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微信群>互联网推广>正文

潘多拉效应 :想让客户买产品,先勾起他的兴趣,实现您的梦想和目标,获得成功和财富

原创
发布时间: 2023-05-20 13:05:56 热度: 219 作者: 谭淼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3356 字 阅读需要 12 分钟
好奇心会害死猫,那么好奇心会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呢?我们先来看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叫三顾茅庐。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常常被用来说明人才有多么的宝贵。

好奇心会害死猫,那么好奇心会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呢?我们先来看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叫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常常被用来说明人才有多么的宝贵,我们应该如何求贤若渴。但是其实三顾茅庐还有另外一个启示,这个启示是什么呢?且听我细细道来。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听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于是呢刘备就想为了定国安邦,一定要请人把那个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请出山,但是呢前两次刘备兄弟三人呢一起去请诸葛亮,诸葛亮都闭门不见,这两次的无功而返,虽然让关羽和张飞一肚子的脾气,但是呢却激发了刘备心中的好奇心。 

刘备心想,这个卧龙先生到底是谁,一定要见见这个人的庐山真面目。所以当刘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时,诸葛亮答应出山,刘备是喜极而泣,对他格外的珍惜和器重。唉,为什么诸葛亮要让刘备三顾茅庐呢?因为诸葛亮懂得一定要制造神秘感,把架子摆足了,这样呢就能拔高个人的品牌形象,也更能激发刘备的好奇心,也让刘备觉得人才难得。这样呢刘备在后期就会更加的重视它。而当时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先生,这位老人家呢老喜欢毛遂自荐送货上门,他呢主动地投奔孙权门下,但是呢孙权却一直不怎么待见他。 

你看同样齐名的两个人却有着不同的待遇,只能说诸葛亮在洞察人性上面呢技高一筹。因为他深知越得不到的越会珍惜,越神秘的越能激发别人的兴趣。所以三顾茅庐的故事给了我们另外一个启示,就是学会制造神秘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这样呢反而会引起人们更大的兴趣,引发人们更多的重视。那么好奇心背后是什么样的人性心理呢?什么是潘多拉效应呢?古希腊有个神话,说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并且呢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 

潘多拉就想啊为什么不能打开呢,还要加上绝对两个字,里面该不会是稀世珍宝吧。潘多拉越想越好奇,越想呢越想打开这个盒子,憋了一段时间之后,她终于把盒子给打开了,谁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人类全部的罪恶,结果呢这些罪恶就都跑向人间。心理学上呢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做潘多拉效应,又叫禁果效应。人们会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或者不知道什么原因被禁止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求知欲,并且呢亲自的渴望解开谜底,这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比如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洛夫曾经写过一本趣味心理学,在书的前言中他特意地提示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然而呢大多数的读者却采取了与作者相反的一个态度,首先阅读了第八章第五节,你看越是不让阅读,越是想去阅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面对被禁的事物,人们首先会产生好奇,这种事为什么会被禁呢?它是否真的对我们有产生危害呢?如果这种好奇得不到解决,人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决定呢自己打开这个魔盒。所以很多的文案人员也会故意在标题上面写着内部绝密不能外传,这样呢反而引起了更多的传播,这背后就是人性的潘多拉效应在起作用。 

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潘多拉效应激发用户的兴趣呢?第一个方法是制造神秘感,激发好奇心。人往往都喜欢追求神秘莫测的东西,越神秘越能激发人们的欲望。正如一个女孩子,当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时候,很多男人都想知道那琵琶背后藏着是何种的国色天香。同样的,在营销中适当地保持神秘感,反而会刺激用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呢更能提高用户的关注和转化率。比如马蜂窝旅行网和杜蕾斯共同发布了联名套装贵制的小黄盒,这个贵制的小黄盒呢里面包含着旅游攻略包,杜蕾斯的避孕套以及被视为最大看点的神秘礼品,对于这个未知的神秘礼物,在你拆开手中的小黄盒之前,你永远都无法知道里面会有什么! 

