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目标,创业精神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8-23 19:27:46 热度: 203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4313 字 阅读需要 15 分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创业对就业所起的带动作用,将鼓励创业、强化创业放在了突出的位置。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来支持和鼓舞。

在世界经济论坛中国企业高峰会议上,一份由埃森哲公司提交的、对 26 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就如何鼓励企业的创业精神进行的一项为时 3 年才得以完成的调研报告指出: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企业最缺什么?结论是:创新意识。21 世纪中国企业又缺什么?答案是:创业精神。该报告还指出:「中国有相当的企业和政治领导人已经能够认识到创业精神的重要性,中国 97% 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创业精神非常重要,88% 认为他们的企业在未来两年里将会变得更富创业精神。」

因此,如何培养和塑造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化中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是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凝聚人心、指导实践,需要对新时期创业精神的时代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途径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创业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创业精神是一个过程,即不管手中是否拥有资源,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都可以通过有组织的努力,以创新的和独特的方式追求机会、创造价值和谋求增长。

创业,无疑是当今时代极具吸引力的一个字眼,因为创业不仅意味着可以过一把老板瘾,还可以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理想,创造出更丰富的产品、服务,为我们自身和社会创造财富。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不管是继承创业、主动创业,还是「被创业」,越来越多的人开办了自己的企业,飞速发展的经济和宽松的经济环境为创业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哈佛大学商学院对创业精神的定义是:「创业精神就是一个人不以当前有限的资源为基础而追求商机的精神。」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创业精神代表着一种突破资源限制,通过创新来创造机会、创造资源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体现在创造新企业或创新上。因此,创业精神可以简洁地概括为:「没有资源创造资源,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用有限资源去创造更大资源。」

关于创业精神,《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中说到其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主题:

一是对机会的追求。创业精神追求环境的趋势和变化,而且往往是尚未被人们注意的趋势和变化。

二是创新。创业精神包含了变革、革新、转换和引入新方法、新产品、新服务或者是做生意的新方式。

三是增长。创业者追求增长,他们不满足于停留在小规模或现有的规模上,希望企业能够尽可能地成长,员工能够拼命工作。因为他们在不断寻找新趋势和机会,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新的经营方式。

弘扬新时期的创业精神,要把创业精神作为促进全民创业的动力源,通过大力培育、倡导新时期的创业精神,让创业意识深入人心,让创业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成为全社会的风尚。

由于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因素阻碍了创业意识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每当谈到自主创业,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不具备创业的条件,似乎目前所有的钱都被之前的人赚光了,而且自己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门路,没有必要的经验和知识,害怕承担风险和压力等,总之他们认为创业对于自己来说是「闻着香,吃着难」,所以根本不敢有创业的想法。

目前,网络、媒体的大力宣传打开了创业精神传播的绿色通道,社会上各种创业培训和咨询机构为创业者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指导和服务,各地大力开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创业专家志愿团专业指导、创业竞赛等活动,他们向普通的大众传递着一个信息,即草根创业不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哪怕从开一个小店、承包一片农田开始。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拥有创业精神是创业成功的首要条件。不管是多大的项目,创业者都不可忽视创业精神的学习,这项学习是使人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升华的终身性学习,这次学习可以使创业者具备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使创业者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一番事业,是让事业走向成功的必要保证。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大学毕业生中的自主创业者寥寥无几,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十分薄弱。当前中国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平均为 2%,这一数字与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20% 有整整 10 倍的差距。为了改善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经营能力,形成全民创业热潮,一个重要的举措是把创业教育引入学校课堂,在高校教学中增添创业内容。大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将受益无穷;大学图书馆通常能找到创业指导方面的报刊和图书,广泛阅读能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大学社团活动能锻炼各种综合能力,这是创业者积累经验必不可少的实践过程。为了适应当前形势,各高校通过与时俱进地更新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弘扬和培育创业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又以同样的进取精神引导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寻求变革、适应变革,为大学生今后的创业提供精神动力与支持。虽然这些活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大学生必然成为创业大军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必要性

