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微信个人号运营实战,个人微信如何装修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7-16 21:37:15 热度: 379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5653 字 阅读需要 19 分钟
微信个人号好比是自己的一张微名片,别人通过观察你的微信昵称、头像、签名以及图片判断你可能是一个怎样的人,进而提升他愿意和你接触的可能性。

微信个人号好比是自己的一张微名片,别人通过观察你的微信昵称、头像、签名以及图片判断你可能是一个怎样的人,进而提升他愿意和你接触的可能性,所以做好个人微信号装修是很有必要的。

个人微信号装修包括昵称、头像、微信号、个性签名、地区、朋友圈图片共六个细节。

1.互联网中的个人商标——昵称

我们通过微信与人互动,最早接触的就是昵称和头像,从营销角度来说,好昵称能够尽可能减少沟通成本。

一般来说,起好昵称有以下几个技巧。

(1)品牌一致,重复刺激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建议最好在任何网络社区都沿用已经被大众熟知的昵称,因为这个时候你经营多年的昵称如同一个商标。

除了微信个人号,可能还有微信公众号、微博、QQ、豆瓣、知乎等网络媒体,如果要打造网络个人品牌,最好在不同网络媒体和社区上都使用完全一样的昵称。

课堂讨论

PPT 达人秋叶老师的微博、豆瓣和两个微信个人号,如图 2-1 所示。思考一下,秋叶老师在不同平台使用同样的昵称会带来怎样的好处?

图 2-1

现在很多社交平台要求昵称不能重复,所以企业一定要有品牌意识,要在新媒体平台刚推出的时候就去抢注昵称,这也导致优质昵称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甚至出现了倒卖昵称的现象,就像当年的网址域名抢注一样。

对于准备打造个人品牌的朋友,我们建议可以将微信昵称设置为自己的网名,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真实感,进而产生信任度,所以如果你的本名已经被很多人记住了,那么直接用本名做昵称也是一个好策略。

(2)字数要短,搜索便捷

课堂讨论

很多人的昵称一看好像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有的昵称似乎似曾相识,为什么会给你这样的感受?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用 10 秒来看一下图 2-2 所示的微信号的昵称,然后合起书测试一下,你能完全正确回忆出来的有几个?

图 2-2

显然,“大眼睛”“曹将”这样的昵称更容易被记住。

没有个人品牌积淀,如何为自己起昵称呢?我们建议你的微信昵称要简单、亲切、好记。想让用户可以更快地记住你的微信昵称,在起名的时候就需要符合用户的记忆习惯,就像被人熟知的英文字母表、有规律可循的等差等比数列、平仄韵律的古诗词等,用户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容易被记住,而用词奇怪、字数过多的微信昵称是很难被人记住的。

(3)拼写简单,便于输入

课堂讨论

假设有一天你需要在微信通信录中搜索图 2-3 所示的微信好友,然后咨询一些问题,现在请拿出你的手机,自测一下你能用手机拼写出以下微信名称吗?能拼写出几个?

图 2-3

好昵称应该要方便用户快速输入和搜索,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要出现难写、难拼、难读、难认的文字。如果你希望昵称被更多人记住,那么繁体字、表情、符号、奇异的外国文字最好不要出现在昵称里。

(4)提供标签,对号入座

课堂讨论

图 2-4 所示的几个个人微信号昵称,如果有一天公司有个重要的商务演示,你要找人做 PPT,你会找谁?想要学习 DISC,该找谁?想与社群“行动派”合作,应该找谁?

如果看图 2-4 所示微信名你当然会毫无头绪,但如果微信名称改成图 2-5 所示的这样呢?

图 2-4

图 2-5

采取“个人昵称 + 工作标签”的起名策略,一下子就能对号入座。

如果你已经有知名度较高的个人品牌了,取自己一贯的名称或本名就可以,此时你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

但如果自己没有个人品牌,建议你加上经过提炼后最重要的后缀信息,如“实名 + 公司/项目名称”的结构,只要你在朋友圈足够活跃、内容有足够的吸引力,那么你的个人标签就会得到持续曝光。

标签应该是一个人核心或重点的信息,有些朋友将地域、公司全称、电话甚至人生格言理念都加在微信名里(见图 2-6),这样看起来会非常怪异,有的甚至根本显示不全。

图 2-6

(5)长期不变,永久记忆

微信昵称设置好了之后,就不要频繁更换,因为用户一旦熟悉了你的昵称,你更换后用户需要再花时间和精力去记住你,会增加用户负担,导致用户找不到你,或者由于变更频繁将你忘掉。

