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
原创一、创业基地运营管理模式
通过对创业基地三种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后,本文认为高校的创业基地的理想运营管理模式就是:整个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都要围绕「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这个中心点来进行的,实行学校主导、政府支持、校企合作的「三位一体」性运营管理模式。
高校创业基地运行的第一环节就是具有创业意向并且想锻炼自身的大学生递交进入创业基地的申请,创业基地会以执行一些简单项目为考核方式,通过考核的大学生就可以进入到创业基地成为其中的一员。
第二环节主要是创业基地中虚拟公司的运营管理。虚拟公司是在高校创业基地管理机构提供管理支撑的前提下建立的,虚拟公司虽然不是经过注册的法人实体,但是严格模仿真实企业运营机制。因此,各虚拟公司要完全按照企业的招聘流程来招聘「员工」,学生要通过招聘和聘用制进入虚拟公司。在虚拟公司中会设立管理层和不同的业务部门,其中,管理层包括 CEO、CFO,业务部门主要包括项目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等。虚拟公司内部实行自主管理,基地会为每个虚拟公司配置 3~4 名专门指导老师,负责管理和监督虚拟公司的运行。不同的虚拟公司拥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独特的管理风格,各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方法,虚拟公司的成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公司的各种活动。
创业基地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创业基地的实施效果,经过培训的大学生在毕业时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整个虚拟公司转化为真实的公司,投入市场运营;另一种就是创业团队成员选择就业或者自主创业,「虚拟公司」面临解散或者新的创业团队接手,继续经营。
二、创业基地功能定位
高校的创业基地是一个为大学生提供集教育、培训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平台,功能定位具体表现为:完善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孵化企业以及培养出具有创业能力的毕业生。
大学生创业基地有两个关键功能作用,即企业孵化和创业培训。创业培训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高校创业基地要为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指明方向。由于缺少创业经验,大学生的创业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以高校创业基地为平台帮助大学生明确未来的创业方向和了解创业的实质,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指导性导航。二是高校的创业基地要系统性的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思维能力,灵活机动的实现自主创业。
高校创业基地在确保大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创业所需要的具体能力的同时,将大学生创业的思维和能力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和成果,即「从学校到创业」,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现。
三、组织机构设置
首先,高校创业基地中将会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而且这些机构也要担负起相应的管理职责。
(一)管理委员会
管理委员会是创业基地的最高管理和决策机构,由学院领导、企业主管和知名的专家组成。主要管理职能包括:对创业基地进行宏观调控管理;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创业基地的相关部门进行人员配置;对基地中的相关项目进行最终审批。
(二)基地创业管理和指导中心
创业管理和指导中心设主任 1 名,副主任 3 名,其他成员主要是高校老师,中心的老师都是有过校外兼职经验的,并且他们在任职期间会继续在校外的企业中进行兼职活动。同时,也要聘请有实际管理经验的,最好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作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的辅助师资,从而构建出专家型和企业型相结合的创业指导和管理团队。
(三)其他部门
基地创业管理和指导中心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指导部」「项目部」「人力资源部」「综合部」「信息部」等相关下属职能部门。
指导部:学生创业指导咨询办公室:在创业方面存在问题的大学生可以在这里提出疑问,获得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项目部:项目评审办公室:负责组织专家和企业家形成「项目评估委员会」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评审,最终通过评审的项目会获得评审办公室颁发的「入基地许可证」。项目考核办公室:负责组织项目考核小组,制定考核计划,对各办公室、项目进度和项目团队进行考核。
行政管理办公室:负责基地内相关的行政方面的事务。
税务管理办公室:负责办理基地内项目的税务登记、税款征收和发票管理等。
工商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办理基地内项目的登记、变更和注销,同时进行日常监督管理,规范市场。
质量技术监督办公室:主要负责创业基地内企业和产品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同时做好质量认证工作。
审计办公室:负责对创业基地内管理委员会和下属相关部门的资金使用效益情况以及财务收支进行审查。
人力资源部:一个职责就是负责高校创业基地内人员的进出工作,即负责组织招聘会和解聘程序等相关工作,包括管理者、指导老师和学生;另一个职责就是负责绩效评价工作,由一个专门的绩效评价小组来执行。
信息部:主要负责基地信息平台的建设与运营管理,包括人员录入、信息发布、在线交流等。