1.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需要

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有知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将成为企业劳动力的主体。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就业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就业人员掌握的知识越多,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越强,获取高阶层的理想职业的机会也就越多,在优胜劣汰的机制下,一个知识贫乏,尤其是创业能力低的人,是很难有美好的前途的。另一方面,由于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产品的丰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获取社会的尊重将成为人们就业的主要动机,人们将趋向于采用一种更加成熟的、独立的自我就业方式,通过开办自己的企业来开创自己的事业以实现人生价值。虽然知识经济在中国只是初见端倪,但高校教育要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已经是现实的任务。这不仅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需要。

2.大学生全面成长和就业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以人的思维变革为主导、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为主的社会中,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有的社会生活规律,更需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自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渴望创业,实现其自我价值。因此,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个体全面成长过程中的必备要素,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今天,面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必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使其从「择业者」变为「创业者」,这无论是对以后以受聘形式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都非常重要。

三、大学生创业精神的主要教育内容

1.坚定信念

美国成功学奠基人、最伟大的成功励志导师奥里森·马登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如果我们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品质,就会看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在开始做事前,总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艰难险阻,直到胜利!」所有创业的失败者都是被自己打败的,而不是被竞争对手打败或者因商业环境等条件影响导致失败的,而所有创业的失败都首先因为丧失了创业精神或者说失去了取得成功的信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免不了出现危机和困难,越是危急关头,就越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热情和勇气。对于成功的企业而言,正如比尔·盖茨所说,面对挑战,微软员工几乎达到了乐此不疲的境界,这就是微软帝国赖以构建的坚实基础。成功的开始不过就是一个想法,一个强烈的渴望成功的想法,它是奋斗拼搏的动力,因为没有破釜沉舟的意识,是不可能激发出自己的潜能的。

那些失败后能够东山再起的创业者,每天支撑自己向前的正是一种持续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仍能转败为胜,创造出更大的商业传奇。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曾经是全世界最穷的人,最高时负债 92 亿美元,但是不到 10 年的时间,他凭借自己的顽强信念和精神,不仅还清了债务,而且又再次成为亿万富翁。这些都首先来自他顽强的创业必胜的精神信念。

很多人往往在做某事之前瞻前顾后,害怕失败,因而总是迈不开步子,不能集中精力去争取成功,而是把精力耗费在避免失败上,因此总是显得步履维艰。从事任何开创性的工作都是关隘遍布、险阻林立的,没有坚定的必胜信念作为精神支柱是不可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到达光辉的彼岸的。名闻遐迩的苹果电脑公司,当年两个年轻的创始人创业时靠的是 400 美元贷款,租借一间废旧汽车库,在旧货摊上购买一些元器件,但是他们抱着定能成功的信念,连续两年每周工作 7 天,每天 15 个小时,克服了许多现在看来似乎无法克服的困难,争分夺秒地研究出新产品,最终才获得成功。

2.注重价值创造

市场经济承认个人利益,重视物质利益,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市场经济等于物欲横流,或者创办企业一定唯利是图。实际上,创业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义,可以规划人生目标,反映人生价值,实现社会责任,体现崇高理想和远大志趣。

创业家们坚信他们的事业对全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坚信他们能为消费者、员工,当然也包括他们自己创造价值。我们称他们的工作带有使命感。这就引申出两个问题:我们的战略是什么?我们如何实现它?在这两方面都能表现出众是所有伟大的创业家的共性——他们能制定聪明的战略并创造卓越的价值。

谁都无法否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的生活,其区别只在于,有的人心中只有他自己,想到的是个人的名利;有的人心中只有少数与己有关的人,想到的是小集团的利益;而有的人心中装着的是融入社会的事业,是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的百姓大众。事实证明,个人的理想总是在无私和忘我中升华为人类的共同理想,进而在奋斗中熔铸理想信念的力量,开创出美好的未来。

3.培养执行力

执行力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再伟大的目标与构想,再完美的操作方案,如果不能强有力地执行,最终也只能流于形式或成为空谈。创新思路能否付诸实践,获得预想的或更好的效果,靠的就是执行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执行力至关重要,创业者的生存之道正逐渐从抓住机会和资源,转向以市场为中心。这个时候决定创业者命运的将不再仅仅是创业者抓资源、抓机会的能力,而是创业者的综合运作水平。这需要创业者从基本功开始,扎扎实实地做好企业管理与执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