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提炼卖点,找到产品的优势所在--销售的关键在哪里?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4-01 16:33:41 热度: 214 作者: 刘宁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6473 字 阅读需要 22 分钟
我们的目的是销售,否则便不是做广告。——罗斯·乐夫

在营销学上,流行着一个著名的概念——USP,即独特的销售主张。意思是,推销产品要有「卖点」,卖点即我们常说的产品优势,想让客户购买你的产品,一定要让客户看到产品的优势所在。

 产品的优势是其最大卖点

客户为什么会购买你的产品,一定是该产品具有某些优势,有特色、服务佳、价格合理等。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一定要重点突出自身的优势,让客户感到购买你的产品的确物有所值。

案例

深圳嘉旺饮食连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粤式风格中式快餐为主的民营企业。1997 年开设了第一家店,至今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非常有影响力。

曾隶属深圳市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个下属餐饮店,如何在短短几年内发展成为遍及南方的连锁企业呢?这与该企业推行的营销策略有很大关系。在发展过程中,该公司时刻按照求新求异、突出优势的思路来做。当发展遇到「瓶颈」时,他们推出了一款「嘉旺小王子」的新产品,这是一款中西结合系列的快餐类产品,以鸡肉为主原料,类似于肯德基、麦当劳,但采用中餐的做法。

当时,这款新产品主要有三大特点:

第一,「创奇」,出奇不意,出奇制胜。率先推出「雪莲」系列鸡肉快餐产品:嘉旺小王子,引入年轻、时尚、活力元素,做具有中国特色的肯德基,将同样以新永旺、嘉好等众多粤式中餐为主的快餐店远远地抛在后面。

第二,「出怪」,借力使力与众不同。「嘉旺小王子」作为嘉旺的子品牌,借助了全国 50 余家店的销售渠道,迅速占领市场,为以后的推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煽情」,赋予情感,先发制人。赋予「嘉旺小王子」情感因素,即「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文化内涵,正确掌握消费者心理,把握其购买动机,激发新潮、时尚、年轻休闲一族的情感。

这几点使得「嘉旺小王子」很快在消费者中引起了购买热潮,也成为「嘉旺」快餐最大的卖点之一。

嘉旺饮食快餐本是一家粤式风格快餐店,却走出了一条西方肯德基的路线,这依赖于该店的领导层不断地寻求创新,善抓自身优势,从中提炼新卖点。由单纯的餐饮做成了针对年轻、时尚的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从营销学角度看,这是一种推销理念的变化,该店卖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这种产品蕴含的情感感受,文化理念。

寻找、发掘、提炼产品的卖点,已成为销售人员推销产品的常识,显然问题的关键已不是要不要为产品寻找卖点,而是如何寻找卖点。

1.产品卖点和产品优势的关系

(1)产品卖点是针对产品的优势而存在的

卖点是打动客户决定购买的驱动力,而这个点一定是产品体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当然,这里的优势是广义的,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比如,质量、价格等有形特征,服务、文化等无形的消费理念,都属于产品优势的范畴,某些时候,这些无形的优势更容易被人接受。

例如,为某产品设计一则广告,广告策划中少不了对产品自身优势的定位。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广告商对产品优势的把握并不仅仅停留在表层上,而是成功地向观众传达了这类产品背后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也就是说,是一种「消费观念」。例如,宝马汽车,可口可乐的广告,这么多年都保持非常高的水平,其中很重要的是它们坚持一种贯穿始终的创作理念,产品观念的时代潮流,抓住了人们的消费心理。

(2)并不是所有的产品优势都可以当作卖点

这一点尤为重要。卖点所针对的优势并不是盲目的,有利于客户利益,符合客户需求的优势才被认为是卖点。某一项产品的出现,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其优势也不同。比如农药,对于农民来讲它可以灭虫害,保障自身的利益;但对某些人来讲,它还可能成为一种凶器。但我们宣传的时候不能以行凶的需求为重点,而是要围绕杀虫除害来展开。

