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3第三条:学会传播自己
原创且不谈微信微博,写博客是不是自媒体?在 QQ 空间发表文章是不是自媒体?在知乎写一个高赞的回答是不是自媒体?在天涯莲蓬鬼话写鬼怪文章是不是自媒体?在百度李毅吧直播自己的一天是不是自媒体?在人人网炒红一个相册是不是自媒体?在豆瓣上写一个影评是不是自媒体?
这些都是自媒体,只是发表的渠道不同,而选择发布渠道其实就是选择读者。
所以你需要知道博客、QQ 空间、人人网、天涯、百度贴吧、知乎这些地方究竟是哪些人在玩、在看、在用。可以说渠道不对,文章白费。一篇《读起来微微心疼的句子(看到哪一句你哭了)》发布在 QQ 空间,可能转发上万,发布在知乎可能恶评如潮加被折叠。
因此,自媒体要明确好自己的内容传播渠道,哪里是你的目标用户,你就要在哪里发出声音。这就需要锻炼自己的「网感」。
如果你的目标读者是中小学生,那么 QQ 空间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你的目标读者是大学生,那么人人网、贴吧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的目标读者已经工作,那么知乎、豆瓣、天涯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还有很多更小众更细分的用户聚集地,例如你是一个评车的自媒体,那么汽车之家等网站非去不可;如果你是一个股评的自媒体,那么或许应该在雪球财经和东方财富网的股吧中混个脸熟。
合理的自我优势展现我们在前文公众号和微商中,都提到了头像、昵称、签名的设置。自媒体的设置也毫不例外。这些都是陌生用户对自媒体的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中,第一印象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起点,被称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尤其对自媒体而言,突出的是个人,因此自媒体更需要有百度百科、微博认证等第三方权威机构给自己贴上标签,而这些标签能够让用户迅速了解自媒体的大概情况。
我们看一下 FGC 创始人马雨霖的标签,如图 5-6 所示。

