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如何撰写高打开率的新闻通稿?

原创
发布时间: 2022-07-28 11:57:34 热度: 192 作者: 谭淼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2463 字 阅读需要 9 分钟
各位插坐学院的同学大家好,我是公关软文的老朋友蒙古大夫。今天跟大家聊下公关稿件的写作。公关软文,听起来就很低端,但是换种说法,内容运营,分分钟就高大上了。

各位插坐学院的同学大家好,我是公关软文的老朋友蒙古大夫。今天跟大家聊下公关稿件的写作。

公关软文,听起来就很低端,但是换种说法,内容运营,分分钟就高大上了。公关软文就是品牌内容运营的一种,跟微博微信没什么差别。

在微博崛起之前,人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还是四大门户。当时央视六套有句广告语,叫做打开电视看电影,而人们看新闻是「打开电脑看新闻」。触媒习惯决定了营销的战场,所以当时做策划主要靠两大法宝,一是促销活动,一是公关软文。你只要搞定了全国 300 家媒体,基本上传播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后来互联网移动化,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变成了朋友圈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和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兴趣媒体」,传统公关软文那种写法,几乎就没有了营销的价值。

什么是传统公关软文的写法?简单说就是企业视角,像个祥林嫂一样,总想告诉别人,我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管你爱听不爱听。你打开百度新闻,随便搜索一个品牌,比如 xx 银行,话风是这样的:xx 银行江西分行行长在湖北调研;xx 银行用真心温暖客户;xx 银行加强汛期安全防范确保运营安全……这些新闻我们称为「幽灵新闻」,因为你可能永远不会看到新闻客户端给你推送、朋友圈有人在分享。

那么,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关软文,该如何更好的应用?

营销的本质是说服,说服消费者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公关软文作为营销的一个工具,承担说服功能的时候,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角度的内容来实现:

一、新资讯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是天然需要安全感的动物。你的产品和服务要能够解决消费者关于安全感的焦虑,你的公关软文同样要如此——你要把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理念、也就是消费者的不安全感讲清楚,让消费者有代入感。

比如说,我们之前曾服务一个灯具品牌。传统的灯具无非是美观、节能等卖点,这家厂商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智能家居光源设计。如果你只在新闻稿里「宣布」这个概念,没有用,因为别人听不懂。你得告诉他,过去你家里面的灯泡,装 30W 还是 50W,全靠感觉,反正看电视也是这个灯,看书也是这个灯,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是这个灯——但这是原始的买灯的方式,对视力、对身心健康都不利。科学的买灯方式,是根据你家的空间设计、灯源组合,来帮你设计一套完整的照明解决方案。

你把这个逻辑反复去讲,通过各种专家论证,它就构成了一种新的消费主张,那些尚未更换灯具的消费者也许就会觉得自己「落后」了,有一种消费升级的冲动。

二、信任状

信任状是定位理论中的一个概念,用大白话说就是给消费者一个相信你的理由。比如说牛奶企业遇到三聚氰胺了,消费者都不买了,你该发什么样的企业新闻?大部分品牌都在找各种信任状。比如,某某国外机构检测多少批次的牛奶产品全部合格;比如,国家某部位领导参观工厂,拿起了生产线上的牛奶直接喝,君乐宝奶粉进入世界上食品安全监管最严格的香港市场销售了;等等。

信任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找:一是行业内部,如主管单位、行业协会、第三方检验机构等;二是行业外部,如各类奖项、专家学者、媒体机构、其他知名机构、平台和品牌的合作等;三是企业内部,如产品或服务的功效、供应链上的其他品牌、关键环节的员工、电商销量、消费者证言等。

三、热销

消费者有从众的心理,我自己做不好的购买决策,随大流就好了。所以定位理论非常强调品牌要「成为第一」,要「制造热销」。

小米手机早年的「饥饿营销」,其实就是制造热销的一种方法。几十秒几十万台产品被抢光,跟房地产公司推「日光盘」、1000 人抢 100 套房源的操作手法,何其相似。更典型的是电影,新片上映,总是要告诉你单日票房破亿、《蜘蛛侠》超过了《神奇女侠》。你看多了这样的「新闻」之后,慢慢也会觉得这个产品可能确实非常受欢迎,下次有购买需求的时候也许就会将其列入你的购物车。

如果你是 2B 的企业,那么在制造热销的公关稿件上要更用心一点。比如有一家美爆潮品的连锁品牌,要吸引人加盟,该发什么「新闻」?自然是:美爆潮品 618 销售业绩再创新高,成加盟热点;实体店关店潮,为何美爆潮品能逆势开店?你可能根本没听过美爆潮品这个牌子,但你看了这些新闻,一定会觉得在这是 2017 年最赚钱的投资项目。这些内容跟 C 端的消费者无关,但能影响那些希望开加盟店的人。

以上三点,是从内容层面对公关软文做的梳理。

具体到投放层面,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关软文要特别注意颜值,也就是标题。把标题写得性感、漂亮,让消费者看一眼就欲火焚身,充满了阅读的兴趣,这需要专业的技能。粥左罗老师的微信十万加课程有大量起标题的技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

在这里我们只提供一种简单的唤起关注的三要素模型:人、事、观点。

一、显著的人物

比如马云线下无人超市开张,有一个公众账号写了篇微信稿,阅读量超过 3000 万。马云、王健林这种属于超级 IP,放在标题里绝对能让流量胖几圈。但很多品牌并没有这么强的 IP,怎么办?可以从相关的背景中进行挖掘。比如有一位教古琴的老师,圈子里很有名,但普通大众可能并不熟悉。怎么写她的新闻稿?她为奥巴马演奏过,她还是窦唯、崔健的古琴伴奏。奥巴马、窦唯、崔健这些人物就更具显著性,知名度更高,放在标题里引流效果更好。

二、反常的情节

比如,只有 2 篇十万加估值 2.5 亿,挖藕少年李志刚的资本猎手梦。比如,嫁大 19 岁的丑老公,结婚 5 年被扫地出门,如今女儿十岁长成这样。这说的是谁呢?高晓松前妻夕又米。这种知音体的标题是新媒体的流量担当,女人看了想八卦,男人看了想点击。很多正经的品牌可能很不屑这种标题党,但可以适度的进行这种角度的优化。

三、奇葩的观点

比如马云在刚刚结束的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说,阿里成功全靠女人,他下辈子想做女人。这种「奇葩」观点是新媒体的最爱,但它非常倚重品牌对外发言人个人的特质。如果没有一个能造新闻的发言人,那就只能发布一些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比如,给孩子买再贵的学区房,都不如给他请个好老师。

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话聊的全部:三个内容角度+三个标题要素=有用的公关软文。

版权保护: 本文由 谭淼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