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投资最考验耐心和专业性
原创■ 吴跃鹏(安龙基金投资总监)
安龙基金属于中国科学院体系里的一只基金,主要投资方向是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生命科学。一期基金规模是三亿元人民币,截至 2017 年已投了十四五个项目,目前在医药和器械两个领域投的多一些,医疗服务和生命科学领域出手比较谨慎,因为可选标的没有前两个多,风险大一些。
医药投资金额大,见效慢,周期长,监管多,成功率低,平均周期是十几年,但一旦成功,回报也很高,所以做医药投资,很少有投资方会从头跟到尾。不同体量的基金或产业机构关注的阶段不一样,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江湖和玩家,项目越早期,风险越大,对专业性要求越高,所以医疗领域早期基金并不多。
安龙基金在医疗器械领域比较看好三个方向:一是可以进入医院的诊断类器械;二是和人工智能结合的医疗器械;三是高端器械的国产化替代。其中,国产化替代是大方向,那些在国外有对标产品但国产化还不是很强的医疗器械,都是安龙基金重点看好的对象。至于某些在科研方面特别先进的国内项目,如果国外没有对标产品,安龙基金会稍显谨慎一些。欧美在医疗器械方面处于领先位置,如果有对标产品,安龙基金在做判断时就会节省大量精力和时间。另外,由于受基金规模限制,诸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核磁共振之类的大型器械,安龙基金看得比较少,家用医疗器械也看得少。
医疗器械行业很多项目的特点是:从研发到临床,再到最后商业化,周期较长(比医药的周期短一些)。若是看好某个方向或领域,安龙基金会把资源集中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公司进行孵化。这种方式虽然比较耗费精力,但相对靠谱很多,安龙医养、科辉创新、安龙脉德等公司都属于这种类型。
基因测序: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当下生命科学如基因测序等项目估值普遍偏高。具备第三方基因检测资质的公司有两三百个,但是市场容量并没有那么大,于是就产生了泡沫。行业发展的大方向上没有问题,但是精准医疗、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医疗检测等项目都需要资本的支持。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发展的节奏,而这个行业需要的是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领域,疾病诊断治疗领域,医药、生物合成、酶、蛋白甚至是微生物领域等综合学科的整体发展。另外,市场接受度与医院、医生及病人的认可度的培养都需要时间。
基因测序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最终能跑出来的项目,一定是那些掌握了核心技术、有市场能力、在方向选择上契合了医疗本身真实需求的项目。另外,基因测序上下游还有很多细分领域可以布局,比如基因文库制备、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生物酶制备、生物医药产业链前端及后端、基因大数据解读等。
医疗影像与人工智能结合,场景是关键
我之前投资过一个名为「连心医疗」的项目,这是一个医疗影像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云平台,刚开始项目很难盈利,后来找到了一个场景,切入到医院的放射科中,利用平台上的软件、人工智能和算法帮助医生做诊疗、诊断和辅助治疗。医院和医生愿意买单,平台有了现金流和收入,项目才算是真正落地。
这个项目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在找安龙基金融资之前,连心医疗已经与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几家大型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安龙基金当时正在研究这种影像和诊断,同时也发现其存在很多问题,在和项目创始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该项目正好有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再通过与医院及医生的交流,我发现这些方法是可行的,便决定投资。安龙基金投的时候这个项目还没有那么热,在安龙基金进去之后,好多人便开始抢,所以这个项目的下一轮融资也就容易了。
投资人比的是「擦一擦」的功力
我本科读的是电子部的部属院校,学的是数学,毕业后去了电子部,在国企和外企都待过。巧合的是,我工作过的很多企业,后来都上市了,有人打趣说,我是企业上市的「福星」。
我在企业做管理时就喜欢做些分析、判断和研究的工作,做投资则是对投资人脑力和体力的考验,要观察行业、市场和场景,要考察创业团队、产品、客户和政策,投资能不能成功,最后还得加上一些运气。
在任何领域,投资人都不可能比创业者还专业。创业者长期在一线搏杀,他们才是真正有水平的人。投资人需要具备的是前瞻性和一定的知识广度,而不是在一个点上使劲钻研。
医疗行业创业者的普遍特点是海归多、学历高、年龄大,三十岁以内的少,四五十岁的居多。医药研发创业者大多数都是博士,毕业时都将近三十岁,然后在大药厂工作十几年,晋升到一定位置,再出来创业时可能便有五十来岁了。
医疗项目创业不一定要天天加班,创业考验的是韧劲,因为它的成长周期较长,做临床实验等必须有量的积累。医疗领域投资和别的领域投资风格也不一样,它更考验投资人的耐心和专业性,要更加谨慎,不适合太张扬。
我与项目创始人接触,首先会看他的精气神。聊着聊着就无精打采的创始人,肯定是不行的。投资人是给项目送钱的,创始人连投资人都不尊重,还会尊重项目的客户和供应商吗?
我一年要接触几百个项目,各种类型的创始人都见过,曾有无精打采的,有不耐烦的,还有跟投资人争执起来的。我欣赏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在融资过程中要有激情、懂进退、胸襟宽广,怀揣共赢心态和进取精神。
众多项目里,能跑出来的未必就是一眼看上去闪闪发光的项目,金子表面上常常蒙着一层污垢,擦一擦才能见到光亮,投资人比的就是「擦一擦」的功力。这种功力主要靠经验积累。投资人的成长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一开始是看什么项目都不错,然后是看什么项目都不行,最后才进入了项目识别的成熟期,能看出有的项目行,有的项目不行,能做到慧眼识珠。
运作一只基金也是如此,投资人总是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方法论。我现在经常对自己投过的案子、基金投过的案子和别人投过的案子进行复盘,对自己两三年前的看法、判断进行验证或总结,这其中能产生很多感触和收获。
吴跃鹏 安龙基金投资总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215
- 上一篇: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就是要帮好人挣钱
- 下一篇:互联网投资趋势下的教育风口
阅读推荐
更多...- 移动互联网营销要注意用户口碑 2022-07-25
- 知道人都好什么?怕什么?你就可以轻松影响你的客户! 2023-05-22
- 分析损失,向客户说明「不买」的遗憾「销售技巧」 2023-03-04
- 莫名失败:犯忌,浅薄,误事,你中了哪个?[销售秘籍建议收藏] 2023-05-22
- 互联网创业的特点和优势 2024-02-12
- 医疗美容行业:避开那些盲目的变美要求,变美的预期在哪里? 2023-05-22
- 微网站的市场价值 2023-07-11
- 阿里铁军的「晚分享」机制「销售技巧」 2023-03-01
- 温斯顿·丘吉尔评估表「销售技巧」 2023-03-02
- 邮件策略:帮你创造 30% 业绩的邮件营销模式 2023-05-22
- 新媒体营销的内涵,特征是什么呢? 2023-08-26
- 好感度:你能给人带来欢乐吗「销售管理」 2023-03-02
- 掌握这 5 种技巧,让你的客户不再被人挖走,愿意长期和你合作 2023-05-22
- 有底线地让步,让彼此都觉得舒服,提升销售业绩 2023-04-14
- 你不一定要让客户占便宜,但要给他占便宜的感觉「销售技巧」 2023-03-04
- 旅游行业优秀微信运营推荐示例 2023-07-09
- 对等关系:你的形象价值百万[销售秘籍建议收藏] 2023-05-22
- 构建创意产业集聚平台,让创意与市场无缝对接 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