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销售的未来和趋势,打造品牌形象,获得更多的忠实客户
原创销售部门和营销部门之间存在鸿沟,在战术上,它们的任务不能相互衔接;而在战略上,它们不能随时了解客户的需求。
设想一个非常基本的营销活动,当我们在做数字化推广的时候,是不是需要设法获取客户的反应?人们访问我们的网站,浏览我们想要传达的内容。按照传统的职责分工,需要电话推销员继续跟进,在客户获取实时的数字信息后,电话员拨打一个称职的电话。
假设这是我们最大的客户之一,而销售人员已经与这位客户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仅仅因为电话销售跟进是通常的做法,我们就认为它会带来良好的客户体验吗?客户真的想听电话推销吗?
这是最基本的例子,但这正是我所说的,在特定情况下,谁去做?怎么做?我们最大的客户年复一年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更像是他们的合作伙伴而非供应商,我们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我们实际上在冒犯他们,对不对?
电话推销员在得到我的信息之后,一直对我进行电话「轰炸」,我会觉得受到了冒犯。我购入了一辆车,两年后,车行的一名电话推销员给我打电话,这时我就感觉自己受到了冒犯。我之前和某位员工接触颇多,这个人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我瞬间感觉他们对我并不重视。
里安农·普罗瑟罗
我们需要对这两个部门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愿景。要放眼未来,同时也要明确目标,这一点至关重要。为此,你需要对未来有一个清晰的愿景,这可以让你在转型的跌宕起伏中保持专注,一往无前;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向参与这一转型的员工阐明,这两个部门(或营售一体化部门)的发展前景。
为使愿景切合实际,而不是在你实现之前就不合时宜,你也应该考虑销售、营销和技术领域正在发生的其他变化。我们建议这么做,是因为在 2001 年互联网刚刚起步时,大多数人都认为网络泡沫的破灭会冲击到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人们认为,网络和网站虽然是有趣的新奇事物,但就像卡西欧 VL-Tone 电子琴或电子表一样,它们已经不再风行了。
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毋庸置疑,技术一直都在进步,你越早接受新兴技术,就能越早体会到技术的好处,在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
对现有的新兴技术视而不见,忽略它们对销售、营销、营售一体化以及企业的意义,你就开始展望未来(我们现在还不能预知未来),这种做法愚不可及。
因此,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技术,以及技术对企业规划的影响。
AI
将 AI 应用于营销已是大势所趋。而对于 AI 的定义,以及它将如何取代(或不取代)员工,你似乎不甚了解。
最初,公司在办公时很少会使用电脑。当时只有少数人拥有英国辛克莱主机(Sinclair)Z80 或 BBC 的电脑,不像现在这样比比皆是。企业里也没有使用我们所称的个人电脑或文字处理器。所有信件(电子邮件只是学者的专属应用)都是手写的,然后由打字组打印出来。
个人电脑一经问世,工作方式改变了,打字组消失了,打字员继续寻找其他工作。没有谁说我们应该回到以前那些日子。AI 很可能会取代某些职业,但该岗位的人员也会找到其他工作。
我们已经开始使用一些早期的 AI 技术。例如使用助推(Nudge,https://nudge.ai/)这一应用程序,销售人员就无须再进行客户研究。而自流(Artesian,http://www.artesian.co/)的功能,与之类似。
你可能还使用过 X.ai 来预约会面。X.ai 是一个使用自然语言编程的个人助理,可以与你还有预约对象进行互动。它通过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比如「下周二可以吗?」或者「28 日星期三 14:00 怎么样?」来预约会面。如果你的某次会面是由机器人来预约的,你可能并不知道对面是机器人在和你说话。现在我们从人工智能后退一步,来思考一下手机的演变。
手机
在手机的最初发展阶段,你只能用它打电话和收发短信。短信确实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但不能称之为是一种革新。黑莓手机(Blackberry)也只能接收电子邮件(现在几乎每个人都在用),使邮件从桌面访问转到手机访问。