2.卖点提炼的操作过程

① 罗列客户相关需求,按需求大小排序,整理出所有与需求相关的产品资源,清楚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最紧急的。

② 结合需求,找到产品具有的最大优势或相应优势,这种优势要独一无二,是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

③ 按照有利于我方的原则去影响客户的心理。

④ 提炼产品优势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内容。

卖品质:让代表品质的专家、教授、博士、学者等现身说法,来打动客户的做法,就是以品质为卖点的代表。

卖特色:将产品具有区域性、历史性、民族性、稀缺性、技术性等先天优势,作为卖点进行推销。

卖情感:将产品赋予亲情、友情、爱情的方法。

卖服务:体验式的推销,将产品本身的体验和生产过程的体验当作卖点,比如,工业园区旅游、售后服务承诺、服务差异化、个性化服务、衍生服务等。

卖概念: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或功能进行恰如其分的比喻,例如,海尔电热水器的「防电墙」概念。

卖文化:以产品蕴含的某种文化为卖点,如传统古典文化、乡村民俗文化、西方浪漫文化等。

小贴士

产品优势是相对客户需求而言的,在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下展现其优势,若不结合客户需求点,产品的卖点也不能称为卖点了。提炼卖点,展示卖点,诱惑目标客户对产品产生兴趣,有利于商谈和交易。

 质量优势,质量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

一个产品什么是最重要的?价格?时尚?还是功能……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是质量。在我的推销生涯中,遭受质疑最多的就是产品的质量,比如「质量怎么样啊」「靠得住吗」「能用多久啊」「不会用几天就坏吧」等。每一位客户在购买之前几乎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质量,是产品得以畅销的核心,没有过硬的质量,不但经不起客户的考验,还会被市场所淘汰。

案例

深圳某装饰公司是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有一支优秀的团队,聚集着一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只不过成立时间较短,在业界的知名度尚小。胡阳奇是该公司的市场总监,伴随着公司一路走来。

1999 年 10 月,深圳市税务大楼设计图经深圳市招标中心公开招标,招标信息一发,全国几十家知名设计企业前来竞标。胡阳奇代表公司报了名,企图通过这次工程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

经过严格的筛选,招标方保留了包括胡阳奇在内的 10 家公司参与正式竞标。这十多家公司实力都非常雄厚,其中六家是深圳一级企业,其他则是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企业。对于如此强大的对手,胡阳奇意识到自己的被动地位,但是这是公司立足市场的生死战,必须集中所有的优势做这件事情。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虽然知名度不大,但是其做出来的设计非常有创意,一向受到客户的好评。近几年参与的设计也均属于市重点工程,胡阳奇认为这就是最大的优势,在这支团队的努力下一定能做出高质量的产品。

拿到设计标书后,公司分别从三个设计部选出最优秀的设计师来策划,然后以座谈的形式大家研讨,集思广益,多次修改之后选出最佳参赛方案。当胡阳奇团队的设计作品与其他竞争对手设计的产品摆放在一起时,一种直观感觉告诉客户它与众不同,经过对方综合评析,胡阳奇团队很顺利地获得了该项目的设计权。

质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管是谁,也不论产品大小,贵重与否,保证质量应该始终是第一位的。要不为什么很多企业都要设立质检部门呢,为的就是保证生产的产品质量过关,经得起客户的检验。

优质产品首先要保证质量过关。但是,这种过硬的质量优势还要通过销售人员体现出来,否则,客户一样不买账。那么,销售人员应如何最大限度地突出产品的质量呢?

1.出示证据

为了更好地展示产品在质量方面的优势,往往需要形象地描述,而数据就是最直观的方式。因此,每个销售人员都要养成「以数据说话」的习惯,遇到客户的质疑,拿出数据、资料来说明问题,重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

2.重视产品的外包装

凭产品的外包装就可以鉴别真伪,这一点不可忽视。有一句成语叫作「秀外慧中」,也就是说,一个物件只有内外都好,表里如一,才是好东西。产品的质量也应注重「外」,比如,外观、数量以及包装上的印字等,这些都是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重视,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用后期服务解决质量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了解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绝大部分企业都会制定一套与之相配套的服务。这些服务是为保障客户利益专门制定的一些措施,很多客户对有完善售后保障体系的产品还是有很大信心的,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他们的购买决定。所以,销售人员在推销时就要善于充分利用这一点,介绍产品时要详细地介绍售后服务、维修条款。