(6)忘掉技巧,拿出真诚

网上曾经流传着很多微信起名技巧,这些技巧或许在短时间内确实有效,但滥用之后就带来相反的效果,如曾经在自己名字前加个“A”或“0”,如图 2-7 所示,就能有机会占据别人通信录的最前面,而现在加 A 的人有一大堆,效果已经很一般,并且你的昵称加 A 好像就暗示着你将“营销”“微商”“卖货”等标签提前告知别人,会让别人对你产生提防心理。

图 2-7

2.社交网络中的第一印象——头像

头像象征品味、印象、信任度,也是用户对你的第一印象,所以一定要用心设置,尽可能减少社交成本。设置头像有以下几个技巧。

(1)辨识度高,清晰自然

课堂讨论

图 2-8 所示的这四张头像,你觉得有什么问题?

图 2-8

·第一张照片是男生还是女生……

·点开大图才发现第二张中有人……

·你存在那深深的黑夜里,隐藏在微信头像里……

·怎么就没有领导范儿呢……

如果想让微信头像更好地展示自己,那么你需要做到:

① 必须要是清晰的,不清晰的头像就蒙了一层薄纱,无形中增添了一层隔阂;

② 图片背景尽量干净,背景元素不能过多,否则会导致头像主体失焦;

③ 好的头像一定识别度高,背景色和头像要有明显的色彩对比;

④ 主体和背景的比例要合适,人物不能太小;

⑤ 图片要适当裁剪,不要压缩、变形,否则看着会非常不舒服。

(2)真实可靠,安全信任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在网络上搜索美女、帅哥的图片作为头像,其实这个做法本身倒没什么,但是如果个人微信号是用于运营的话,则建议使用真人头像,因为真实头像照片能够给人带来安全感。

头像照片可以适当作美颜处理,但是把握尺度分寸,不要太过。真实、美好、能表达你自身气质的头像才会给用户带来好印象,让他们信任你,更愿意和你交谈。

(3)贴近职业,风格匹配

课堂讨论

图 2-9 所示的各种头像对应的职业是咨询、培训、时尚、医生……

图 2-9

你会不会觉得有点格格不入?

如果微信号只是加了自己的亲朋好友,选用一些搞笑、好玩的头像无伤大雅,但是如果要去对接客户或合作伙伴,选择网络搞笑图片做头像难免会给自己的形象和专业度减分。

所以一般情况下,头像风格的选择要尽可能贴近自己的职业,如图 2-10 所示。

图 2-10

(4)突出特点,有话题性

课堂讨论

回忆一下,当你加了一个陌生好友,第一次聊天你会说什么?是不是“在吗?”?微信加陌生好友后,由于两人相互之间不了解,所以第一次的聊天往往不知从何聊起,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导致误会或冷场,对于内向、不善交际的人来说这更是个难题。

如果头像故意设置一些具有个人特色的话题,则有助于从头像聊起、打开话匣子,又不会因为相互之间不了解导致不必要的误解,就像英国人见面聊天气一样。如本书作者@秦阳由于皮肤较黑,就设置了一个夸张好玩的黑色头像,加陌生好友后经常就以头像破冰,如图 2-11 所示。

图 2-11

3.微信生态中的身份 ID——微信号

课堂讨论

假设图 2-12 中展示的是一些微信号,请先用半分钟记忆,自测一下,合上书之后你还能回忆起几个。

图 2-12

根据这个特点,不难总结出以下两个结论。

(1)好的微信号特点:好记、好识别、好输入

微信号是微信唯一的 ID,设置后不能再进行修改,所以微信号如果不好记、不好拼,就会带来一些麻烦,所以尽可能避免以下情形。

① 难记忆字母组,不好记忆。

② 不明意义的数字长串,不好识别。

③ 有短杠或下划线,不好输入。

(2)微信号的设置建议:拼音、关联、系列化

一般来说,以下几种设置是比较好的。

① 名称全拼音。微信号尽量与自己的微信昵称或相关名称保持一致。

② 绑定手机号。将手机号关联自己的微信,让别人通过手机号就能找到你。

③ 系列化命名。如果你有多个微信号,可以系列化设置,方便矩阵化运营,如“全拼 +01”“全拼 +02”等。

4.我为自己代言——个性签名

课堂讨论

假设通信录突然提醒有 3 个新增好友,点开之后如图 2-13 所示,你愿意单击“通过验证”吗?为什么?

