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销售团队管理」想清楚:「为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3-04 10:26:18 热度: 176 作者: 营销刘宁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2576 字 阅读需要 9 分钟
* 一味地增加员工、扩充门面,而不改善编制,好景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松下幸之助

任何目标、制度和计划都必须执行才能体现出意义,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在美团网带团队的几年中,我对此有深刻的感悟。最初我认为管理就是告诉员工任务是什么,要怎么做,以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事实上,要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告诉他们「为什么」(Why)比「做什么」(What)更重要。

想清楚很重要,做是最简单的。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少管理者在面对员工执行力不佳时,常常会抱怨员工能力不行,或者员工不够勤奋。实际上,管理者不应该只将矛头指向员工,更应该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

基于对员工工作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很多时候他们无法完成任务,常常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工作的方法;

第二个原因是他们知道工作的方法,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如何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大多数管理者在安排任务的时候,会直接丢给员工一句「你去完成这个任务」「这个客户交给你了,必须完成签约」。员工接收到任务后,根本不知道如何开展。当然,也有管理者在指导员工工作的时候,会非常具体地告诉他们工作的方法,这解决了员工的第一个问题——不知道工作的方法。但是掌握方法并不意味着员工懂得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于是第二个问题诞生了。而导致第二个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你只告诉了他们「做什么」,却没告诉他们「为什么」。

所以,无论是安排任务,还是指导员工,管理者不仅要告诉他们「做什么」更要告诉他们「为什么」。

(1)告诉他们为什么,让他们清楚你的「指令」

管理者的角色其实就是「上传下达」,既要接收上级的「指令」,还要将「指令」转化成下属能理解的语言传达给他们,让他们去执行。但是,不少管理者把自己当成了上级的「传声筒」,会将上级的指令原封不动地传达给下属,但没有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如果员工质疑,管理者便会说:「这是上级的指令,你们照做就行。」虽然员工会接受指令执行任务,但是因为不理解指令,仍然导致工作中问题频出。

在美团网当大区经理的时候,我也接触过不少其他团队的经理,我们也常在一起聊管理方面的事情。有一位其他区域的大区经理曾跟我聊过关于他团队的一件事。

他所在团队的业绩一直无法提升,为此他非常困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反复跟团队的员工强调:「要搞定客户,你们必须要懂得站在客户的立场去考虑。」员工听完他的建议后,会试着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但是,尽管他们改变了,效果却不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分析之后发现,虽然员工知道了要站在客户的立场考虑,但是他们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么做跟搞定客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因此,他们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最终还是难以完成任务。

如果经理告诉他们,要懂得站在客户的立场去考虑,是因为客户是否成交跟其需求有关,而客户的需求跟客户的性格、年龄和爱好等有关。例如,某化妆品店销售员只将利润高的护肤品推荐给客户,这样成交率就不会高。相反,如果根据客户的肤质推荐满足客户需求的护肤品,成交率会提高,利润也会提高。

可见,简单地说一句「要懂得站在客户的立场去考虑」,下属很难明白自己要关注客户的性格、年龄及爱好等信息。当管理者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便会清楚地理解指令,接收指令,然后改变自己的行为,顺利、高效完成任务。

(2)告诉他们为什么,让他们找到存在感和价值

相比「70 后」「80 后」的员工,「90 后」「95 后」的员工更重视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也就是说,只有在某件事情中找到存在感和自我价值,他们才会有动力去做这件事。因此,在以「90 后」「95 后」为核心成员的销售团队中,管理者在分配任务的时候,要明确告诉下属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其价值和意义是什么。要让他们知道,完成这件事是他们价值的体现。

我所带领的销售团队曾接到一项任务,是去某个区域跟一家酒店签订合作协议。这家酒店那时尚没有跟其他平台合作,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捷足先登。我将这项任务交给一名下属去做。为了顺利签约,我语重心长地跟他说:「这次要是能达成签约,等于我们又开拓了一个『新大陆』,我们的市场竞争力也会因此变得更强,团队乃至企业的效益也会越来越高,而你将成为迈出这一步的大功臣。这个任务交给你,我相信你可以完成。」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为什么要做这项任务,强调了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也强调了员工完成这项工作所体现的个人价值。当员工明确这些信息的时候,一定会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

这远比你告诉他「去,搞定这家酒店」的效果要强很多倍。

(3)告诉他们为什么,让他们快速成长

不少管理者在指导员工的时候,会有所保留。为了提高员工的执行力,他们会交给员工一些工作的方法,但是员工想深入了解「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们会说:「你知道这些就够了。」他们这么做,无非是考虑到以下两点。

第一点,担心员工掌握太多的工作方法之后离职,给团队乃至企业造成损失;

第二点,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作为管理者,我非常理解大家所担心的这两点。但是,这种思维显然过于局限,很容易限制员工的成长,挫伤员工的积极性,阻碍团队的发展。如果团队经营状况不理想,管理者可能连自身的位置都保不住。因此,管理者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要知道员工掌握了更多的技巧和方法,他们的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团队的绩效也会不断提升。而且,只有把下属培养起来,管理者才有机会晋升到更高的职位上。

让员工知道「为什么」,即让员工知道这件事的价值、意义和目的,进而可以让员工心中有数,敢于去做这件事,并做好这件事。

所以,在管理工作中,我一直强调:「为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当我只告诉我的员工怎么做的时候,他们只会听从我的命令,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他们不会去思考我做这件事的最终目的、价值和意义。最后即便他们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也很难有突出的表现。但是当我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的时候,他们会进一步思考这么做的价值、目的和意义,然后会积极主动地找寻更高效的方法去完成任务。很多时候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超出了我的预估范围,让我感到非常满意。

现在,我仍然将这种理念贯穿到我的管理工作中。我始终坚信,如果只告诉员工怎么做,他们只能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而告诉他们为什么,会激发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积极行动起来,成为高效员工。而我的管理宗旨是,让我所带领的团队的每一位员工都成为高效、优秀的员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营销刘宁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5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