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如何开始做自媒体
原创自媒体人人都可以做,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好自媒体。
微信公众号、微商、微信自媒体这三种微信营销方式,从难度上划分,微信自媒体的难度无疑是最大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商只需要做好自己,而微信自媒体在做好自己的同时,更需要不断为读者输出价值。
在传播内容上,我们可以把自媒体分成三类。
1.信息的中介
作为信息的中介,常规的新闻信息不足以满足读者,一般是业内传播各种小道消息和爆料为主,类似明星出轨娱乐八卦、苹果下一代产品资料等,都是从这个类型的自媒体曝光的。
2.信息的解读者
作为信息的解读者,需要在该行业内有自己独特的领悟。
3.信息的发源点
热点的发源地,「元芳你怎么看?」「撕逼大战」「土豪求包养」等热词通常是从一些知名自媒体发酵酝酿的。
因此,以下六条特质是自媒体的必修课。
第一条:专业基础过硬自媒体,无论是哪个领域,需要过硬的专业基础和实践知识。
如果你化妆有心得,你可以用自媒体的形式教别人如何化妆。
如果你烧菜烧得好,你可以用自媒体的形式教别人如何烧菜。
如果你 PPT 做得好,你可以用自媒体的形式教别人如何制作 PPT。
如果你 PS 玩得好,你可以用自媒体的形式教别人如何设计。
如果你微商做得好,你可以用自媒体的形式教别人如何做微商。
做好自媒体最重要的条件是,你在该领域专业过硬,肚子里面有干货。自媒体存在的意义就是生产价值,在很多领域司空见惯的小问题,可能对普通用户就是难以逾越的大障碍。
对于新兴领域,其实很多人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就像微信流行不过短短两三年,微商兴起也仅仅短短一年多时间,哪里有什么专业课程学习?无非都是微信营销的先行者自我总结经验的传播。
很多新领域的实践者,学到一招半式之后,往往还会敝帚自珍,害怕被别人偷学过去,其实传递专业知识本身就是一场价值的传播,收获的远远大于付出。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无论学到多少自媒体技巧,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所要做的自媒体都是空中楼阁。
第二条:文笔功底好落难书生偶遇千金小姐几乎是古代小说里永恒的主题,例如《西厢记》,以及《聊斋志异》中的《画皮》等。很明显,因为当时的作者和读者大都是书生,需要有相应的精神读物满足自己,所以读者和作者往往通过这样的题材在书中满足自我。而现在的网络小说的主角,往往是学校里备受欺负的穷学生,又或者是不小心被霸道总裁看上的平民女孩,这些网络作品的作者和读者的群体属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读者有什么样的需求,就需要有相应的作者来满足。
电商、微商等新兴领域的从业人口如此庞大,自然需要有自己的群体代言人,这时候相关的自媒体人士,自然横空出世。
作为微信自媒体,光有干货还不足以创造价值,还需要有优秀的文笔来传播价值,从而产生价值。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因为文笔普通,无法有效地传播自我价值。
而提升自己的文笔,别无他法,唯有不断地学习总结与练习,去捕捉工作中的细节。只有实际干过相关工作,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真情实感,所以好文笔既要有实际工作经验,又要有足够的文字功底。
文字功底是无法速成的,不过自媒体人士完全可以通过不断练笔来提升自己的文采。例如 FGC 女性成长社区创办者马雨霖,在创办社区之前她就写过很多生活心得感悟,这也为她现在写出多篇热门文章打下了基础,如图 5-5 所示。

图 5-5
没有天生的作者,只有后天的不断练习。不过不用苛求完美,有 99% 的人只会看文章,而只有 1% 的人会去写文章,从你下笔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击败了 99% 的用户。
第三条:学会传播自己5.2.3.1 选择适合的文章发布渠道
且不谈微信微博,写博客是不是自媒体?在 QQ 空间发表文章是不是自媒体?在知乎写一个高赞的回答是不是自媒体?在天涯莲蓬鬼话写鬼怪文章是不是自媒体?在百度李毅吧直播自己的一天是不是自媒体?在人人网炒红一个相册是不是自媒体?在豆瓣上写一个影评是不是自媒体?
