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公众号运营>正文

公众号运营的6个大坑,转发为主:没有灵魂的文章,不看也罢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5-29 16:03:32 热度: 421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1539 字 阅读需要 6 分钟
网络红人、情感分析专家杨冰阳是一个情感类公众号(公众号:ayawawa)的运营者,她每天坚持不懈地构思、创作、排版、修改,推送万余字的原创文章。然而。

网络红人、情感分析专家杨冰阳是一个情感类公众号(公众号:ayawawa)的运营者,她每天坚持不懈地构思、创作、排版、修改,推送万余字的原创文章。然而,在文章推送出去的同时,超过 8 个公众号同时运作起来,复制、删改、粘贴好不热闹。

「微信公众平台至少有 8 个冒充我的同名同头像账号。我才写到 435 期,但抄我的人把内容拆分成 500 多期,一眼看上去,很多人还以为我是盗版的呢。」杨冰阳说。

从杨冰阳开始运营自己的公众号开始,一个叫「感情」的微信公众号几乎每天都原封不动地抄袭她的文章,不仅没有标明原作者名称,还将每篇文章中杨冰阳自称的「娃娃姐」等称呼,一处不落地改为自己的名称「莉莉姐」。

无独有偶,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在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受到粉丝追捧,山寨号更是数不胜数。有粉丝告诉「六神磊磊读金庸」的运营者王晓磊,有一个叫「六 | 神磊磊读金 | 庸」的微信公众号,不仅每期都将其原创内容照搬过来,还故意在头像上做了黄色的「V」,并在介绍中使用「认证资料」等字眼。

当一批微信公众号都在发同一篇文章时,大家可能都习以为常,最多就是不予理睬。然而,几十家公众号推送的文章都是一样的,实际上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毕竟,以内容生产为主的自媒体不好好「码字」,却偏偏去当内容的「搬运工」,着实有点让人心寒。

同质化是当前微信公众号运营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公众号内容究竟是坚持原创还是选择「爆款」?

2016 年 5 月 1 日,《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原创文章《多宝鱼、桂花鱼、花甲、蛏子被验出抗生素超标!这些东西你还敢吃吗?》,当天的阅读量就超过 10 万,在当日的报媒公众号文章排名中名列前茅。然而,短短一周时间内,当地数家微信公众号及外地十余家公众号进行了转载。同日,《环球时报》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所有警察都怒了!这么干只会害了更多孩子》更是有数十家同行公众号进行转载。

业内人士研究发现,除了媒体原创新闻信息以外,热点社会事件、健康服务类信息等内容也是同质化的「重灾区」。另外,不重视时效性的生活百科和心灵鸡汤式情感类美文也是被转载的重点内容。在深夜或清晨,用户的微信朋友圈里频频出现「荐文」「夜读」等名称。

值得一提的是,与杨冰阳和六神磊磊读金庸的案例不同,转载是在经过原作者同意或标注来源的前提下转发第三方媒体的内容。因此,很难从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上对转载进行谴责。

微信公众号为什么会出现转载肆虐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是公众号运营者普遍以阅读量和粉丝数作为考核公众号影响力的标准,于是迫于无奈选择追逐舆论热点、健康服务及心灵鸡汤式美文等阅读门槛较低、与读者生活相关度高的文章。

根据行业内公布的研究数据,大部分微信用户对心灵鸡汤等文章的认可与接受程度较高。而且,面对已经收获上万阅读量的热门文章,转载的成本极低,能够为公众号运营者带来可观的收益,因此吸引力极大。

转载的影响是恶劣的,由于缺乏认证及充分的辟谣渠道,公众号盲目转载文章有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例如,2016 年初,《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发布虚假报道《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记述了「村妇密谋组团『约炮』」等事件,引来大量微信公众号的转载,参与方在之后都陆续遭到处罚。一则假新闻引发的「血案」显示出转载的恶劣影响。

另外,微信公众号内容的同质化让粉丝产生了审美疲劳,甚至对以转发为主的公众号取消关注。对于公众号运营者来说,应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打造独家原创优质内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提升内容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凭借真刀真枪占领用户心智。

对微信公众号来说,强化运营、鼓励原创、拓展盈利,是破解内容同质化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对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评价标准也应当进行及时的转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