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开女性的创业陷阱,你有妈妈综合征吗
原创女性拥有的母性光辉,经常被古今中外各种文学作品所赞颂,这也是女性的天性之一。但是母性存在于家庭、存在于社会都没有问题,存在于职场可能就有些问题了。像是幼儿园教师、医生护士这样的职业,母性爆棚不是一件坏事。但对于大多数竞争激烈、把女人当男人用的行业,通常不需要泛滥的母性。
对于女性创业者来说,对待员工体贴关心,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固然称得上有爱心的好老板,但是应该仅限于福利方面,如果在公司其他层面,尤其是一些细节方面也母性泛滥,则会产生反效果。
我有一个闺蜜,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老板是女性,他们的业务方向是女性的网络社区。闺蜜是业务骨干,老板很信任她,给她的薪水几乎比上一家公司高一倍。我清楚地记得她去那家公司时兴奋喜悦、跃跃欲试的样子。结果那份喜悦还没有持续半年,闺蜜便离职了。
「为什么要离职啊?」我问。
「她太像我妈了。」闺蜜回答。
那位女老板人近中年,在职场发展得很顺利,也是非常自信的一个人。公司因为做女性社区,所以女员工特别多,老板很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教育这些年轻的后辈们。她们公司不大,租用了一个商住两用的办公空间,请了一位阿姨打扫卫生兼做饭。闺蜜是个大大咧咧的女汉子,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总是很豪放地从电饭锅中铲起一勺饭盛进碗里,大口大口开吃。
「你这样是不对的呀!女孩子不要这样盛饭。」老板走过来示范,「要这样用饭勺把米饭翻松,翻均匀,盛到碗里才好吃。」
闺蜜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偷偷翻个白眼,低头闷声吃饭。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女老板会一直唠叨,「你梳这个发型不好看,昨天的那个发型比较好。」「你这身衣服不搭,显胖。」「哎呀!你不要那么整理文件,要这样……」「你不要喝外面的那种瓶装茶,都是化学品,自己沏茶多好。」「你这样嫁不出去的啦!」
每时每刻,闺蜜耳边都是这种唠叨。「简直跟我妈一模一样。」闺蜜长叹一声。
「像你妈不好吗?」我问。
「亲!我离家千里跑到北京工作,不就是为了躲开我妈吗?这倒好,又给自己找了个八小时全日制的妈。你说她管我穿什么衣服化什么妆干吗啊!我能给她干活不就完了?姐不伺候了,再多的钱也无法抚平姐心中的创伤。」
其实这位女老板的观点可能都对,而且想必也是出于好意。但是过于泛滥的母性跨越了私人领域的红线,侵犯了别人的隐私。因为她是老板,员工不能直接对抗,于是只能选择用脚投票,默默离开了。
我们每个人都和自己的妈妈有过矛盾,矛盾的焦点通常都是妈妈管得太多。「怎么还不起床?」「作业做完了吗?」「别一天到晚玩电脑(手机)!」「怎么这么懒,快帮着干点儿活。」「别整天在家待着,出去走动走动。」「这是去哪儿疯去了?就不能好好在家待着?」「都几点了,还不睡?」我们每个人的暑假,都是伴随着妈妈的这些话度过的吧?有谁会愿意工作之后还要在工作场合天天听呢?
妈妈综合征患者,多半是因为没有把公私分开,要记住员工只是你的雇员,你没有权利入侵他们的生活,他们可以选择任何不违反法律和公司规定的生活方式,只要他们喜欢。
很多女性创业者之所以会患上妈妈综合征,大体有两种原因,一种是没有把员工当成平等独立的人,认为我是老板我最大,你们什么都要听我的,这种心理要不得,一旦这种无上的权威感泛滥,公司必然走向一言堂,走向独裁,而这种独裁的公司,大多很难发展得太好,尤其是在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
另一种可能性则是这位女性创业者缺乏丰富的私生活,单身或者没有小孩,朋友也不太多,把事业当作了生活的全部,而那些想要关心人、爱护人的母性,就只能在工作场合得到宣泄了。
上面提到的妈妈综合征的表现相对比较严重,职场上更普遍的则是一些不太严重的症状。这些症状归结为一点就是「我怎么不知道」。基层员工在开小组会,你要去旁听;行政部组织员工活动,所有细节都要事先向你汇报;员工出差进行商务宴请,请了谁,吃了多少钱,在哪儿请的,对方都说了什么,你都要打听。公司里所有的事情,只要没有经过你点头,就推动不下去。如果有人事先没有经过你同意擅自推动了,你就会非常不高兴。这种管理方法,在十个人以下的小公司,可能问题还不大,一旦公司规模扩大,形成层级,这样的做法就会令中层很难做。如果你发现你的公司中层人员流动性偏大,就要及时进行自检,看看自己是否犯了妈妈综合征。
这种轻度症状的形成,像不像一个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母亲?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再也不会事事依赖自己,和自己交心,母亲便会产生深深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感又会转变成控制欲,让她想要了解和干涉孩子的一切。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想想那个时候自己的心情,你应该可以理解员工对妈妈综合征老板的厌烦。
妈妈综合征的治疗其实非常简单,只有三条:管住嘴,「忽略」细节,关注结果。
管住嘴就是少说多听多看。当你想要对员工指手画脚之前,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是老板该说的话,还是妈妈该说的话?如果是后者,那就闭嘴。员工就是帮你分担工作的,如果他能把工作做好,你就不要去管他是怎么做的,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只要安静地等待结果就好。如果结果好,就进一步放手让他去做;如果结果不好,那就和他一起分析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而不是把你的方法灌输给他。做好一件事情,可能有无数种正确的方法,你掌握的那种未必是最好的,就算是最好的,它也可能只适合你,而不适合你的员工。所有这一切里面,管住嘴是最重要的,我们之所以和妈妈有矛盾,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因为妈妈太过唠叨而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681
阅读推荐
更多...- 打造属于自己的销售神话问针对性的问题,找到客户的痛点 2023-04-14
- (互联网+时代)趋势 4:需求个性化 2022-07-27
- 我在微信「怼」老板 2023-07-14
- 提升粉丝观看体验——与用户互动,不一样的感受 2023-10-22
- 遇到难以满足型顾客要耐心沟通——销售技巧 2023-03-04
- 微信营销的步骤、方法、技巧与禁忌,微信营销的10大技巧 2023-07-08
- 顾客进店,为什么要先推荐最贵的给对方?答案就是这 3 点 2023-05-22
- 怎样留住一声不响要离开的顾客——销售技巧 2023-03-04
- 快速增粉和引流策略,万剑归宗 2023-07-13
- 开始聊天,意味着基本信任已建立「销售技巧」 2023-03-02
- 应对投诉:客诉话术这样说,客户到期能主动和你续约 2023-05-22
- 评论区引流——评论区是个巨大的流量池 2023-10-22
-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及层次 2023-09-06
- 社会认同效应:金杯银杯不如客户口碑,提高销售技巧 2023-05-20
- 第一时间接待顾客是王道——销售技巧 2023-03-04
- 提升微商转化率和复购率 2023-07-13
- 添加卡券、多客服等功能插件 2023-07-13
- 微信上的创业机会及赚钱途径,9微信创业的商机多种多样 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