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创业教育培养目标概述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8-23 19:27:43 热度: 199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734 字 阅读需要 3 分钟
目前,从把创业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美国,到提出「要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的德国,从把创业教育作为「社会发展之急务」的日本。

目前,从把创业教育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美国,到提出「要使高校成为创业者的熔炉」的德国,从把创业教育作为「社会发展之急务」的日本,再到提出「大学自我就业教育」的印度,创业教育俨然已成为一种国际潮流,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共识。在我国,与近几年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热闹场面相比,创业教育的成效与我们当初的期望还相差甚远。

创业教育目标是指创业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明确的创业教育目标关系到国家、社会相关制度政策的正确制定和相关支持体系的构建,也有利于纠正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对高校来讲,设立明确的创业教育目标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也是构建创业教育课程方案等教育模式所要解决的基本定位问题。

从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在逻辑来讲,创业教育与其说是高校在目前社会形势下的一种因应选择,不如说是高校主动顺应时代发展而做出的一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和转变,也是高校践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理念的进一步具体化。也就是说,高校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一样,其实质都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作为在目前社会形势下形成的教育理念,创业教育虽然具有它独特的理论内涵和意义边界,却与高校整体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相当大的关联性。

创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为造就社会需要的创业型人才奠定基础。根据创业教育的这种价值取向,我们很容易体会到它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但从实践的层面看,这种培养总目标还过于笼统和模糊,因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所培养的创业型人才在方向、规格和要求上是有差异的。我们尚需对总目标进行分析并使之层级化,以构建对创业教育实践有指导作用的体系。本章的创业教育目标主要涵盖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