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你的项目需要多少融资,准备干吗?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7-16 16:46:21 热度: 213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2095 字 阅读需要 7 分钟
如果有人问你项目的发展阶段,那么就要小小地恭喜你了:他对投资你的项目可能会有兴趣,而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如果你有了「idea」就到处融资。

如果有人问你项目的发展阶段,那么就要小小地恭喜你了:他对投资你的项目可能会有兴趣,而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投资策略。

如果你有了「idea」就到处融资,以为高喊一句「我有一个 idea」,天上就会掉钱给你,这是被人所严重误导的。如果你是成功后的马云,你说「我有一个 idea」,这可能会有很多人抢着给你投钱。即使是马云,在成功之前融资也是到处碰壁。凭 idea 融资成功的人也不是没有,但是概率太低。

 融资天条:自己不掏钱,别人更不会掏钱

在项目最初期的时候,项目资金主要就是自己掏钱,或者找亲朋好友借钱,金额少则 10 万 ~20 万(种子轮),多则 50 万 ~200 万(天使轮)。谁是天使投资人?流行的说法是 3F,即家人、朋友和傻瓜(Family、Friend、Fool)。如果你连自己都不愿意投钱进去,或者你连你的家人和朋友的资金都融不到,那么只能说明你对自己的项目没有信心,或者你的人缘太差,投资人不敢投钱给你。

投资人评估项目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看你之前投入多少钱,以及资金的来源(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明)。如果你为项目把自己的房产做了抵押,那么投资人可能会对你稍加关注。只有自己先跳水,别人才会考虑是否给你救生圈。武汉悦然心动公司的创始人颜庆华回武汉创业时,卖掉了南京的房产,他的夫人挺着大肚子和他回到武汉的学校租房。投资人看到他这种情况,再加上他自身过硬的素质和条件,当场就决定给他投资,现在他的项目进展得非常好。

投资泡沫大的时候,有人的确没花自己一分钱,通过「讲故事」拿到投资,但是这种概率比较小。如果是自己看好的项目,最好自己投资,这不仅是给投资者信心,也是给团队合伙人信心。

 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融资策略

我的项目需不需要融资?何时需要融资?需要融多少资?找谁融资?融资之后干什么?这是每一个创业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创业者要有情怀,也要会「讲故事」,但是这是在项目的最初阶段(从种子轮到天使轮)。从 A 轮融资开始,创业者就要实实在在地用数据说话。有些公司运营几年之后还是拿不出像样的数据,还在用情怀和故事「融资」,最后只能贻笑大方。

对于创业者来说,《商业计划书》是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不仅仅是融资需求,更是企业发展规划的路径图,没有《商业计划书》的项目几乎不可能成功找到投资人。后面我们将会着重探讨《商业计划书》的撰写技巧和方法。对于已经运营了 1 年以上的企业来说,能够提供各种报表也是必不可少的融资要求。

有的创业大赛要求创业者(甚至还是学生)从创意阶段就要提供《财务报表》。也有的公司做了好几年了,都不能提供财务数据和用户数据。这两种情况都不大合理,但是在如今社会却屡见不鲜。

下表很直观地给出了项目发展阶段与融资性质、融资规模、融资目的、投资人关注点之间的关系。具体的融资数额和项目类型有关,但是总体框架可以参考。

 空口无凭:从《商业计划书》到《运营报表》

从项目可信度来说,仅仅提供「创意」不如提供《商业计划书》,而《商业计划书》不如提供《运营报表》。无论创业者提供什么材料,和投资人面对面的沟通才能是最重要的。

有经验的投资人,通过看《商业计划书》就能对这个团队的实力甚至团队素质心中有数,通过 5~10 分钟的面对面沟通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其实《商业计划书》用不长的篇幅就能够反映出创业团队对市场、对技术、对运营、对战略的把控和理解能力。

没有一个创业者天生会写《商业计划书》,每个人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有的创业者最初只能提供粗陋的《商业计划书》,但是由于积累足够多,学习能力强,在短时间里面就能优化出完整的《商业计划书》,这样的创业者,也非常受投资人青睐。

如果你的项目已经运营 1 年以上,而且已经拿到了天使轮的投资,那么再融资时就必须提供一些报表,这些报表包括但不限于:

1.公司的人员清单和员工基本信息。

2.公司的财务清单(能够详细反映公司的财政状况和资金去向)。

3.市场运作清单:开拓的市场信息和产品信息(最好能提供竞争对手的相关数据用于对比)。

4.研发技术清单:企业的专利和知识产权数量等。

5.(互联网平台)的用户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总量、日活量等。电商平台、游戏、手机 APP 等还有专门的数据要求。

……

有的企业到融资时才想到要做《商业计划书》和各种报表,最后报表很难合格,这肯定不对。其实,哪怕报表很难看也比没有报表强。一个合格的创业者必须重视企业运营状况,应该把经营压力传递到企业中的每一个人,不能临时抱佛脚。做报表的目的不应是为了融资,而是应该为企业更好的经营提供支撑。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一个人的项目运营 1 年花了 300 万,但是他既不告诉你钱花到哪里去了,又不告诉你之前花钱的成效如何,你还敢投资他吗?

很多企业之所以不能顺利融资和上市,就是因为提供不了合格的运营报表。虽然并非所有企业和项目都适合融资和上市,但企业也不能够因此而放松经营要求。比如华为、娃哈哈、方太等,虽然没有上市,但是管理一样非常规范。他们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一点也不比上市公司差,而且这些企业的报表做得绝不含糊,压力传递到每一个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