小贴士

质量出效益,产品必须突出它的质量,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很多伪劣产品,使得很多客户难以分辨真假。因此,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消除客户对产品质量的怀疑,并针对此采取弥补措施。

 价格优势,物美价廉更受欢迎

如果质量是影响销量的核心因素,那么价格则是重要影响因素。人们都想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一个产品如果在价格上、质量上都占尽优势,那么它将成为无敌于竞争对手的抢手货。如果在价格上占有优势,而质量稍次,也会成为部分特定客户青睐的对象。

因此,价格很重要,在推销过程中要尽可能体现产品的价格优势。

案例

有一次,我从同事小潘那接过一个客户,其实是他认为对方实在难搞定才交给我。同事说这位客户砍价砍得很厉害,同事多次妥协均不满意。

据此,我在报价时采用了一个小伎俩,高出市场价 2000 元,当时这种机器市场价是 20000 元,我直接向他报价 22000 元。

对方更加不满:「不会吧,怎么比上次高出 2000 元呢?」

我:「先生,我们这才是市场价,我同事可能没跟您说清楚,前几天您看到的是公司搞活动的促销价,活动结束恢复原价。」

客户:「这一点我还真不知道,那意思是没有下降的余地了?」

我:「您的状况我也了解,是小潘介绍来的,看在他的情分上为您优惠 500 元。」

「500 元?不,这远远高于我的预期,而且比你们的促销价还高。」

「先生,促销价是有时间限制的,首先这是公司行为,我个人是不能乱改动的,您也别为难我了。当然,您有其他意见尽管提,在我权力范围之内会尽力配合。」

「你向公司申请按优惠活动价怎么样,前后也没几天嘛。」

考虑到报价和市场价之间还有 1000 元的空间,我也没有坚持,就顺水推舟做了人情:「看来您十分有诚意,我可以试着向公司申请。」

一通电话之后,我告诉对方公司破格获批,以活动价卖出这套设备,对方听到这个结果显得十分兴奋,当场交付现金。

我使用的这种方法在大多数人看来可能有失公道,但是在抑制客户无休止的砍价上可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销售人员千万不可忽视价格问题,要知道客户总是希望将价格尽量压到最低,他们砍起价来也是口若悬河并且理由充分,「逼迫」你做出让步。如果我们不能掌控局面,运用正确的报价策略,很可能会被客户的思维牵着走,陷入被动。

由此可见,报价策略是体现产品价格优势的重要一步,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报价策略的要点。

1.先报高价再报低价

一般来讲,销售人员在报价时可尽量将价格报得高些,理由有两个,一是开盘价往往会影响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印象和评价;二是能为以后的磋商留下充分的余地,价位定得越高,最终能得到的好处就越大。

当然,开盘价要报得合乎情理,要能讲得通,不能一味过高,如果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我们又把价格调低,并且幅度比较大,客户会提出质问。

2.先报低价再报高价

对于某些特定的产品,尤其是配套产品,比如,对于上衣裤子衬衫的套装,柜子凳子床的套装家具,笔墨纸砚等,可采用这种方式。先报低价,让客户产生购买欲望,然后报出高价,使客户进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某销售人员向一位画家推销一套笔墨纸砚,他先报笔价,要价很低,只要 100 元;成交之后再报墨价,要价 150 元,也在画家接受范围之内;待笔、墨卖出之后,才谈纸价及砚价,这时他逐步抬高价格。虽然画家对价格有些不满,但由于已经买了笔和墨,自然想「配套」,不忍放弃纸和砚,只得接受这样的价格。最终,这位销售人员没有降低一分钱就成交了。

