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经验」生活新距离——指尖到屏幕之间
原创再不上微信,你就老了。微信是什么,它是年轻、梦想和创造,让生活变得没有距离,购物、交友、娱乐等都成为了最「微」的事情。身边的朋友、亲人都已经爱上微信,我们一定要挤进队伍,让青春学会打盹,让生活也「微」起来。
2011 年 1 月 21 日,一款能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诞生了,它是腾讯公司耗费数年时间,通过一个精英团队呕心沥血打造而成,它就是微信。微信是首创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的互动平台,它是跨操作系统、通信运营商的一个强大媒介。就是这么一款程序彻底地颠覆了年轻人的生活,两年后,每个人的智能机上面都会装上微信,然后每天都会打开它,看看朋友圈,捞捞漂流瓶,没事还会摇一摇。
手机聊天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微信以更快捷更方便的优势脱颖而出,而且最关键的是它是免费的,这颠覆了手机通讯的传统。我们愿意去体验微信,因为它所传递的不仅仅是有效的沟通和轻松的娱乐,更多的是我们个人的生活价值。
打开微信,生活便热闹起来,看看朋友圈,好久不见的兄弟姐妹 在发自己烹饪的大餐照片,我们的胃便开始欢快地闹腾起来,心于是也暖了起来,因为熟悉的事物还在眼前;有时候还会闪出信息,那边的老姐发来语音,细心地问问今天有没有吃到大餐,我们的愁云也散去了,至少有这句亲人问候来放松心情;熟悉的人给我们发来几张美丽的风景图片,朋友们的特色回复,然后我们就会瞬间开心起来,微信让我们生活的距离变短了,最真切地感受到了距离之美。
微信,它的出现让我们在半熟社会里找到了可以快乐沟通的对象,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沟通天地。它所有的功能都是我们生活中最需要的,诸如多人会话功能。
开启多人会话模式,轻轻按住说话,松开手后对方就能收到自己的声音。很多时候,我们是不太喜欢凑热闹的,但若是有一个热闹的氛围已经存在,或者我们很简单就能创造出一个热闹的气氛,那么我们便很容易就打开自己,多人会话就能帮助我们实现。自从有了微信以后,我们也许会常常发现,当初在一个班级里那些内向的同学也很大方地谈论事业、爱情和成长;一个办公室里的同事因为工作划分的关系而很少沟通的也因为它而彼此熟络起来。
以上就是发起多人会话的操作方式。多人会话俗称群聊,首先就是搜寻我们要群聊的朋友们,随便挑一个点出其窗口的小人标志,弹出一个新的窗口后,点「+」,页面上随后出现微信上的所有好友,将自己筛选好的群聊朋友一一选中,再点「确定」,之后的页面就是群聊页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畅所欲言了。
微信另一个有趣的功能就是与身边的陌生人有效交流。微信是可以拓展沟通圈的,熟人社交固然能为我们带来快乐,但是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很可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生活的色彩。我们的周围会有各色各样的陌生人,他们与我们也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同一个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同样爱健身的超级达人等,都有可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沟通的乐趣,但是因为距离的关系让我们彼此连熟悉的机会都没有。如何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与我们之间搭建起沟通桥梁呢?微信 LBS 功能的出现,将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连接在了一起,成为新兴社交的基石。
除了这些,微信上面还有随性交友这一功能,漂流瓶就是它的载体,它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体验。语音瓶功能更是结合了微信语音对讲功能与漂流瓶的创意,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另外,由于它出自腾讯,所以微信与 QQ 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微妙的,这一层关系的软件嫁接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体验。诸如当我们的 QQ 处于离线状态时,微信帮我们接收 QQ 消息、QQ 邮件,还可以回复文字和语音消息,让我们时刻保持和 QQ 好友联系。
腾讯公司副总裁张小龙形容微信时这样说:微信的本质是对象和信息。现在微信的一个重要角色是连接,连接对象与对象、对象与信息,连接一切人、物、钱与服务。
微信这个特殊的公众平台,在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已经达到了 5000 多万的公众号,每天保持 10000 个公众号的增长速度,每天有超过亿次的信息交互。这一数据代表什么,表明越来越多的人生活中有了「微信」的存在。发展到今天,微信的功能已经被彻底强化了。微信可以实现支付功能,我们只需绑定银行卡就可通过微信、公众号、APP 以及身边随处可见的二维码,简便快捷地完成付款。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微信来实现一切易货方式,不用很长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就会与微信彻底「联姻」。微信的下一步走向已经确定:成为书籍、成为钱包、成为秘书。