图 5-6
她是微博上的@七月青雨,90 后,文艺杂志《New Younger》专栏作者,《杨澜访谈录特别节目——人生相对论》特约撰稿人,被粉丝称为北大女神。很多情感博主并不与粉丝过多互动,而她为粉丝建立了封闭的强关系女性社交圈,垂直并持续维护。
其中「北大女神」「特约撰稿人」「专栏作者」等关键词标签格调非常高,足以让一般读者好奇和仰慕。
因此,自媒体一定为自己贴上合适的标签,标签就是让潜在读者以最短的时间成本识别你。
迅速在所在领域占领用户心智一个消费者,在某个领域的记忆不会超过三个,一提起凉茶,大多数人只能想到两个,一提起可乐,大多数人也只能想到两个。
所以,一提起微信营销,你可能回想起几位老师,那是因为长期传播,这些老师占据了你对微信营销的认识。
自媒体的领域如此之大,并不是非要在互联网科技领域才能做好,很多领域都是空白的。
你知道几个传授美食做法的自媒体?
你知道几个传授育婴知识的自媒体?
你知道几个讲授汽车养护的自媒体?
你知道几个传授 PPT 技巧的自媒体?
你知道几个推荐淘宝新奇产品的自媒体?
你知道几个排解心理问题的自媒体?
……
其实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而以上每一个知识领域,又和我们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存在大量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每一个没有满足的用户需求,对自媒体来说就是一次抢占用户心智的机会,此时专业技能反而下降到第二位,而在这个时间窗口期抢占用户心智成为该领域自媒体的首要工作。
抢占用户在该领域心智的最好方法,就是给自己贴上「×× 领域第一人」的标签,我们用百度搜索关键词「自媒体第一人」,结果如图 5-7 所示。
尽管被称为「第一人」的有好几个人,但是他们在各自的圈子里占领了顾客心智。那么餐饮自媒体第一人是谁?汽车选购自媒体第一人是谁?PPT 知识学习第一人是谁?物流行业自媒体第一人是谁?如果你不知道,说明这些领域充满机会!努力地把自己和这个行业挂钩,在大众心中成为这个行业的代言人,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图 5-7
对于自媒体来说,像贴吧、豆瓣等个性鲜明的网络渠道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用户关注程度有限,因为用户无法全天在这些渠道停留,毕竟一天 24 小时刷贴吧、刷豆瓣的用户很少,因此导致自媒体文章的作者和该渠道读者的关系比较脆弱。仅仅在渠道网站内通过加好友或加关注等方式保持联系的情况下,自媒体无法与读者做到强关系连接。
也正因为如此,微信的平台性和包容性的好处尤为凸显,在人人都有微信的时代,无论豆瓣用户还是贴吧用户,都会有自己的微信号,所以,尽量把读者往自己的微信个人号导入。
之所以不用微信公众号,因为用户是追随自媒体个人而切换到微信平台的,微信公众号的官方感和正式感很强,相对个人号来说比较生硬,所以此时不建议用微信公众号来导入粉丝。
总的来说,整个流程就是在目标用户常去的网站通过文章等形式吸引目标用户,再把用户吸引到个人微信,形成与粉丝的强关系连接。
当其他渠道的读者粉丝都逐渐吸引到微信个人号之后,自媒体人士的最新文章就能以最大效率传播向读者,微信的实时性也可拉近读者与自媒体之间沟通的距离,毕竟在知乎、在天涯、在豆瓣发评论和私信的回复时效性比较差,自然读者的用户体验也比较差。
近距离的沟通,无疑能有效提高用户体验。通过微信平台上再进行二次传播,可以让自媒体获得更多的曝光率。自媒体人士把粉丝集中在微信互动,能迅速提升沟通效果,也让自媒体更有真实感。而真实感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多的信任感和感性的认知。
知识的传递是理性的,而自媒体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是感性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感性认知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理性认知。这也是很多自媒体人写得很专业,但是在社交互动方面表现平平,因此始终红不起的原因,毕竟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
话题性有话题性的自媒体传播速度惊人。
反差越大的事情就越有话题性。而话题就是标签的碰撞!一个人身上的两个标签差异越大,话题性就越强。
90 后女大学生毕业卖性用品,是不是很有话题性?于是马佳佳红了。因为「90 后」和「女大学生」的标签,碰撞了「卖性用品」的标签,甚至在某些场合成为「90 后」的代言人。
北大毕业卖猪肉就是话题,中专生毕业卖猪肉就没有话题性。60 后向 90 后求婚成功就是话题(图 5-8)。

图 5-8
而 90 后求婚,可能被警察带走才叫话题(图 5-9)。

图 5-9
有话题也要上,没有话题创造话题也要上。自媒体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话题性,或者在某个热点中跳出来,争议越大,知名度传播得越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微商高手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3780
- 上一篇:「微商」.2第二条:文笔功底好
- 下一篇:「微商」.1江郎才尽
阅读推荐
更多...- 怎样使用软文关键词引起注意。关键词两大原则及四种类型 2022-04-22
- 「微商经验」零售 2023-02-12
- 实体微商的常见模式 2023-02-04
- 「微商经验」遵守规则思维 2023-02-16
- 「微商之实战」产品运营概述 2022-04-14
- 「微商经验」元首能叫王二狗? 2023-02-12
- 「微商经验」循循善诱,引导客户自己做出选择 2023-02-13
- 微商怎样利用图片吸引粉丝 2020-06-23
- 「微商经验」做好代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3-02-12
- 微商做好朋友全客服分类,让业绩提升10倍 2022-07-11
- 对微店的认识 2024-02-12
- 软文营销对企业和个人的「神助攻」 2022-04-23
- 微商如何实现服务品牌化 2022-07-14
- 做微商成交的重要因素是什么?让客户成交的方法 2021-08-27
- 微商选团队之正能量:好的团队充满正能量 2022-04-06
- 微信群营销的四步曲 2023-01-02
- 人人湘:一家没有服务员和收银员的餐饮O企业 2024-02-07
- (微商经验)实体微商的常见模式 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