图 2-13

大多数人恐怕都会躲得远远的,因为在个性签名处已经看出这个人加你的动机不纯。

个性签名在新添加好友的时候被看到的机会多,直接影响着新增好友的通过率。

个性签名最多可以设置 30 个字,风格可以严肃也可以幽默,关键的是展示自己的个性与特点。从上面的反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条关于个性签名的经验。

(1)忌空。不要空着,空着会很像一个没有诚意的僵尸号。

(2)忌硬。避免僵硬的广告,全是广告的个性签名会让人有警惕心,好友通过率特别低。

5.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地区

在很多人的介绍里,所在国家和城市都写的是冰岛、法国巴黎、马尔代夫……除非是特殊需求或与产品相关,不然把自己说得那么远,会让客户不踏实,没有实实在在在就在身边的感觉。

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秀场——朋友圈

课堂讨论

加别人为微信好友后,你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有个网络段子是这样的:“我通过了你的好友验证申请,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互翻朋友圈了。”

朋友圈中发布的状态就是关于一个人的各种信息碎片,这些碎片会随着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一条条转发散布在朋友圈里,把这些碎片拼合起来,哪怕没有见到本人,也能差不多看出个大概。

朋友圈的行为有发布、转发、评论、点赞等,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1)新的一天从发朋友圈开始

朋友圈这类交流平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晒美食、晒幸福,但朋友圈暴露了很多人的秘密。想要进一步了解一个人,可以看看他平时都在朋友圈发什么、发多少、何时发。

① 发什么——内容

课堂讨论

从图 2-14 这两张朋友圈截图中,你能看出该朋友的什么信息?

图 2-14

若朋友圈中经常发一些四处的风景、与朋友们的合影,说明这是一个爱玩爱旅行的人;还有的人朋友圈中每天必发自己的宠物(如猫咪),说明这是一个喜爱小动物的人。

所以从一个人发布的内容题材可以看出他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或者工作内容,从一个人配的图片、照片可以看出他的审美或艺术感,从一个人的文字可以看出他的文学修养或创造性……

如频繁晒自拍的人性格外向、自信,喜欢对外界展示自己。

如朋友圈的内容都是自己的原创,从不复制粘贴别人的东西的人一般来说有一定才华,为人处世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如经常发跟工作内容有关的东西,一般来说这种人一定是以工作为重心的,因为连把社交工具都当作发展工作的平台了,也说明他们对于人际感情比较淡薄,会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完成工作。

如经常在朋友圈中宣泄情绪、抱怨、对生活和社会现象有很多不满的人,一般来说内心不够强大,容易受来自外界压力的影响却无力去改变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朋友圈这个窗口去倾泻……

我们通过一个人的朋友圈,可以深入了解一个人,这样未来在互动时会多了很多话题。

② 发多少——频率

朋友圈中状态更新的频率也能看出一些信息。

正常情况下人都要忙工作、拼事业,除了微商,普通人不会一天发几十条朋友圈,所以频繁发朋友圈的人,一般来说要么工作性质比较清闲,要么生活中一定非常希望得到关注。

很少发朋友圈的人一般为人处世比较低调,但发布少并不代表他不看朋友圈,他们生活中喜欢沉默,想要和他接触只有打开他的心扉,混熟了之后你就会发现,他们其实也很健谈。

一个人如果发朋友圈大都是关于自己的东西,很少发关于其他人的东西,一般来说这个人比较以自我为中心。

③ 何时发——时间

一个人在朋友圈活跃的时间段一般是这个人比较清闲的时间段,所以从一个人经常发朋友圈的时间,可以看出他的作息特点。

(2)转发,背后更是一种转达

转发与评论、点赞、收藏等行为是有本质不同的,后三种主要代表着想深入互动、想简单赞美刷存在感、想深入学习这样的需求。如果一篇文章真的写得非常好,可以评论赞美,也可以收藏留存下来学习,那为什么要转发呢?

所以,转发行为的背后更多的是向外界表达转发的内容并阐述自己的观点、立场和态度。从一个人喜欢转发的内容里也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倾向。

(3)评论点赞,也是一种礼仪

喜欢评论别人的动态、为别人点赞的人,一般来说对生活有热情,很容易满足,也很乐观。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有更多发言权,而且善于和别人交流。

相反,极少与别人互动,即使别人评论了自己也较少回复的人,大多比较内向,或者工作强度很大。

实战训练

请打开你身边同学的微信号,用表 2-1 评估他的装修是否合格,并提出改进建议。

表 2-1 微信号装修评估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