或许到那一天,微信会成为一种更为崭新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和朋友分享你的「微」生活微信在前期最能被人们所接受,是因为它的分享性,而且它优于微博的是,分享更简便、途径更简捷。另外,微信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它姓马,马化腾的 QQ 之树开上微信之花,这芬芳必然飘至万里,其用户群绝对是以几何速度在增长。羊群心理是每个人都有的,当身边的人都开始玩微信了,而且它还是嫁接在 QQ 之上的,那么越来越多的人便选择微信。随后,微信上几乎每个人都开始分享自己,不论他在众人面前是腼腆的,还是活泼的,只要打开他的微信,似乎都能找到他自拍或者生活的印记。不可否认,微信已经让我们彻底地喜欢上了分享自己的生活。
也许,还有一些至今还未开通微信或者不经常上微信的人还有疑惑:为什么那么多人着魔,甚至还有很多人似乎改变了自己的个性,原来内向的他竟然也在微信上卖萌了?为什么连逛个街的时间都没有的大忙人居然也上传自己的用餐自拍照?
不久之前,我们还发觉周遭的人是不玩微信的,几乎每个人打开手机的时候,都会登一下自己的微博,刷一刷,看看自己关注的人的最近动向。很多人利用微博发发牢骚,或者是按照自己经营的特殊微博形象,如文青、幽默大师等,来继续装下去。但是,他们的粉丝并没有多少,因为没有人会在意,除非你是名人。
微信的诞生,彻底让这些人找到了分享的真正味道。相对于微博这个大圈子来说,微信是一个很小的圈子,但是微信圈几乎都是由朋友构成的关系网。我们与朋友身处异地,联系并不多,有了微信以后我们便有了互通的机会,而这样的一个圈子也可以让我们更畅快地分享自己,因为我们的分享会被他们关注、评论甚至是转发。诸如朋友做了三天的背包客,路经美丽的云南大理,我们便能从微信上看到最美丽的风景照和他的自拍,然后我们点了大大的一个赞,甚至还会评论 「小子,下次记得叫我一起哈」;我们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朋友看到后,有的会打趣道 「艾玛,这是人吃的吗」,有的就会夸张地说 「这么丰盛啊,改天请我吃大餐吧」。这都是最为愉快的分享,因为我们的生活被关注和反馈,我们内心的某些需求很容易地就实现了。
看到上面图片的信息,折射出来微信的一个大创造,那就是朋友圈。微信之所以能建立这么一个特殊的圈子,完全是依赖通讯录和 QQ。因为我们在筛选微信朋友的时候基本上就通过这两个平台,而这上面几乎都是我们熟悉的人。我们可以打开自己的微信,在查找一栏里寻找到我们要加的人,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去找一下最近通讯录上新加的人,因为他已经成为了我们快要熟悉的人,我们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分享给他,然后也希望从这个刚熟悉的人身上了解到更多。
通常我们愿意去分享自己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想让我们的新朋友了解自己,也很想了解到这位新朋友,从而找到彼此的共同点,便于更牢固地缔结友谊。有时候,偶然认识的一个人,交换了手机号码以后,便再也没有交流了。但通常交换联系方式的人都是因为他或多或少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关系,若是彼此能够成为朋友,对于我们必然有一些益处。微信帮助我们彼此熟悉,关系便不再是一面之缘,很可能成为不错的朋友,久而久之,成为生活和工作上的伙伴。
微信发布 4.0 版以后,它的功能被开发和拓展,其中在手机相册添加图片被用户所喜爱,因为它有强大的滤镜效果,即使拍照的技术再烂,也可以通过各种滤镜将照片修改成专业的水平。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强大的功能,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可以利用朋友圈来舒缓压力,比如说给朋友分享下自己喜欢的音乐,朋友听完后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赞;再比如说我们能与好久不见的朋友经常在朋友圈里互相打趣,将彼此的距离拉近。当然,微信的分享远不止于朋友圈这么简单,而朋友圈只是一个分享功能的代表。
当我们关注一个有特殊兴趣的微信公众平台时,也能从中获取到最为重要的信息。微信让我们在分享的同时也能得到最为贴心的反馈,而公众平台也为我们分享了我们所需要的兴趣信息。通常,关注微信平台的人是存在在一个圈子里的,而这个平台很容易为大家创造一个认识的机会,而这也会给生活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如图所示,关注了新徽商联盟的用户在得到公众平台分享的关于商业大讲堂的信息后,他们便有了新的探索。他们或许会参加这次的活动,从而去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是对自己生活兴趣的丰富,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因为这样的学习伴随的是一种欢快,而非是强制的压力。
