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原创■ 许进(链极科技联席 CEO)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公共账本。它有三种形式:私有链、联盟链和公有链。私有链比较简单,我重点谈一下联盟链和公有链的区别。联盟链中,身份是公开的,交易则是隐藏的。公有链正好相反,身份是隐藏的,交易则是公开的。
比特币属于公有链——交易者匿名,但交易公开、可审计、可追溯,以此保证交易安全。但匿名带来的一个问题是:由于谁都可以加入,无法避免其被恶意攻击。于是用于提高攻击成本的共识机制应运而生。联盟链则没有这个问题。由于身份公开,交易效率得到提升,而点对点之间交易隐藏,使得联盟链尤其适用于商业场景。
追根溯源:公共账本让供应链问题无处遁形
金融的本质是要实现现金流错配。A 当下有钱而 B 没钱,A 可以通过股权交易或债权交易等两种方式把钱借给 B,但交易过程中有多个环节都容易出现问题,而这些问题均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
首先是身份确认,这个类似于银行里的客户身份验证(Know Your Customer, KYC);身份确认后,需要了解客户的信用,看看其之前是否有过恶意借贷的经历,还款意愿如何;信用通过验证后,需要客户出具借款凭证,也就是确权;确权结束,通过信用中介进行转账。
以上环节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如身份确认、征信或清算对账;另一个是交易,如支付与托管。
区块链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与交易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只拿身份证的照片或复印件未必能证实持有人的身份,但在区块链里就很容易甄别,每个比特币均附有持有人信息;区块链在确权方面的表现也很优秀,相关信息写入后,可以永久保存,任何人都无法篡改,并且处于加密状态;在交易方面,我们现在转账需要经过多家中介,比如支付宝或网银,但在区块链上不需要任何中介,可以实现点对点支付、多方交易、托管乃至自动交易,只需在合约里写清楚即可。
供应链溯源与监管
供应链污染的案例并不少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供应商管理和控制的不完善。中国的毒奶粉、假疫苗丑闻证明监管部门需要做出改变来严格加强供应链系统控制和提高系统透明度。
供应链有三条流:资金流,包括应收应付账款和运费等;物流,即物品的运输;信息流,比如货物运输途中的实时位置和货物凭证等。假如将这三条流都存入区块链,便可以实现溯源、征信和监管三大功能。
做过物流的人都知道,运输行业通常都有个运输管理系统,包括司机、卡车等租赁信息和货物、温度等物流信息,假如把这些信息实时记在区块链上,那便意味着厂商、收货方乃至消费者均可精确掌握货物的来源与去向。
通过区块链技术,我们每喝一杯鲜牛奶,便可知道它来自哪只奶牛,这只奶牛来自哪个牧场,牧场又将牛奶通过哪家运输公司运到哪家分销商手里,分销商再运到哪家批发商、零售商手里,整个环节的信息都可全程记录,且无法篡改。一旦出现问题,通过区块链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溯源与追责。
商品的溯源并不是以商品销售的完成而结束,商品的持有和转让信息也可以入链。在二手球鞋交易里,通过区块链技术,也可以增加货品的信用。球鞋定价通常不菲,厂商经常推出限量版,进行饥饿营销,从而造成部分球鞋品牌在二手市场很受欢迎,也催生出了制假产业。假如用了区块链技术,消费者便可知晓这双鞋在流通领域购买与持有的信息,从而确保了这双鞋的价值。
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等技术特性,可以提供随时可验的物流记录,方便监管部门进行货物的物流监管。监管机构只需在区块链上增加一个节点,区块链上的所有信息都会及时反馈给监管部门,这在危险品运输及食品安全领域尤其重要。
物流供应链金融
据国内专业机构估算,物流业仅运费垫资一项,每年就存在约 6000 亿元的融资需求,但这约 6000 亿元的融资需求中,只有不到 5% 是通过银行贷款方式获得的。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记录物流、仓单等运营信息。金融机构通过查询贷款企业的相关信息,便可大幅度减少信息搜集成本,从根本上转变因信息不透明而导致的物流行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仓单融资
仓储里面主要是存货,存货属于动产。中国的不动产融资(如房产抵押)现在已经慢慢发展起来了,但在动产融资方面还远远落后于美国,原因在于中国人太过「聪明」,同样一批货,物流企业可以将其在多个仓库里进行空转,然后拿着这些虚假仓单找银行融资,欺骗的次数多了,银行也就不会上当了。假如将存货仓储信息写入区块链,银行拿到的仓单便是实实在在的仓单和存货,对于企业来说,再融资就方便多了。
