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养老保险

原创
发布时间: 2024-07-06 11:11:32 热度: 353 作者: 爱理财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1165 字 阅读需要 4 分钟
养老保险是社保的组成部分之一。顾名思义,养老保险的目的就是解决广大小伙伴的养老问题。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储蓄和理财投资的习惯。要是一个人工作到退休。

养老保险是社保的组成部分之一。顾名思义,养老保险的目的就是解决广大小伙伴的养老问题。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储蓄和理财投资的习惯。

要是一个人工作到退休,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积蓄,没有任何收入,也没买过任何养老保险,那接下来的几十年该怎么过呢?

在过去的中国,很多人会选择「养儿防老」。但现在都 21 世纪了,估计没几个人还幼稚地觉得可以养儿防老吧。所以养老保险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大部分人的养老问题。

既然要解决养老问题,那总得要钱吧。这个钱从哪里来呢?

答案很简单,由个人和公司共同缴纳。也就是说,你自己每个月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存起来,公司再拿出一部分帮你存起来,这样一个月一个月地存下去,等你退休之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啦。

那么个人和公司各自缴纳多少呢?

按照 2018 年上海的规定,个人缴纳工资的 8%,公司缴纳工资的 20%。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基本工资是 10000 元的话,你每个月养老保险要扣掉 800 元,公司还要帮你缴纳 2000 元,所以说这也是人力成本!

那钱去哪儿了呢?

答案是:个人缴纳的钱进入了个人账户,这部分的钱都是你的;而公司缴纳的部分进入了统筹账户。既然叫统筹账户,顾名思义也就是说进入这个账户的钱不由我们自己做主,是统筹安排的。

根据国家规定,只要缴纳养老保险 15 年,就可以在退休后领到退休金。如果没有缴满 15 年,那你就只能领回个人缴纳的部分,企业缴纳的部分就无法领回了。

现在问题来啦,退休之后你究竟能够领到多少养老金呢?

这里就涉及一个相对复杂的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缴费年限 ×1%;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实际账户累计额/计发月数(60 岁退休按 139 个月计算)。

听起来有点复杂,我们来举个例子。

比如说小湄,25 岁工作,60 岁退休,那就工作了 35 年。假设工资不变,一直是 5000 元,而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也是 5000 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 1.0,那么小湄的养老金为:

月领养老金:[(5000+5000×1)÷2×35×1%]+(5000×8%×12×35/139)≈2959 元

注:个人平均缴费基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 0.6,高限为 3。

无论怎么算,我们都能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想靠着养老金养老的话,情况不容乐观!

中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领取退休金的人越来越多,缴纳养老保险的年轻人不增反减。这就好像一个池子,流进来的水越来越少,流出去的水越来越多,究竟能支持多久,就不知道了。所以,学习理财迫在眉睫!

不过,即便知道靠养老保险养老不太靠谱,我们还是不得不交。因为在很多地区,缴纳社保与买车、买房及落户息息相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爱理财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