这些都是自媒体,只是发表的渠道不同,而选择发布渠道其实就是选择读者。
所以你需要知道博客、QQ 空间、人人网、天涯、百度贴吧、知乎这些地方究竟是哪些人在玩、在看、在用。可以说渠道不对,文章白费。一篇《读起来微微心疼的句子(看到哪一句你哭了)》发布在 QQ 空间,可能转发上万,发布在知乎可能恶评如潮加被折叠。
因此,自媒体要明确好自己的内容传播渠道,哪里是你的目标用户,你就要在哪里发出声音。这就需要锻炼自己的「网感」。
如果你的目标读者是中小学生,那么 QQ 空间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你的目标读者是大学生,那么人人网、贴吧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的目标读者已经工作,那么知乎、豆瓣、天涯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还有很多更小众更细分的用户聚集地,例如你是一个评车的自媒体,那么汽车之家等网站非去不可;如果你是一个股评的自媒体,那么或许应该在雪球财经和东方财富网的股吧中混个脸熟。
5.2.3.2 合理的自我优势展现
我们在前文公众号和微商中,都提到了头像、昵称、签名的设置。自媒体的设置也毫不例外。这些都是陌生用户对自媒体的第一印象,在心理学中,第一印象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起点,被称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尤其对自媒体而言,突出的是个人,因此自媒体更需要有百度百科、微博认证等第三方权威机构给自己贴上标签,而这些标签能够让用户迅速了解自媒体的大概情况。
我们看一下 FGC 创始人马雨霖的标签,如图 5-6 所示。

图 5-6
她是微博上的@七月青雨,90 后,文艺杂志《New Younger》专栏作者,《杨澜访谈录特别节目——人生相对论》特约撰稿人,被粉丝称为北大女神。很多情感博主并不与粉丝过多互动,而她为粉丝建立了封闭的强关系女性社交圈,垂直并持续维护。
其中「北大女神」「特约撰稿人」「专栏作者」等关键词标签格调非常高,足以让一般读者好奇和仰慕。
因此,自媒体一定为自己贴上合适的标签,标签就是让潜在读者以最短的时间成本识别你。
5.2.3.3 迅速在所在领域占领用户心智
一个消费者,在某个领域的记忆不会超过三个,一提起凉茶,大多数人只能想到两个,一提起可乐,大多数人也只能想到两个。
所以,一提起微信营销,你可能回想起几位老师,那是因为长期传播,这些老师占据了你对微信营销的认识。
自媒体的领域如此之大,并不是非要在互联网科技领域才能做好,很多领域都是空白的。
你知道几个传授美食做法的自媒体?
你知道几个传授育婴知识的自媒体?
你知道几个讲授汽车养护的自媒体?
你知道几个传授 PPT 技巧的自媒体?
你知道几个推荐淘宝新奇产品的自媒体?
你知道几个排解心理问题的自媒体?