监管利剑:区块链成为政府协同工作的法宝
我们和地方上很多金融服务办公室(后简称「金融办」)对接过,我们发现,所有金融办都有四个需求:
第一个是数据真实性。金融办要求对所有交易实现「区块链存证」,数据不可篡改,确保数据真实性。
第二个是科学系统管理。金融办要求辖区内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和平台均需接入监管系统,实现所有监管的网络化、系统化、科学化。
第三个是事前管控预警。金融办要求将根据系统获取的数据,应用各类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隐患,提前预警。
第四个是数据永久性。金融办要求数据在区块链永久保存,防范风险发生后的「查无对证」「砸电脑,毁灭证据」事件。
除了地方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安机关与其他政府部门均可在区块链上进行工作协同,各部门数据均可通过区块链中联盟链的方式便捷安全地共享。各参与方在各节点通过 API 将各种数据实时写入区块链并广播到全网各个节点,各节点实时了解被监管机构的业务情况,同时根据预警模型实时通报相关负责人。
区块链监管和传统集中式监管相比,在数据方面优势明显。
在数据组织环节,由于传统监管是自行构建交易数据,所以存在数据伪造和篡改的可能,而区块链交易数据采用块状连接,按照可追溯、可审查的方式组织,无法伪造与篡改。
在数据存储环节,传统监管由平台自行存储交易数据,监管机构无法掌握数据全貌,甚至可能出现砸电脑等恶意破坏数据的极端行为,区块链由于其天生的分布式存储特性,监管机构极易掌握全量数据,并且各节点均留存全量备份,数据不会丢失。
在数据安全方面,传统监管由于缺乏统一安全机制,各平台安全措施参差不齐,存在内部极易泄露用户数据隐私的问题,而利用区块链技术,监管机构可以制定统一的数据安全方案,提升平台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监管平台可以制定完善的用户数据访问控制方案,实现只在充分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用户数据,保护用户隐私。
在数据上报方面,传统上报周期很长,一周一报甚至一月一报,而区块链可以实现实时汇报,这样信息颗粒度更细,作假成本更高。
在数据聚合方面,传统监管机构数据之间相互没有联系,跨平台监管措施很难制订和落实到位,而区块链监管通过汇聚平台信息,可以统计同一融资人的所有融资行为,从而杜绝恶意融资和重复融资行为的发生。
许进 链极科技联席 CEO。拥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计算机双学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金融学博士。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205
- 上一篇:未来的竞争是共识的竞争
- 下一篇:区块链与新金融变革
阅读推荐
更多...- 灵活应对顾客的拒绝与托词——销售技巧 2023-03-04
- 把握交流时的火候,可别烧到自己——销售技巧 2023-03-04
- 企业微信发布内容的规划与选择,用户关注微信账号的目的 2023-07-08
- 棘轮效应:给用户最好的,让他消费欲越来越强,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提高销售业绩 2023-05-20
- 大数据分析,利用信息化技术统筹全局 2022-07-16
- 应用领域:打造移动物联网新生活 2023-07-14
- 邮件策略:帮你创造 30% 业绩的邮件营销模式 2023-05-22
- 销售人员的收,实现业绩的突破 2023-03-23
- 电商软文的写作技巧,软文正文类型,建议收藏! 2023-02-16
- 给自己打一针「强心剂」「销售管理」 2023-03-02
- 案例讨论李嘉诚对创业机会的把握 2024-02-12
- 微商要巧借百度系列平台引流 2022-07-21
- 风险投资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2023-10-08
- 微信订阅号及服务号运营策略与方法,订阅号运营的10大经典策略 2023-07-03
- (小红书运营攻略)口碑让品牌走得更远:找对人、说对话、卖对货 2022-06-28
- 我是如何管理多元化的业务 2024-02-12
- 为了受众,提升微信含金量 2023-07-13
- 经典微信创业、电商和案例的分析与启示 202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