实际上,若是其中有用户在参加这次大讲堂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个或数个同行业同兴趣或者是关联行业同兴趣的朋友,这便是一次有效的商务联系。换一句话说,这是在经营自己生活兴趣方面又交了行业上的朋友,对自己的工作又是新的拓宽,无疑微信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享趣味。公共平台的分享,就是我们自己在与相关兴趣的朋友之间的分享,因为这一平台能够帮助我们搭建沟通的桥梁。
微信,带来的不仅是「微」生活,带给我们的更是无限分享的风景。
第三节 让你的关注丰富多彩随着微信公众账号平台的开放,各种类型的公众账号数量飞速增长。我们获得资讯信息的途径更多了,可是多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泛滥」了。那么面对 200 多万个微信公众账号,到底应该关注谁?
微信公众账号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微信公众账号官网上的解释说,服务号是为企业或是组织提供更强大的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能力,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全新的公众号服务平台。对于关注者来说,就是能够为其提供业务服务的平台,比如广州交警、南方航空公司、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等。
订阅号是为媒体和个人提供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构建更好的沟通与管理模式。对于关注者来说,就相当于向其发布资讯信息的账号。
从类型的定义上,可以看出这两种公众账号有着不同的作用。服务号可以为我们提供便利,订阅号可以给我们传递资讯。先说服务号,如果需要了解路况,可以关注「微信路况」或本地交警的公众账号,还能够查询理赔和违章等信息。而关注订阅号,则可以获得丰富多彩的资讯内容。订阅的方法也非常简单,轻触右上角的「+」,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添加朋友」,可以直接输入已知的微信号来查找,也可以输入中文账号名称来查找。
当然,在二维码已经较为普及的今天,扫描二维码是最简单的方式。一个二维码对应一个账号,不会不小心添加到名称相似的山寨账号。同样也是轻触右上角的「+」,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扫一扫」,然后对准二维码即可自动扫描,最后确认「关注」就完成了。
微信与微博的关注不同之处在于获得信息的量与质。微博不限制发布者发布信息的数量,微信公众平台限制服务号一个月内只能发送一条群发给关注者们的消息,订阅号每天只能发送一条群发消息。
而且当我们在微博上看到一条感兴趣的消息时,可以很方便地把鼠标移到原发布者的名字上,无需点击的动作就会出现「关注」的按钮。也就是说,在微博上关注一个账号,只需要点一次就完成了。而关注微信账号,就需要在手机里输入账号(微信号)或是扫描二维码,才能看到「关注」按钮,轻触「关注」才能完成整个关注过程。
不过,正是微信看似比微博稍显「麻烦」的这个关注动作,使得关注微信公众账号的关注者们,就要比关注微博账号的粉丝们来得更有诚意,或者说更「忠心」。同时正因如此,微信公众账号推送的内容在质量上就更加追求精致,可读性比较强。
目前微信公众账号的类别已经涵盖了资讯、阅读、生活、购物、职场、婚恋、教育等方面。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订阅号之后,基本上每天都能收到账号推送过来的精选资讯。尽管在新闻的时效性方面不及微博,但是也正因不用抢时间,微信公众账号能够发布更为准确和深度分析的内容,并且在文章长度方面不像微博有 140 字的限制,可以发挥出微信的优势。
1.面对众多同类资讯的公众账号,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第一,很多人关注微信账号是因为它的微博做得很不错。忠实的微博粉丝转化为其微信粉丝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不过,正如前文所述,由于微博与微信在很多方面不能相提并论,因此虽然微博做得不错,但是并不能代表微信就一定很棒。若是善于深度分析的账号,在微信上会更如鱼得水。
所以,还是内容最重要。有些做得比较好的媒体,就很会利用微信平台的特点,在微博上抢时间发布,然后在当日傍晚或晚上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平台推送热点汇总、梳理分析等内容。
第二,在选择公众账号时,既要丰富多彩,又要注意不能过度关注八卦消息。微信公众平台上有价值的内容不少,同时没营养的信息也很多。相同类别的账号,选择一至两个在用心做的账号关注就行了。否则关注多了,会被重复或低质量的消息占用掉我们宝贵的时间。
第三,对于服务号来说,可以关注一些与自己的生活相关,并且能够带来切实便利的账号。由于服务号一个月只能群发一条消息,不会造成骚扰,再加上做得好的服务号,使用十分方便,甚至可以省去装单独的客户端,多关注几个这样的精品账号来方便自己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
2.订阅了这么多的微信公众账号之后,又该如何来有效地阅读呢?
