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百度地图LBS的商业应用案例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7-14 09:49:00 热度: 353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3576 字 阅读需要 12 分钟
事实上,LBS业务的准入门槛并不高。L(Location)只是位置信息,能黏住用户的是S(Service),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比拼的是用户体验和商户资源。

事实上,LBS 业务的准入门槛并不高。L(Location)只是位置信息,能黏住用户的是 S(Service),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比拼的是用户体验和商户资源。如果平台自身缺乏黏合度的话,用户流失或叛逃就成为必然。相反,百度是少有的既有用户,又有地图以及商户资源的企业,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9.3.1 【案例】百度房产地图:实时更新的房产数据

2010 年 8 月 18 日,百度地图与新浪乐居携手打造的“百度房产地图”正式上线,覆盖全国 70 多个城市和地区,提供数十万条实时更新的房产数据信息,这标志着百度地图 API 在房地产领域成功展开布局。

“百度房产地图”突破以往房产信息查询相对静态的模式,以一种更直观、简洁且包含丰富元素的面貌呈现。通过“百度房产地图”,用户不仅可以看到目标房源地理位置、房价等基本信息,还可以了解房源周边环境、交通、生活配套等信息,更可通过强大的测距功能为网络看房带来身临其境的便利,如图 9-47 所示。

“百度房产地图”搭载新浪网、百度等国内重量级网络平台,把握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脉搏,在房产互联网行业经过多年积累,构建了多维度的创新业务模式,覆盖了房地产营销的全过程。

图 9-47 百度房产地图


9.3.2 【案例】百度迁徙:可视化呈现春节人口大迁徙

“百度地图春节人口迁徙大数据”(简称“百度迁徙”)是百度公司在 2014 年春运期间推出的一项技术品牌项目,于 2014 年 1 月 26 日 0:00 正式上线。“百度迁徙”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拥有的 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大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并采用创新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在业界首次实现了全程、动态、即时、直观地展现中国春节前后人口大迁徙的轨迹与特征,很明确地反映了中国人在春节期间迁徙的状况。

“百度迁徙”具有区域和时间两个维度,可用于观察当前及过往时间段内全国总体迁徙情况以及各省、市地区的迁徙情况,直观地确定迁入人口的来源和迁出人口的去向。

进入“百度迁徙”首页,可以看到一个中国地图,在右边可以根据快捷键看到各城市迁徙状况,也可以在搜索框里输入相关地址名,可进行人口流动数据查询。“百度迁徙”可根据不同时间与不同日期搜索当天人口的流动图。

专家提醒

“百度迁徙”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手机用户,每一个手机都有相对应的 LBS 定位系统,只要用户开通网络,就会被定位,然而这些定位的来源可以是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可以是用户下载的 APP,或者某些具备定位功能的插件,如地图、天气、追踪定位等类似的软件。

“百度迁徙”的 LBS 大数据来自于百度地图 LBS 开放平台,该平台为数十万款 APP 提供免费、优质的定位服务,日处理用户定位请求超过 35 亿次,是中国 LBS 数据源最广的数据和技术服务平台。

作为一项创新项目,“百度迁徙”希望能通过对大数据的创新应用服务于政府部门科学决策,赋予社会学等科学研究以新的观察视角和方法工具,同时为公众创造近距离接触大数据的机会,科普数据价值。“百度迁徙”用数据说话,根据定位知道人口的流向图,而且还可以进行多省比较。根据图上数据,相信各省市也能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9.3.3 【案例】我的足迹:一起来点亮你走过的地方

百度地图的足迹功能对于手机用户来说是一个惊喜,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百度手机地图制作“我的足迹”的方法,一起来点亮你走过的地方吧。

步骤 1

打开“百度地图”APP,登录百度账号(没有的话需要注册一个),在个人信息功能页面找到“我的足迹”,点击进入,如图 9-48 所示。

图 9-48 点击“我的足迹”选项

步骤 2

现在“我的足迹”无记录,系统有提示足迹来自哪儿,是怎么产生的,一般是用户在使用“百度地图”APP 进行驾车导航、步行导航、定位、搜索附近的服务时产生的位置记录,如图 9-49 所示。

图 9-49 提示足迹来自哪儿

步骤 3

下面对“我的足迹”进行同步设置,首先开启记录足迹功能,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动同步还是手动同步,还可以点击“清除所有足迹”按钮进行删除,如图 9-50 所示。

