你觉得简单地沟通就可以的话,可以私下沟通;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可以在合伙人都在的时候说出他做得不好。就事论事,不带有感情色彩。
2.工作的框架要让员工自己来做。作为 CEO,你需要花时间去培养他,宁可现在花时间,让他去做,帮助他成长,也不要拖到最后。也许这项工作对他来说挑战性比较大,那么,可以和他深入地沟通一下,告诉他你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你需要让他现在想出来方案,然后帮助他去梳理思路。这个人不一定能够在 5~10 年内给你很大的帮助,但是在锻炼多年之后,他就是行家里手了。创业团队要找到很牛的人是很难的,这样的人来得快,走得也快,花时间培养自己的团队才是根本。
3.和业务没有关系的,都需要去拒绝,拒绝的时候说得委婉一些。你要告诉他你需要的是什么。你可能现在最需要的是行业的客户,你可以直接坦诚地说。
做事情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有些需要去拒绝,有些可以让同事去做,你要把自己的时间安排一下。比如你的产品定位,你需要花大量时间好好考虑你要先去攻克哪些客户,要告诉别人你需要的是什么。把你的时间花在产品上,产品做好了,宣传自然就会有了,什么时候去宣传、曝光,自己考虑好时间节点。不要花费时间去做无效的工作。
4.以身作则,自己可以做到,但是团队很难做到。员工真的做不成,你怎么去激励他?感觉他总是达不到预期。怎样严格要求别人去做,总不能天天去说他?我们公司规定早上 9 点到晚上 9 点半上班,有些人晚上 8 点走,有些人到晚上 10 点才走。有些新员工并不自觉,自己早走了,该怎么处理?
你需要直接去告诉他,或者直接设置到薪酬里面,把自己考虑的问题设置在 30%的工资里面。工资可以有个浮动,根据他做得好和不好发放不同的工资。做得好的去鼓励一下;做得不好的,告诉他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可能你会觉得扣工资不忍心,因为大家开始的工资不是很高。但是如果不扣工资,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对于他来说做好做坏都一样,也是不好的。团队需要有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哪怕扣得很少,对他也是很重要的,你需要去考核他。否则过了三五年,他都是没有成长的。创业公司没有钱,没有品牌,有的人就耗在里面。因为你对他的要求比较低,所以他的成长会比较慢。一定要对他有激励,也允许他犯错误。
5.初创企业开除人的时候会有顾虑,会想这个举动会不会影响其他伙伴的情绪。开除人是自我管理的一课,人不起正向作用就会起反向作用。开除人之后也要对同事们有一个交代。不要指出这个人有什么问题,你需要说我们需要怎样的团队。其实同事之间的表现,大家都是很清楚的,你说完之后,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开除人对公司的影响不是很大,留下那些对业绩要求不高的人,反而对公司影响会很大。
另外,你需要给员工定下目前最现实的目标,如果某些员工的目标经常完不成,对团队的伤害也是很大的。业务指标的设置最好和业务流程接轨,可以去进行考核。回头复盘一下,让这种方式可以不断地改进,变得更加的细。从开始不知道怎样细致地规划业务,到后来不断地细化。这个方式一定要养成。如果现在这个阶段没有绩效考核,就要建立执行力文化,说到就一定要做到。
6.给实习生一些事情,他很快就做完了,还要想办法去给他分配别的事情,怎么处理?你可以给他安排一些常规性的事情,在事情做完之后,再让他去想他还可以做些什么,你要给他一些开放的空间,让他知道在工作之外,还能做什么。职场不是学校,没有天花板。你在一年的时间里可以做别人两年才能做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公司有三类人:第一类人,你交代给他任务,还需要盯着他完成。第二类人,你交代给他任务,他做完了。第三类人,你交代的事情,他不仅做完,还会去思考一些其他的事情,并付诸行动。
7.在以前的工作环境中,你告诉员工一个任务,他给你出方案。现在在公司,你给了他事情,但还要去盯着他,帮助他出谋划策,要怎样才能克服这种情况,怎样让员工成长?
要经常和员工交流,增进感情,帮助他提升能力。客观来说,开除员工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公司再大,就某一个员工而言,也不一定是他最好的选择。换个地方,他可能会过得更好。你需要考虑的是怎样做好业务,给跟着你的人有交代。
对于员工来讲,引导很重要,告诉他怎样去做。你交给他的事情,告诉他,他可以做到。你将这个逻辑提炼出来,让他有系统的思考,告诉他,你交给他做的事情是最基本的事情。比如产品销售得好,是因为什么,我们是在哪一点打动了我们的目标用户,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如果他清楚了,那就可以去带团队了,这就在于你的培养。豪华团队不一定能够做成,最终还是吃过苦的团队可以走出来。开始条件太好,抗风险的能力不是很强,很容易走向崩塌。
结合我们创办创客总部的经验,对于企业来说,自我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当时创业的时候,一开始按照大公司的做法,做了很多流程。后来想明白了,要找到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引导大家去做,有条件要做,没有条件也要去做。开始认为要招一个专业能力比较强的人,发现他只是在某一条件下专业能力比较强。现在招的人,是他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去工作的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891
- 上一篇:组建团队,创业从
- 下一篇:产品打磨,产品打磨(上)
阅读推荐
更多...- 询问:让你的客户心甘情愿地掏钱包「销售管理」 2023-03-02
- 「三个爸爸」微信活动直播,空气净化器30天销售额破万元 2023-01-25
- 不搞定团队你怎么做大 2023-10-08
- 了解把不同类型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性「销售技巧」 2023-03-02
- 「销售技巧」未成交的客户也是你的潜在客户 2023-02-28
- LBS定位:让企业离客户更近一步 2023-07-14
- 用户思维:消费者为什么买 2022-07-16
- 「抖商经验」选择合适的内容类型 2023-02-12
- (淘宝seo排名优化的方法之)标题设计,阅读量破10万的标题法则 2023-01-24
- 公众号运营人员的奖惩机制 2023-07-02
- 模式VS利润:揭秘互联网企业主流商业模式 2023-07-13
- 全民销售时代的到来 2023-03-04
- 好商业创意是很难被偷的! 2023-07-16
- 微信的商业价值与商业模式,2漂流瓶 2023-07-09
- 价格谈判:用好让价话术,让你赚得盆满钵满 2023-05-22
- 什么是顶级销售攻心术?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提高销售业绩 2023-05-21
- 传统行业如何做好微信营销 2023-07-12
- 订阅号运营的10大经典策略 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