首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看重的就是时间上的花费。订阅得太多,看不过来也是浪费流量,如果把过多的时间花在阅读微信上,也是一种时间浪费。因此,最好能够计划一下阅读微信公众账号的时间安排。比如每天 15 分钟,时间段可以定在傍晚;又或是 30 分钟,上午和晚上各一次。因为订阅号一天只能群发一次图文消息,所以大多会在下午或傍晚编辑发送。
其次,想要有效地阅读微信公众账号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内容来计划安排。比如每天花 15~20 分钟来阅读资讯类订阅号中的好文章,做得好的账号的编辑都很用心,会精挑细选一些精品图文资讯推送给关注者。而那些介绍、推荐类的订阅号,没有很强的时效性,对工作和生活也不会产生即时的影响,则几天浏览一次也无妨。
最后,巧用「收藏」功能,实现微信公众账号内容的有效阅读。微信毕竟目前看来还是一个以即时通信功能为主的手机应用,因此我们可能会在一天内打开很多次,每次打开都有可能会被订阅号推送过来的信息吸引,进而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当我们「不小心」被标题吸引,但是此刻又不方便仔细阅读的时候,可以充分地利用「收藏」的功能,把我们感兴趣的文章先收藏起来。等方便的时候再打开「我的收藏」进行阅读即可。
在 2012 年,我向朋友推荐使用微信时,说这个像对讲机一样很好玩,他们都不太感兴趣。然后我告诉他们,设想一下,当你在餐厅等男朋友,他回复的短信九成是「我已经出门在车上了,马上就到」,可其实他八成还没起床。这时候如果你用微信对讲机的功能,他在哪里一下就能听出个大概来。还比如你在开车,要发短信是不可能的,不过等红灯的 10 来秒钟发条语音消息就绰绰有余。结果没想到好几个人听了之后立刻就装上了。
在同学聚会时,随处可见到处交换名片或是留电话号码的场景。传统的「发名片」的场景或许已经没那么多见了,而互留电话的情节也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加我微信吧」、「我们来加一下微信吧」。
面对面互相发送微信名片,或是添加账号是非常便利的。轻触右上角的「+」,选择「添加朋友」,就会显示出好几种添加朋友的方式。其中的「雷达加朋友」使用起来最简单,只需要想要互相添加的人们一起打开「雷达加朋友」的功能,微信就会自动搜索并添加。
众所周知,同学聚会是个培养人脉资源的绝佳场所。不过,就算你因为有事没能出席,也不用着急。微信有「发送名片」的功能,你可以让参加的同学、好友把添加的人的微信名片发送给你。操作也十分简单,比如说你想把 X 的名片发送给 A,那么就先在通讯录里找到 X,然后轻触右上角的功能键(三个点),选择「发送该名片」,这时界面会自动列出你所有的联系人名单,在其中选择 A,最后轻触右上角的「确定」就完成了。
你有没有发现,十多年以来,我们的手机号码或许已经换过了好多次,但是 QQ 号码却极少更换。比起留手机号码,或许留 QQ 号码更不容易失去联系。而今天,微信也逐渐成为了这样的一种趋势。微信有了可以解绑 QQ 号码的功能,这就意味着微信号可以不用依托于 QQ 号码,而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联系方式。
而且,相较于 QQ 的虚拟性,微信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的通信和社交。因此,微信成为了我们的个人名片。而这张微信名片,上面有名称、头像,还显示地区和个性签名。这些信息都是你这个人的代表,也是向其他人展现「我是这样一个人」的窗口。
因此,如何编辑昵称、头像、地区以及个性签名这四个方面的信息,就有很多学问了。
进入微信后,轻触右上角的三个点,然后轻触自己的头像和昵称的部分,就进入了设置个人信息的页面。轻触「头像」就可以设置头像,轻触「昵称」就可以设置昵称,性别、地区和个性签名也是同理。
① 昵称和头像。5.2 以前的版本,在通讯录里除了头像和昵称之外,还有个性签名栏的展示,在微信 5.2 版本的通讯录里没有了个性签名的展示,需要点开才能看到。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头像和昵称的编辑。