图 9-50 设置“我的足迹”

步骤 4

步骤 5

接下来进行足迹记录,用户只需一边携带着自己的手机,一边从一个起点的位置开始走动,直到走到自己的目的地为止,如图 9-51 所示。

点击“停止”按钮,完成足迹记录,用户可以在地图上看到他从哪里开始,走到哪里结束,并且还可以在下面的数据分析栏里面,看到路程的总距离、所用的时间以及计算出来的平均速度,如图 9-52 所示。

图 9-52 完成足迹记录

图 9-51 进行足迹记录

步骤 6

“我的足迹”记录后的效果如图 9-53 所示。

图 9-53 “我的足迹”记录后的效果

对于热爱旅游的用户来说,是不是已经去过了很多地方?那些城市,那些风景,你是否希望有一张地图能够记录下你的所有足迹?有一种东西记录着你走过的地方,记录着那点点滴滴的痕迹,它就是——足迹地图!如今,通过“百度地图”APP 即可快速绘制自己的旅行足迹地图,还可以直接进行站外社交分享,向自己的朋友们秀出你走过的地方。

百度地图此举的目的很清晰,即可通过“我的足迹”来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应用。由此看来,百度也意识到了,就目前移动端的本地生活服务来讲,无论是消费者、商家的习惯,还是 O2O 本身,还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地图和搜索,作为百度在 WEB 时代的优势,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百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切入点。


9.3.4 【案例】生活圈鉴定:给自己的小窝鉴定一下

“生活圈鉴定”是百度地图推出的一项新功能,同样是一款非常有趣的功能,其主要作用就是鉴定用户所在地区的生活指数,对用户居住地的生活、娱乐、保健、交通、空气指数进行打分,并告诉用户到底属于哪个圈。

步骤 1

打开“百度地图”APP,在个人信息功能页面点击“更多工具”按钮进入其界面,点击“生活圈鉴定”选项,如图 9-54 所示。

图 9-54 点击“生活圈鉴定”选项

步骤 2

进入“生活圈鉴定”界面,“百度地图”将自动鉴定用户现在所在的生活圈,如图 9-55 所示。

图 9-55 “生活圈鉴定”界面

通过生活圈鉴定,用户可以了解该地区的一些热门指数。百度生活圈鉴定让用户形象地了解到了很多地方的生活形态,如北京朝阳区建国路是“高端小资居住区”,海淀区大有庄蜈蚣街是“凑合生活区”,颇为有趣。

百度地图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发出“生活圈鉴定”的应用,主要目的是以轻松诙谐的形式,让网友了解和展示自己所在的生活圈形态。当然在今后,该功能还将加入更多互动的成分,让百度地图的“生活圈”更加接地气,通过众多网友的参与,“生活圈鉴定”也会越来越准确与客观。


9.3.5 【案例】百度慧眼:智慧之目,可以洞察一切

在百度世界 2014 的 LBS 论坛上,百度推出政企合作产品“慧眼”以及位置轨迹存储管理服务产品“鹰眼”。百度慧眼的主要作用如图 9-56 所示。

图 9-56 百度慧眼的主要作用

百度慧眼提供城市整体以及自定义区域的客流热力图,可以按不同条件筛选出目标人群的分布情况,使该区域的客流密度一目了然,同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供常驻居民及流动客群的画像分析,帮助企业了解目标区域的人群偏好。除此之外,慧眼还提供道路交通设施数量与分布规律、竞品数量与分布、目标客群与竞品的关联分析等功能,帮助企业进行位置选址评估以及项目定位。

百度慧眼的产品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客流来源去向:从省、市、区县、商圈、街道维度精细分析客流来源、客流去向周边的分布。

(2)客群画像:常驻居民与流动客群画像勾勒,从性别、年龄、资产状况、兴趣爱好、消费水平、消费偏好等多重维度立体化勾勒。

(3)位置评估:包括常驻居民数量与密度分布,流动客群数量与密度分布,不同职业、年龄段人群分布以及设施及场所分布等数据分析。

(4)竞品研究:包括竞品分布热力、竞品客流指数、竞品客流属性等分析。

(5)室内客流分析:包括整体、楼层、店铺级客流分析,新老顾客及到店次数分析,实时客流热力分布等数据分析。

(6)室内定位:提供室内定位 SDK、室内图数据专人采集等服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