……
其实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而以上每一个知识领域,又和我们自身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存在大量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每一个没有满足的用户需求,对自媒体来说就是一次抢占用户心智的机会,此时专业技能反而下降到第二位,而在这个时间窗口期抢占用户心智成为该领域自媒体的首要工作。
抢占用户在该领域心智的最好方法,就是给自己贴上「×× 领域第一人」的标签,我们用百度搜索关键词「自媒体第一人」,结果如图 5-7 所示。
尽管被称为「第一人」的有好几个人,但是他们在各自的圈子里占领了顾客心智。那么餐饮自媒体第一人是谁?汽车选购自媒体第一人是谁?PPT 知识学习第一人是谁?物流行业自媒体第一人是谁?如果你不知道,说明这些领域充满机会!努力地把自己和这个行业挂钩,在大众心中成为这个行业的代言人,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图 5-7
5.2.3.4 利用微信把粉丝弱关系变成强关系
对于自媒体来说,像贴吧、豆瓣等个性鲜明的网络渠道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用户关注程度有限,因为用户无法全天在这些渠道停留,毕竟一天 24 小时刷贴吧、刷豆瓣的用户很少,因此导致自媒体文章的作者和该渠道读者的关系比较脆弱。仅仅在渠道网站内通过加好友或加关注等方式保持联系的情况下,自媒体无法与读者做到强关系连接。
也正因为如此,微信的平台性和包容性的好处尤为凸显,在人人都有微信的时代,无论豆瓣用户还是贴吧用户,都会有自己的微信号,所以,尽量把读者往自己的微信个人号导入。
之所以不用微信公众号,因为用户是追随自媒体个人而切换到微信平台的,微信公众号的官方感和正式感很强,相对个人号来说比较生硬,所以此时不建议用微信公众号来导入粉丝。
总的来说,整个流程就是在目标用户常去的网站通过文章等形式吸引目标用户,再把用户吸引到个人微信,形成与粉丝的强关系连接。
当其他渠道的读者粉丝都逐渐吸引到微信个人号之后,自媒体人士的最新文章就能以最大效率传播向读者,微信的实时性也可拉近读者与自媒体之间沟通的距离,毕竟在知乎、在天涯、在豆瓣发评论和私信的回复时效性比较差,自然读者的用户体验也比较差。
近距离的沟通,无疑能有效提高用户体验。通过微信平台上再进行二次传播,可以让自媒体获得更多的曝光率。自媒体人士把粉丝集中在微信互动,能迅速提升沟通效果,也让自媒体更有真实感。而真实感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多的信任感和感性的认知。
知识的传递是理性的,而自媒体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是感性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感性认知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理性认知。这也是很多自媒体人写得很专业,但是在社交互动方面表现平平,因此始终红不起的原因,毕竟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
5.2.3.5 话题性
有话题性的自媒体传播速度惊人。
反差越大的事情就越有话题性。而话题就是标签的碰撞!一个人身上的两个标签差异越大,话题性就越强。
90 后女大学生毕业卖性用品,是不是很有话题性?于是马佳佳红了。因为「90 后」和「女大学生」的标签,碰撞了「卖性用品」的标签,甚至在某些场合成为「90 后」的代言人。
北大毕业卖猪肉就是话题,中专生毕业卖猪肉就没有话题性。60 后向 90 后求婚成功就是话题(图 5-8)。

图 5-8
而 90 后求婚,可能被警察带走才叫话题(图 5-9)。

图 5-9
有话题也要上,没有话题创造话题也要上。自媒体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话题性,或者在某个热点中跳出来,争议越大,知名度传播得越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8222
- 上一篇:微商做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差异
- 下一篇:自媒体们最大的致命点是什么
阅读推荐
更多...- 「微商经验」写好微信内容的技巧 2023-02-12
- 跨境微商的三大商业模式:M2C模式+B2C模式+C2C模式 2023-02-11
- 「怎样做好微商」光盘虚拟项目,空手赚钱快 2023-02-04
- 「微商经验」图片处理软件 2023-02-12
- 软文营销常见的三大误区 2022-04-22
- 软文写作过度包装是一种欺骗 2022-04-22
- 「微商经验」大经典成交法 2023-02-13
- 欧亚凯盛:一次内完成万元订单的事件营销 2024-02-07
- 「微商经验」壮大团队,教育先行 2023-02-12
- 「微商经验」用心做是最好的 2023-02-18
- 微商不可合伙的10种人 2023-02-11
- 「微商经验」强大功能,个性定制 2023-02-17
- 微商第一计:运营QQ空间和朋友圈 2023-01-17
- 微商如何招代理 2023-01-29
- 「微商经验」如何赞美男性 2023-02-12
- 「微商经验」多虚心请教、多听听客户声音 2023-02-12
- 「微商案例」追梦军团:千人全职妈妈团立志人均月入10万 2023-02-08
- 「微商创业」人一年万销售额,「二蛋妈」成就阿胶糕传奇的关键! 202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