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解读三个O2O营销成功案例,看看他们是怎样实现的

原创
发布时间: 2022-07-27 08:53:51 热度: 217 作者: 谭淼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2562 字 阅读需要 9 分钟
去啊:一只猪引发的公关营销狂欢O2O模式的一大重要模块就是旅游,线上安排行程的方式,极大地便利了用户的旅游体验。因此,去哪儿、携程等旅游平台相继而起。
去啊:一只猪引发的公关营销狂欢

O2O 模式的一大重要模块就是旅游,线上安排行程的方式,极大地便利了用户的旅游体验。因此,去哪儿、携程等旅游平台相继而起,而在 2014 年下半年,在旅游 O2O 行业,则发生了一只猪引发的公关营销狂欢。

2014 年 10 月 29 日,原淘宝旅行推出全新独立品牌「去啊」,并邀请著名卡通小猪形象「麦兜」作为品牌代言人。其品牌内涵就在于:「只要决定出发,最困难的部分就已结束。那么,就去啊!」在发布会现场,该内涵也被浓缩为一句「去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啊」。

但正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表述,却引发了中国旅游 O2O 平台的公关营销狂欢。

使用过旅游 O2O 服务的用户,应该都知道该行业内的一大巨头——去哪儿。无论从品牌还是读音上来看,「去啊」与「去哪儿」都有极大的相近之处。而在发布会现场介绍时,「去啊」总裁也确实将 PPT 上的宣传语说成了「去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啊」。阿里去啊营销文案如图 13-3 所示。

图 13-3 阿里去啊营销文案

看到阿里巴巴如此「踩人上位」,去哪儿自然不会善罢甘休,立刻发出回应:「人生的行动不只是鲁莽地『去啊』,沉着冷静地选择『去哪儿』,才是一种成熟态度!」去哪儿营销文案如图 13-4 所示。

图 13-4 去哪儿营销文案

两者之间的直接冲突,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看到「去啊」和「去哪儿」的强势公关,携程则想成为「螳螂捕蝉背后的黄雀」,发布公关海报:「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去哪儿』,也不应该只是一句敷衍的『去啊』,旅行就是要与对的人,携手同行,共享一段精彩旅程。」携程借势营销文案如图 13-5 所示。

图 13-5 携程借势营销文案

有阿里巴巴背后站台的「去啊」,与两大传统巨头的公关之战,迅速引发了旅游 O2O 行业的「世界大战」。一时间,途家、爱旅行、在路上、看准、游心、周末去哪玩、百程、我趣等旅游网站都加入了这场狂欢。

随着这场「战争」不可遏制地蔓延开来,「麦兜」引发的公关营销狂欢也就不再限于旅游 O2O 平台,租车、金融等互联网平台也纷纷加入,其呈现出的创意、文案、美工水准越发精彩,口味也越发多元。

行业内外的纷纷参与,为用户带来了一场公关营销大戏。而在这场狂欢中,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否认海报是其官方作品,只说是员工个人的即兴创作。从被动传播到人人传播,商家抓住了大众成为「围观党」的心理。另外,这场借力打力的群体营销狂欢事件,一方面证明了阿里巴巴的巨大体量,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中国旅游 O2O 行业的勃勃生机。

易到用车:身边的专车

出行同样是 O2O 服务的重要领域,快的与滴滴的「烧钱大战」烧热了国内的打车 APP 市场。但打车 APP 的发展初期,仍然是基于传统的出租车市场,因此,虽然打车 APP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用户的打车体验,但大规模补贴的「烧钱」终归是「赔本赚吆喝」,无法持久。

因此,随着出行 O2O 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专车」则成为市场的主流发展方向,滴滴开始布局专车服务,与 Uber、神州专车等传统专车 APP 争夺市场。而在这其中,易到用车却凭借创新性的专车服务,不断提升用户的专车体验。到了 2016 年,易到用车的周活跃用户与 Uber 持平,周使用频次则超越 Uber,获得与 Uber 并列国内专车第二的地位。

易到用车的逆袭离不开其 O2O 营销的成功。为了发挥 O2O 营销的优势,2014 年 5 月,易到 Ycarlab 实验室首次亮相,以跨界营销的方法,相继推出空气净化、车用香氛、美甲专车、美妆专车等服务,为用户打造全新的出行体验,并进一步丰富专车服务的内涵,如图 13-6 所示。

图 13-6 易到用车的用车体验

纵观易到用车的创新服务,我们能够将之总结为一点,那就是在 LBS 与 O2O 的进一步融合中,服务「最后一公里」,将各种场景化服务能够随需而至、随叫随到。其营销逻辑就在于,既然用户会打车去美甲店做美甲,或是去美妆店做彩妆,那么,为何不直接将这种服务送上门呢?待用户装扮完毕之后,他们则可以打车直接去往目的地。

这样的创新,也让易到用车不再局限于一个打车 APP,而真正成为用户身边的「专车」。区别于滴滴、Uber 的专车服务,易到用车的「专车」内涵在不断丰富中,实际上成为了用户的「私人专车」,既能够方便用户的出行,也能够将用户需要的服务「送货上门」。

到家:服务应有尽有

O2O 平台运营的一大难点就在于平台盈利,在 O2O 平台发展初期,因为 O2O 平台能够为商家带来更多的客户,因此,O2O 平台大多会要求商家向平台缴纳一定的「中介费」。从本质上来说,这其实与传统的中介服务并无区别,只是这个基于互联网的「中介平台」,拥有更加丰富的信息,而且能够为用户带来优惠的商品。

但对于商家而言,在提供优惠商品的同时,又要缴纳不菲的「中介费」,使得商家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因此,很多人在使用 O2O 服务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致电商家确认团购信息时,商家在确认有该优惠的同时,会告诉用户,你可以直接来店里消费,或付现、或刷卡、或转账,即可享受 O2O 平台上的优惠商品。

在传统中介市场,平台都会竭尽全力避免服务者和用户的直接接触,以免他们跨平台交易,但信息公开的 O2O 平台无法做到这一点。因此,经过初期的摸索发展,如今的 O2O 平台也开始在「中介费」上有所收敛。

因此,58 同城推出了独立品牌 58 到家,为用户提供上门家政服务时,其盈利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在 58 到家平台上,服务者无需向平台缴纳费用,即可入驻平台,并向用户提供基础服务。只有在服务者接受平台培训,或想要发布高端服务项目时,平台才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以确保服务者的服务技术和用户的服务体验,如图 13-7 所示。

图 13-7 58 到家的服务特色

在这种以用户利益为先的盈利模式中,58 到家也并不局限于互联网企业盛行的轻资产模式,而是在线下组建实体公司,从而进一步保证上门家政服务的质量。因此,虽然 58 到家 2014 年底才推出服务,但至今为止,其提供的家政服务已经涵盖家庭清洁、母婴护理、家居养护、维修换新、美容、按摩、速运、洗车等主流家政服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谭淼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