(四)创业基地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信仰、经验、价值观、处世态度、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空间观念、社会角色、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得的。高校创业基地的文化建设指的是基地内的全体成员在共同工作中形成的比较一致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是全体人员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敬业精神。创业基地的文化建设是沿着创业基地的发展脉络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业基地内涵建设的内容之一。重视和加强创业基地文化建设可以为创业基地营造良好的文化教学环境,提高师生的岗位业务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搞好民办创业基地文化建设可以发挥基地文化功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助于创业基地的有效管理和高效运行,符合高校实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走向创业者的转变的需要。
目前,创业基地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不尽人意,原因之一就是学校过于注重创业基地硬件方面的建设而忽视了创业基地的文化建设。高校创业基地的文化建设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部分组成,它们互相影响并融合成一体,共同作用于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对外形成高校创业基地的社会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对内则影响基地中的管理者和成员形成共同的信念。继承和创新是高校创新基地文化发展的源泉,创业基地的文化建设要在继承前任经验、总结自身经验和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形成「鼓励竞争、倡导合作、允许冒险、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高校创业基地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如下:
1.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高校创业基地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是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的先决条件与重要保障,一般包括基地内建筑设施及其内部布局、装饰等方面。
物质文化建设是一种「显性文化」建设,因而,创业基地的物质文化建设要求基地内的环境具备真实性,即创业基地要为学生提供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建立虚拟业务,让学生感觉就像是在企业中工作一样。
(1)建筑与设施
高校创业基地建筑的内部结构要有利于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环境要求,建筑造型和色彩搭配要同服务对象的岗位相适应,做到建筑的艺术性和功能性可以反映创业基地独特的人文情怀和创业氛围。为了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行和创业成果的高校产出,创业基地必须有过硬的软硬件条件以及技术支撑和信息平台。硬件设备包括办公桌椅、电脑以及相关的仪器等,软件设备包括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数据、文献等。加强不同创业项目部间的资源共享,包括物质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共享,也包括信息、数据等方面的共享,进而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2)装饰与布局
创业基地内的装饰与办公设备的合理布局,在形成一种浓厚的创业氛围的同时要满足创业实践的需要。可以在室内墙壁、走廊等地方布置与创业相关的名人名言、基地的历史历程、校友风采等,通过室内恰如其分的装饰,包括操作规程介绍、安全警示、励志用语等传授给学生们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并且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和企业文化氛围,这样不仅使得基地内的学生通过视觉和身心感受来自觉遵守创业基地的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而且可以激发指导老师的热情,使其在创业实践指导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好创业基地内大学生的实践工作。还可以在室外设立专门的展览区,展示基地内优秀创业项目、规章制度、师生的成就、创业成果等。
2.精神文化建设
创业基地的精神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凝聚着基地内全体人员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理想信念、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等,是创业基地文化建设的「上层建筑」。创业基地精神文化的建设,反映着全体人员共同的价值选择,在成员间形成一股凝聚力,提高创业团队的团结性,指引他们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显然,精神文化建设是一种以隐性为主的文化建设,是由学风、室风、教风和人际关系体现出来的文化建设内涵,因此,高校创业基地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建设要求健全管理制度、确保落实安全规范、加强成员行为规范和引入企业文化。