随着 11 年前苹果手机问世,人们对手机的看法有所改观,思维方式也与之前大不相同。新的应用访问方式推动了脸书、色拉布和推特的发展。新应用程序和新思维也得到发展。音乐雷达(Shazam,我们最喜欢的应用)和优步等都是零基础开发的应用,在移动领域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仍处于早期阶段,可以使现有的流程和技术自动化。目前还没有人真正发现全新的应用程序(以前从未想到过的)或工作方式。但这种状况将得到改变,迟早会改变。
借助人工智能,企业现在可以在对的时间将对的内容呈现在对的人面前。对许多人来说,这可能有点难以理解。比如,你从网站上下载一份白皮书,在 5 分钟内就会接到业务开发代表的电话,请求你购买产品或服务。我经常碰到这种情况,然而我从未打算购买,我只是想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白皮书的内容。
聊天机器人
许多品牌方都在尝试使用聊天机器人。最近造访的比萨物流(Pizza Express),他们就有一个简单的聊天机器人,通过它你可以赢取一些物品,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收集电子邮件,以供日后销售使用。我相信,一定有团队正在尝试大规模地使用聊天机器人。聊天机器人通常用于客户体验,要么是售前回答问题,要么是处理「我的包裹在哪里」等售后问题。
面部识别
苹果 X 是首批提供面部识别功能的手机之一。人们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尝试使用面部识别来付款。也就是说,无须信用卡或现金,只需用脸就可以来授权付款。
不久之后,我们的面孔就会成为辨别身份的核心特征,比电子邮件更具代表性。《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欧洲法规使得品牌方难以再获取人们的电子邮件,也很难再向客户发送营销邮件,因此许多品牌方径直放弃这一营销方式。
不久之后,通过面部识别技术,你就可以获得报价或折扣。例如,你穿过机场时,浏览广告或数字亭,你的手机或脸书账户就会收到相应的报价。我们无法预知,人们会觉得毛骨悚然,还是酷炫无比?但这与生活息息相关,在不远的将来,我相信我们需要习惯使用面部识别技术。
2010 年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主演的电影《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YouTube,2010)中就使用了面部识别技术。
AI 的未来
消费者乐意接受数字技术,使用移动数据。他们渴望与其他人和品牌进行互动,而未来,AI 很可能会与消费者建立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
大多数营销部门都在尝试人工智能,它是企业的筹码,未来也定是如此。因此,无论企业是否实行营售一体化,都请把 AI 纳入长期战略中。
社交媒体的未来
在电影《银翼杀手 2049》(Blade Runner 2049)中,有一个未来世界(不涉及剧透),那里居住着人类,还有一些看起来像人类然而很可能不是人类的物种,在 AI、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和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这三个领域中都存在着人类的变体。
这是好莱坞对未来的看法,然而这与社交网络的发展方向有何不同?
今天的社交媒体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投入了大量时间,不管是脸书、推特,还是领英、拼趣(Pinterest),它们也相当于虚拟世界。脸书是朋友和家人的虚拟世界,可能还会有一两个同事;领英是虚拟的商业世界,用户可以浏览陌生人的主页,也许还会遇到一些熟人;而拼趣是购物或项目的虚拟世界。
VR 和 AR 的发展方向
游戏产业里,无论是《愤怒的小鸟》(Angry Birds)还是《巫术世界》(World of Witchcraft),它们都创建了一个让玩家沉浸其中的虚拟世界。最初的游戏是单用户的,玩家处在与游戏对阵的世界中;现在,游戏是多用户的,在一个虚拟世界中,玩家之间相互合作或对阵。实际上,游戏开发商给玩家提供了一个组团和对阵的环境。
一个游戏玩家在游戏中排名世界第一,有人问他:「成为世界第一是什么感觉?」他说他讨厌游戏,因为去洗澡时必须带着 5 个平板电脑,不然就会有玩家烧毁他的城堡。这说明对于某些人来说,虚拟世界已经严重影响了现实世界。
时间旅行
如果我赋予你一种时间旅行的能力,去某个空间或者时间如何?你可能会见到类人并与之互动。或许你想看看自己的出生?或许希望身处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现场?事实上,你可能想体验每个历史时刻。随着时间推移,就像上面的游戏玩家一样,你怎么知道自己是身处现实世界还是新的虚拟世界?
