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风投的钱去哪儿了?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10-08 20:49:23 热度: 225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813 字 阅读需要 3 分钟
创业者花费在寻找投资上的时间较多,而在赚钱上花的时间却较少。创业者一般在初期资金的花费上没有很好的计划。为了更好地决定短期和长期资金的需求。

创业者花费在寻找投资上的时间较多,而在赚钱上花的时间却较少。创业者一般在初期资金的花费上没有很好的计划。为了更好地决定短期和长期资金的需求,必需制订精确的财务估测。这些估测应考虑以下几点。

① 即时资金需求(需支付的费用);

② 研究和开发(估计,并乘以 2);

③ 购买固定资产(必需的设备等存货底价预计,必需的原材料);

④ 运转资金需求(工资,到期支付等);

⑤ 市场渗透(现金流何时启动)。

现金流模型是决定资金需求的最好的工具,不要过分乐观或过分保守。把握影响对行业下跌(或成本、价格突变等)预计的因素,和第三方、财务顾问、会计、产业顾问、已退休的经理密切合作,不要坐井观天。现金流模型在第一年中应按月计算,在之后的四年中应按季度计算。

对于企业来说,掌握大量的资金固然有好处,但同时也存在不少弊端。

(1)增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企业募集的资金,必须通过投资产生收益,才能得到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认同,如果企业募集的资金量超过了实际资金需求量,那么就会存在一笔闲置资金无法通过项目投资产生收益,从而增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2)阻碍了优化资源配置的进行

如果本来企业募资计划所投项目不需要那么多的资金,而企业为了募集更多的现金而私自人为扩大了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量。这样的做法从资本市场来看是降低了资本收益率,从而使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无法产生最佳效果。

(3)可能增加企业投资的盲目性

当企业募集的现金超过了招股说明书所述投资项目的实际资金需求时,企业就会想方设法将闲置资金利用起来使其产生效益。于是便产生了现在资本市场上常见的企业「投资饥渴症」。因为是脱离自身主营业务而进行的投资,企业的投资容易产生盲目性。

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让过多的募集资金产生高收益,于是找到证券公司做资产委托管理,通过证券市场获取收益。这种做法既违反了证监会的规定,同时也有悖于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的初衷,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