3.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指的是创业基地制度的规范与实施,创业基地制度的制定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形成一种规范、积极向上和友爱团结的管理制度。在健全管理制度方面,为了使创业项目流程更加规范、设备使用效率提高和确保基地内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基地管理者要根据创业基地中的项目管理和与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规范的管理制度,从而提高师生参与到创业基地运营管理中的自觉性,进而实现科学管理、执行到位。制度应具有人性化、严肃性和权威性三个特点,而不是成为流于形式的空泛口号。加强创业基地管理制度建设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而使师生在制度文化的氛围中逐步培养创业思维和锻炼创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确保安全规范的落实就是做到「标志到位,责任到人,广泛宣传」。
4.安全规范文化建设
「安全规范文化」建设是创业基地教学和创业实践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也是构建平安校园和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首先,「标志到位」是指高校创业基地内的各项安全标志、紧急通道示意图和安全出口等应该置于醒目的位置;「责任到人」指的是相关安全负责人要对各种设备进行使用前和使用后的检查,确保学生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设备缺陷造成人身伤亡;「广泛宣传」指的是相关人员要利用基地的信息平台、宣传橱窗和张贴安全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确保基地内全体人员的人身安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保证创业基地内的各项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加强行为规范就是指从学生、教师和管理这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学生要按照企业员工着装要求统一定制服装,并且遵循企业工作流程规范去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从不同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和指导;在管理上以企业管理标准为模板,规范创业基地内的工作流程,同时也可以引入企业中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来鞭策学生全面地向企业员工靠近、转变。
高校创业基地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实现同企业文化的对接工作。可以仿真企业的建筑风格、内部装饰和布局;可以将优秀的企业制度文化引入到创业基地中区,使得创业基地的整体氛围更加接近企业环境。
(五)创业基地信息平台
高校创业基地信息平台是创业基地的在线运营管理方式,信息平台的建设增加了创业基地管理的现代化和高科技化,也是高校创业基地对外宣传和吸引企业的一个窗口。通过信息平台高校大学生、老师和创业企业会员可以直接了解创业基地的信息,同时也便于管理者对基地成员进行统一管理。一般来说,创业基地信息平台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创业基地内相关企业的资料保存和更新、创业信息的发布、创业项目申请、创业交流等方面。
信息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由创业基地信息部负责,而且只有内部管理员有权限来发布信息、添加删除修改用户、更新信息等。用户注册和登录:为了确保对整个创业基地进行全面的管理,通过考核进入到创业基地的成员首先要进行用户注册。用户注册是按照学生、管理者(包括指导老师)和企业来划分的,同样的,用户登录也是分为三个登录系统,同时需要身份验证。登录系统后可以查看与自身相关信息,而其他人是看不到,这些信息包括项目信息、绩效考评信息等。项目申请:项目申请一方面是指高校内大学生通过参加创业大赛编写出优秀的、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申请;另一方面是指虚拟公司内的创业团队成员共同想出来的创业计划。这些项目可以直接交到基地创业管理和指导中心的项目部,或者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来进行申请。在线咨询交流:在线咨询交流包括在线咨询服务、指导和互相交流经验等服务,信息平台的在线交流模块实现创业经验的交换、创业项目的信息交流等。信息发布:由信息部负责将创业信息置于网页重要或者显眼的位置,并做好信息分类,可以分为「学生通知」「创业信息」「职工通知」三个板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058
- 上一篇:云创业平台下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构想与实践
- 下一篇:创业团队的组建和激励机制
阅读推荐
更多...- 草根创业时不我待 2023-10-08
- 典型创业案例分析 2024-02-12
- 销售经理必备知识:产品、技巧、人际关系和场景,100%保证:这些技巧让您的销售业绩翻倍 2023-05-19
- 金克拉:克服销售中的胆怯 2023-03-24
- 坚持内容正面导向——多关注抖音热搜 2023-10-22
- 销售其实有心机:销售中不可不用的心理学诡计 2023-03-08
- 嫩妈创业:做微信「哺乳顾问」 2023-07-14
- 「创业经验」「微」开发第五步——广而告之,传播服务 2024-01-20
- 设计好调查问卷来分析当下的网络营销环境,为决策做出依据 2022-06-30
- 遇到顾客冲你发火,如何快速解决,减少负面影响呢?送你 4 招 2023-05-22
- 企业微信运营的准则、要素、策略和技巧,正确认识订阅号和服务号 2023-07-09
- 用「饥饿营销」刺激叛逆型顾客的需求——销售技巧 2023-03-04
- 我们帮客户购买的,一定是他最需要的产品「销售技巧」 2023-03-04
-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技术-项目介绍 2023-07-15
-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销售技巧 2023-03-04
- 不给客户犹豫的机会,教你两招成交 2023-05-22
- 为什么说销售要成为情商的代言人?轻松实现您的销售目标 2023-05-21
- 微信,一个能改变生活方式的产品 202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