上述案例中,这位销售人员采用的就是先低后高的报价策略,如果他一次报高价,或者先报纸砚的价格,画家很有可能不会购买。

3.限定报价的上下限

如果有些产品不便于固定在某一个价格上,可以将价格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如果客户对价格有异议,尚有在此范围内达成协议的可能。这样的报价灵活性较大,可让我们在价格交谈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不过,也存在风险,很有可能由于我们的价格报得不够高而损失很多;或者开始的报价高得有些荒唐,根本达不到。对方听了我们的报价后,可以对他们的报价进行调整,获得本来得不到的好处。

4.采用分割报价法

分割报价法指的是将较大的单位换算成较小的单位进行报价,给客户心理上一种价格便宜感。比如,每斤茶 500 元,每箱啤酒 36 元,整件价目听起来很贵,一时之间会给人留下高价的印象。但如果换成每两 50 元,每瓶 1.5 元,心理上高价的抵触就会减缓不少。

销售人员不能为了取得订单而不断妥协退让,要采取适当的报价策略来抑制客户总是希望价格越低越好的心理,从而保证公司的利益。究竟采用先报价的方式,还是后报价的方式,还是采取上下限报价方式,需要在全面了解产品、客户需求,市场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小贴士

我们这里讲的「价格优势」,并不是单纯地打「价格战」,而是统指一系列的价格策略,比如定价策略、报价策略、竞价策略等。只要这些策略运用得恰到好处,售价不一定比同类产品低,有时反而会更高。

 服务优势,凸显产品附加价值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说:「要把服务客户的思想置于追求利润之上,利润不是目的,只是为客户服务的结果而已。」在当前这个服务至上的时代,消费者越来越注重精神享受和心理感受,在推销产品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是产品的一大卖点,做好服务能大大增加产品的价值。

作为销售人员,在向客户介绍产品时,需要兼顾到客户这一需求的变化。我认为,重在特色,只要能在服务层面前进一小步,就可以实现业绩上的大跨越。

案例

弗兰克经营着专门为用户提供各种农副产品的零售店,他的食品全部来自自家农场。弗兰克十分重视产品的形象,把塑造、维护良好的形象当作争取客户的基本策略。为此,他始终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一次,客户从他这儿买了一只袋装鸡,回家后发现鸡已经变味。于是他把这只鸡退了回来。当时正好雇用的店员在,立即给客户退了钱。弗兰克知道这件事情后,决定亲自向这位客户道歉。没过几天,这位客户就收到了弗兰克的一封信,信中一再表示歉意,并附有一张免费购鸡券。最后,弗兰克真诚地表示,该农场及零售商店永远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

自此,这位客户一直购买弗兰克农场的鸡,再也不买别的农场的鸡了。同时,他还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这对提高弗兰克农场的形象和知名度起了积极的作用,并在无形中为农场赢得了众多顾客,使农场的产品一直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弗兰克运用服务优势获得经营的成功,重视企业服务于企业形象,绝非一种促进产品销售的「雕虫小技」,而是一种同命运攸关的企业公关基本策略,它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特色,也体现了产品的各种细微之处,正如案例中,当农场的良好形象在客户心中稳固地生存时,它便成为一种强力黏合剂,把农场和它的客户永久地粘在了一起。

然而,如何体现自身服务的优势呢?至少需要符合以下 3 个特征。

1.服务专业化

专业化是全程服务最基本的特点,通常是由专业人员或团队精密策划、高效执行,让客户感受到专业性极强的服务。

2.形式多样化

不仅要提供围绕核心产品开展的专门服务,还应提供相关的服务,比如,技术服务、维修服务、保养服务、使用培训服务等「一站式服务」。由此可见,为客户提供系统化、系列化的销售服务,目的是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使服务增值。

3.手段多样化

多样化摆脱了手段单一的缺陷,这也是未来服务全面化的内在要求,现在很多企业实现了生活中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模式,多渠道、多手段、多方式综合进行,与传统的推广方式相比,更能满足客户需求。

小贴士

在整个推销活动中,服务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个被客户认可的产品,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使客户在购买过程中能享受到专业的、全方位的、周到的服务。有了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才能稳固客户的购买信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刘宁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