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结论与展望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8-23 19:28:17 热度: 197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950 字 阅读需要 4 分钟
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发展情况,发现我国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营管理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提出了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对策。

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发展情况,发现我国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运营管理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提出了高校创业基地运营管理对策。

首先确定高校创业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是「三位一体」型,即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形成互动,共同推进创业基地的发展。该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机构设置更加细化

高校创业基地中的管理机构主要是学校力量,政府则扮演宏观指导和监督的角色,而企业则是积极参与到创业基地的活动中,共同帮助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管理机构内细化为分工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都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对高校创业基地进行全面细致的管理,也为基地内虚拟公司提供了管理支撑。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和创业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建设,构建了一个全面完整的体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基地有效的对接和结合,共同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个目标而做出贡献。

三、绩效评价体系

从提高高校创业基地绩效的目的出发,将综合创业基地运营管理、虚拟企业绩效和创业团队成员表现三个方面来构建一个全面的、针对性强、科学规范并且可以量化的创业基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创业基地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根据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改善,这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四、展望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环境还是不容乐观,他们的创业之路还是比较艰难。与外国成熟又完备的创业环境相比,我国在资金支持、政府政策、创业教育与培训、政府项目、商务环境等各个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特别是政府职能还未完全转变,政府官员服务意识不强。另外,传统社会观念的阻碍也是创业环境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综合来看,我国的创业环境还不是很完善。

创业是一项需要胆识、智慧的活动,而心理素质差的大学生可能在就业问题上都有困难,更别说自主创业了。因此,高校应该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加入心理素质教育等相关的课程,同时,在创业基地的虚拟公司中进行活动时,也要注重通过不同方式加强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抗压承受能力,提前适应进入社会后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与压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