或许你更喜欢生活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英国?这难道不是游戏玩家目前所追求的吗?在下班回家的晚上或者周末玩《巫术世界》,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游戏《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不就是这样向我们承诺的吗?某种程度上,好莱坞电影不也是给予我们一个半小时的逃避时光吗?或者像电影《敦刻尔克》(Dunkirk)一样,把你带回某个地方待上两个小时?
社交的未来
我们不是马克·扎克伯格或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的朋友,实际上我不确定自己在硅谷有没有认识的朋友(我们不是硅谷的圈内人),但以下是我们对社交的展望。
回顾过去,社交媒体真正出现大约只有 10 年时间。在此之前,人们会在美国在线(AOL)社区和聊天室里聊天,这是一种社交方式。众所周知,主流社交是随着苹果手机的问世而出现的,至今已有 11 年历史。基础设施必须正好满足社交发展和规模化的需要。
所以我们假设继续使用现有的基础设施:手机、VR 头盔和 AR 眼镜,但谁知道某个聪明的孩子在他(她)的卧室里发明了什么呢?
这就是我们对未来的展望!
脸书、领英和拼趣不能成为虚拟世界的原因
想想看,为什么你不能在领英上和别人联系,在虚拟世界里和他们会面?为什么你要环游世界去开会?
这也许就是咖啡馆公司的发展方向。或许我们不用坐在咖啡馆里,而是通过一个虚拟咖啡馆,与世界上的任何人见面做生意?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领英来实现这一点。
借助 Tinder 交友软件,你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与任何人约会,但我不会对此再做进一步论述。
不可否认,社交媒体正在蓬勃发展。如今,全球有超过 50% 的人使用社交媒体,仅脸书用户就占了 1/3。尽管发生了一系列数据泄露和干预选举结果的丑闻,但就规模来说,脸书只会继续发展壮大。
在未来,任何沟通策略,无论是一对一(如销售人员与客户的沟通)还是一对多(如营销部门与行业、部门或公司的沟通),都务必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不管技术是否会为社交媒体互动注入振奋人心的新功能,注册社交媒体的用户都在迅速增加。仅仅在脸书上,每秒钟就会增加 5 个新用户,即每小时 1.8 万个,每天 43.2 万个。如果加上领英、色拉布、照片墙(Instagram)和瓦次普(WhatsApp),更是不计其数。而在中国,微信的功能比脸书更强大,使用者也是飞速增加。
因此,你应该思考一下,如何运用社交媒体来推广企业的营售一体化。也许,你可以整合多种技术,促进团队之间的沟通,增进员工与客户之间的交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刘宁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7219
阅读推荐
更多...- 精彩的开场才会有精彩的结局——销售技巧 2023-03-04
- 不同方向把握不同细节,VR、AR 2023-07-16
- 「抖商经验」抖音导流微信,挖掘粉丝价值 2023-02-12
- 微信创业必知的三大销售技巧,营销活动技巧 2023-07-12
- 除了开公司,你还有哪些选择? 2023-07-16
- 微商定位策略,运营方式定位 2023-07-13
- 微商创业机遇与挑战 2023-07-13
- 微商创业者的10项修炼,微商要有创新思维 2023-07-13
- 从微信订阅号看自媒体创业 2023-07-14
- 提高你开发客户的能力「销售管理」 2023-03-02
- 案例讨论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2024-02-12
- 微博(图文)营销,微博快速增粉的策略 2022-07-26
- 微信:再造一个腾讯? 2023-07-14
- 向客户提问,能让你得到想要的答案,打造品牌形象,获得更多的忠实客户 2023-04-01
- 创业平台该如何创业 2023-07-14
- 14个行业的微信营销与运营案例解读,四季金辉:房地产行业微信营销与运营案例解读 2023-07-09
-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系统 2023-08-23
- 锁定痛点:用 T 型提问话术,帮你快速锁定客户痛点 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