个人头像有多重要?不夸张地说,就像是你的穿衣品位一样那么重要。对于展现给别人的个人名片信息,头像甚至比昵称更重要。别看只是一张小小的图片,传递的信息量可不少,并且还能够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好感度。
对于阅历丰富的人来说,只要看一个人的微信头像和昵称,就可以大致上了解这位头像主人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甚至还能够揣测个人的喜好。
② 个性签名。工作型的人大多会在个性签名里写上工作内容,比如业务信息的推广内容等。由于个性签名需要点开个人资料才可能看到,并没有放在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因此可以推测,相较于以前,微信弱化了个性签名的作用。不过当成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用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新添加朋友的时候,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查看一下新朋友的个人资料页面,这时候个性签名就会发挥大作用了。工作来往多的可以编辑工作信息,比如行业、职位等;生活型的人可以编辑自己的兴趣爱好,或是人生格言等,能够达到吸引志同道合的人的目的。
③ 地区信息。如果你想要展示自己较为详细的地区信息,可以精确到市。如果想保护自己的隐私,则可以随意设置。同时,也可以通过查看其他人的微信名片中展示的资料,来获取想要的信息。
除了通过告诉他人自己的微信号的方式来推销自己,让他人添加自己为好友的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就是扫描「二维码名片」来添加。
在「个人信息」的页面,有一个「二维码名片」,轻触之后我们就能看到属于自己的二维码名片了。
轻触右上角的三个点,可以把自己的二维码名片直接分享到 QQ 空间或微博,也可以直接把二维码的图片保存到手机里,随时使用。当然,印在名片或广告宣传单页上也是一种很便捷又不会对他人造成困扰的方法。
在电子产品日趋普及,人们的生活逐步接近无纸化的今天,编辑好自己的「微信名片」就像印刷个人名片一样,需要用心去设计。而且,「微信名片」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可以随时编辑、修改、更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366
阅读推荐
更多...- 言行品格,诚信无价(Goodnatureandtrustworthy) 2023-07-16
- [评估你是否创业]成家、立业、生子,如何排序 2023-07-16
- 猫眼电影「实时票房」背后的秘密 2022-07-27
- 微信卖菜 2023-07-14
- 「电子商务」营销案例「买一善一」的 361° 2022-07-27
- 成功销售如何自我应验的预测 2023-03-14
- 试着给谨慎型顾客讲个故事——销售技巧 2023-03-04
- 从众效应:不走寻常路,让用户不知不觉就爱上,为您的生意带来巨大成功 2023-05-20
- 微信语音:一对一要的是亲和与互动 2023-05-22
- 地点交友,即时通信 2023-07-14
- 销售技巧与法则持自信和坚持 2023-03-04
- 为了受众,提升微信含金量 2023-07-13
- 提前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销售秘籍建议收藏] 2023-05-22
- 别让客户因为不满而跳槽,轻松增加您的销售利润 2023-04-01
- 订阅号ID选取的4个学问 2023-07-02
- 声音要具有感染力,客户业绩增长了100% 2023-04-01
- 如何做好销售?大客户销售的七大战略 2023-04-14
- 顾客说「我想再转转」,这 2 种错误回应方式,会让你损失更多订单 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