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公众号运营>正文

「公众号运营」种子用户及吸粉方法,邀请机制:邀请大咖,发挥明星效应优势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5-29 16:03:53 热度: 385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1081 字 阅读需要 4 分钟
「我们都是名人的崇拜者。名人的知名度越高,影响力就越大。」这句话被为硅谷策划行销的人里基斯·麦金纳奉为金科玉律。明星的巨大影响力能够将产品迅速带入受众的视线。

「我们都是名人的崇拜者。名人的知名度越高,影响力就越大。」这句话被为硅谷策划行销的人里基斯·麦金纳奉为金科玉律。明星的巨大影响力能够将产品迅速带入受众的视线,这与其他任何形式的推广都不相同。从财务、时间行程、合法性以及意象指涉等角度来看,动用明星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除非你在业内已经有一定知名度并且认识一些名人,这样你的公众号想要不火都难。

邀请机制就是邀请对目标用户有影响力的名人注册和使用产品,利用名人的知名度吸引草根用户。这些名人用户不一定是意见领袖的代表,也不需要生产内容,毕竟名人一般都是非常忙碌的,不可能将时间放在一个产品里面。只要名人本身的人格特征和个人品牌类型与产品的气质相吻合,就能达到宣传产品的效果。

知乎和新浪微博是利用邀请机制获取种子用户的典型案例。这两款产品在运营初期都通过邀请大咖入驻产品吸引种子用户,比如,知乎早期邀请的用户大多是互联网行业以及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如李开复、徐小平、周鸿祎、Keso 等知名企业家和评论家。这些人在知识的专业性和广博性方面有一定权威性,而这与知乎知识分享社区的产品性格相吻合,因此很利于种子用户的聚合。

知乎创始人周源最先采用了邀请熟人策略,即上一节讲到的将同业合作伙伴发展为首批 100 个种子。他通过发送邮件邀请好友使用产品,在知乎上线前的两个星期,周源成功邀请了 200 位种子用户,大多是创始团队的朋友或同事,几乎全部来自 IT 创业圈,其中有不少媒体人或行业评论员。这个小圈子开始「互问互答」,但外界还不能拿到邀请码,因为知乎在初始阶段几乎是全封闭的。

当知乎一点点开放注册,直到种子用户数量达到 2000 人的时候,周源邀请了雷军、李开复等 IT 名人。由于知乎社区的纯洁性,这些名人首选知乎作为发声平台,贡献了各种高质量的回答。知乎在发展头两年,一直用邀请注册的方式维护社区的专业性,由此形成了第一批种子用户。直到 2013 年 3 月开放注册后,知乎才在更广的话题领域有了较大发展。

很多创业团队都使用发邀请码的做法获取种子用户,比如一个名为「泡面吧」的跟随式在线编程教学网站,他们主要在相关论坛寻找种子用户,首次内测阶段的邀请码只有 500 个,但随后因需求旺盛,迅速增加到 2000、4000……。

与知乎一样,新浪微博利用多年积累的媒体优势和人脉为自己拉来了很多明星大咖和意见领袖,包括大量的网红名人。这些名人都符合新浪微博初期敢说敢为、轻松娱乐的性格,因此获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但是邀请知名人士的宣传方式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这种方式只适用于资金实力和关系网比较雄厚的公司。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