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政务型公众平台:中国政府网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7-16 21:37:38 热度: 227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2852 字 阅读需要 10 分钟
1.公众号介绍中国政府网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于2013年10月11日正式启用,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

1.公众号介绍

中国政府网于 2006 年 1 月 1 日正式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于 2013 年 10 月 11 日正式启用,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主要发布国务院领导政务活动信息、国务院重要会议信息、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的政策文件及解读稿件等政务信息。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新媒体上发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

2.功能介绍

其功能简介的特点如下。

(1)点明“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体现了该公众账号的权威性,增加可信度。

(2)简明扼要点出该账号发布的主要内容,引导关注。

3.欢迎语设计

欢迎语设计如图 7-1 所示。

图 7-1

欢迎语的组成如下。

(1)信息的真实与权威是政务类平台的要求之一,所以在欢迎语里又一次强调该账号是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的,体现了其发布内容的权威性。

(2)“政府信息公开”体现了开通该账号的原因。

4.内容特色

内容特色主要如图 7-2 和图 7-3 所示。

图 7-2

图 7-3

该账号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介绍,发布每期的常务会议内容。

(2)国务院《政策》《意见》等信息发布。

(3)民生热点解析,在民众关注的话题上下工夫,在医疗、住房、交通等方面为粉丝提供便于理解的信息。

(4)生活常识介绍,如节气的介绍、季节饮食需要注意的方面等,增添了该账号的实用性。

(5)如果你这周恰好很忙,没时间关注该账号的动态,别担心,它还有“一周政策总结”。如果你对本周政策有什么不满或者不理解的地方,你可以直接在该账号上留言,他们会每周定期汇总留言,转送给相关部门,于是也会有“国务院一周回应关切”。

为什么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内容能够洗刷众多政务类公众号严肃刻板的印象呢?

(1)充满吸引力的标题

例如,《奥林匹克日,国务院发文为你定制 5 年健身计划》《今天的国务院常务会,定了这件大事》《有用!关于公积金你不得不知的几个常识》等,一个好的标题,是提高文章阅读量最有效的工具。

(2)长图、视频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在中国政府网的推文中可以发现,一方面有充满趣味性的头图,而且有许多文章用一张长图使政策内容可视化,如《一图 | 2016 年 6 月 22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图解》,解决了大多数政务类文章枯燥难懂的难题。另一方面,由于娱乐精神才是吸粉的王道,所以中国政府网在一些文章中插播了小视频,更增添了该账号的趣味性。

(3)从民生出发,知道民众都关注什么

即使国务院常务会议没有提到高考、房价、食品安全这些内容,该账号也会推送与民生主题相关的文章。例如,《买进口食品,你得注意这些事儿!》这篇文章中就教你在购买进口食品时有哪些鉴别平台,产品的黑名单,以及识别办法等。

(4)贴心的定期总结和反馈

由于公众号活跃度的下降,能每天点开该账号看文章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对于政策新闻类的信息,很多人只需要了解就行了,鉴于这个特点,中国政府网每周都会总结一次本周的所有政策消息,如果你没有时间每天都点开阅读,每周的末尾看看“一周政策”就足够了。

另外,关注了中国政府网之后很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同样作为订阅号,中国政府网却可以一天发多条推送消息?特别说明一下,只有以下两类的公众号具备有一天发多条的资格。

① 只有具备媒体属性的公众账号才可能获得微信官方开放的每天多发的权限。

② 微信推出公众平台的初期,对一些有资格、有条件的微信公众号提供的特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号”,后来公众号越来越多,腾讯就对发文设置了限制,但并没有剥夺这些老号的特权。

5.增加粉丝的技巧

增加粉丝的技巧如图 7-4 所示。

图 7-4

中国政府网每篇文章后面都会附带二维码和关注提醒,同时也鼓励阅读者分享,通过在内容中植入二维码的方法吸引关注。

同时,由于政务类公众号的特点,粉丝会在看到政策信息的第一时间将该内容转发给身边的亲朋好友,提高了文章的转发量。

6.与粉丝互动的方法

与粉丝互动的方法如图 7-5 所示。

图 7-5

中国政府网和粉丝互动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大众的“建言献策”一栏,如果对国家政策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都可以通过该平台留言,该账号每周会对留言进行整理,转给相关部门,并再次通过该平台反馈给大众。这样一来一往的双向互动方式很好地增加了粉丝的黏度。

中国政府网的确起到了连接政务和群众的纽带作用,是具有代表性的政务类公众平台。

7.菜单设计

菜单设计如图 7-6 所示。

图 7-6

“要闻”一栏连接了中国政府网的移动端网站,而不是 PC 端的网页链接;“客户端”一栏连接了国务院 App。如此贴心的设置便于粉丝在手机上进一步了解国家动态,建立了一个政务互联网体系,有利于将公众号粉丝转化为 App 和网站的稳定用户群。

8.运营启发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中强调了政务微信的作用,随后,政务型公众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做得出彩的寥寥无几。那么我们从中国政府网公众平台上可以学到什么呢?

作为一个政务类公众账号,中国政府网从建立初期就很明确自身的定位——只有发布大众关心的消息时才会吸引粉丝关注,所以在内容的选择上,它紧靠时事又不缺趣味性。

由此可见,在运营政务类公众号时,可以从中国政府网中学习到以下几点。

(1)与其想着如何增粉,不如从内容出发,瞄准用户群体,明确需求,发布切实可用的文章,提高与用户的互动。在做好内容的过程中,粉丝、转发、阅读,自然而然就来了。

(2)运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给文章增添趣味,如用长图分析政策内容,用视频展现民生,用 H5 表达国家变化等,来增加文章内容的可读性。

(3)对有特色的文章进行分类。中国政府网每天推送多篇文章,如果不对文章进行分类会显得杂乱无章,所以可以发现在标题里,中国政府网将文章分类为“服务 |……”“聚焦 |……”“提示 |……”“一图 |……”等类别,使粉丝可以对文章分类一目了然,从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

(4)主次分明,虽然文章包含众多主题,也有许多表现形式,但是对于国家发布的政策、计划、意见等文章,中国政府网都统一地采用国徽作为头图,以区分政策性文章和一般文章。

(5)头图的选择和制作也是一门技术,虽然中国政府网的头图五花八门,但是中国政府网在“一周政策”和“一周回应”两个栏目上加上了“国务院”的标签,在便于文章分类的同时,也强调了自身的特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