从目前公布的贵制礼物来看,里面包含有运动手表、旅行音响等高净值的产品,还有一些旅行必备的奇趣的小礼物,但是根据官方的公布的照片来看,甚至还有双人的国际机票。如果你买一盒套套,还可以开启一场旅行,那是肯定赚翻了!正是这种神秘和未知的礼物,小黄盒一经推出便刷爆了朋友圈。所以在营销中我们可以刻意的制造一些神秘感,比如在新产品发布的时候,把最重磅的功能隐藏起来,又引客户主动的去寻找,第一个找到的呢可以给予大奖,这种呢就是把功能神秘化,让客户主动的去找答案的一种方法。 

同样的如果我们做一场活动,可以运用神秘的嘉宾或者神秘的礼物,如果我们在促销中更加神秘的大奖等等,这些神秘的手段激发了客户的好奇心,吸引了他们的兴趣。那么潘多拉相应的第二个应用是制造悬念,吊足胃口。你看古时候说书先生都很聪明,他们通常说到精彩之处就会嘎然而止,拍一下惊堂木,说预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样听众的胃口就被吊了起来,下一次呢肯定的会早早的来到茶馆等着说书先生开场,制造悬念就能让客户有一种欲求不满的饥渴感,反而让客户集中精力去寻找答案,从而勾起了客户的兴趣。 

比如金龙鱼曾经在深圳晚报整版刊登了一则广告,上面写着一瓶油 2 万,谁干的?唉一瓶油 2 万到底是谁干的呢!瞬间,几乎全网络的人都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各路微博的大 V 纷纷的转发表达了关注,当天晚上微博的话题,一瓶油 2 万,阅读量已经超过了 1600 万!正当网友们纷纷猜测是谁干的时候,金龙鱼呢很快跳出来说是我干的!并且公布了它的新品双 1 万豆米油,原来一瓶油 2 万,是指的是谷维素和植物脂醇含量双双突破 1 万 PPM 的新产品稻米油。 

你看金龙鱼这则悬念的营销,实现了创意和品牌的紧密结合,一瓶油 2 万与双 1 万的品质稻米油无缝的对接,在吊足胃口吸引关注的同时,合理的解释了一瓶油 2 万背后的隐藏意义!这个举动不仅仅没有招致网友的反感,反倒有大部分的网友表示这油真心不贵。所以在我们写文案或者做宣传的过程中,不要一味的直来直去的宣传,试着用提问、惊讶、质疑等吊胃口的方式,给客户设置一些疑点,制造一些悬念,然后再逐步地抖包袱,解开悬念,这样呢就能够一步步引导客户的注意力,勾起客户的兴趣,加深客户的印象。 

那么潘多拉效应的第三个应用是假意禁止,欲擒故纵,越是被禁止的东西越吸引人们注意。比如一说到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你会想起哪一本呢,一定是金瓶梅,对不对?那是因为金瓶梅对情欲的细节描述的非常到位,所以呢导致了政府对它禁止。当政府把金瓶梅列为禁书之后呢,不但没有起到正向的禁止作用,反而起了反作用,这是为什么呢?你想想老百姓知道的,这是中国的第一禁书,本来呢是不想看的,但是现在有可能想一定要看一看它为什么是第一禁书呢? 

所以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某种欲望越是被禁止,它反弹的越强烈,也就是说越是得不到的越想要得到。那么在营销中如何做到假意禁止呢?比如在一篇文案中故意加上绝密或者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等字眼,这样呢反而会激起人们的窥私欲,反而会获得更大的传播。法国的科龙堡啤酒在进入美国市场时曾经做了这样的一则广告,在广告中法国人民到码头运送克隆堡啤酒的轮船依依不舍的告别,法国人民一边哭一边说,美国人啊少喝一点我们的啤酒啊。这个广告在美国一播出,立即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到底是多好的酒,那法国人如此留恋,结果呢引起了人们的争相购买,少喝点呢反而变成了多喝点!同样的,陌陌曾经推出一支广告,上面写着别和陌生人说话,别做新鲜事,继续过平常的生活,胆小一点,别好奇,就往你会的,离冒险远远的,有些事想想就好,没必要改变。你看这样的一段话呢,反而让人们更加愿意去好奇,去跟陌生人说话,去改变,去做一些新鲜事。陌陌的这则广告刺激了更多人去了解陌陌、使用陌陌加入到陌生人的社交当中,所以在营销中通过各种假意禁止的手段可以激发人们的逆反心理,反而让人们有更多的兴趣去了解你们的产品。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运用潘多拉效应吊起人们的胃口,激发人们的兴趣呢,一是制造神秘感,激发客户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在产品功能发布时加入神秘感,也可以在促销和活动当中加入神秘的奖品和神秘的环节。二是制造悬念,吊足胃口,通过设置悬念,在逐步解疑的方式,步步引导客户的注意力,让客户主动的了解我们的产品。三是假意禁止激发客户的逆反心理,我们可以故意的正话反说,制造禁止的假象,刺激客户的逆反心理。

OK,关于潘多拉效应我们就先分享到这里,下节课我将与你分享让人们心甘情愿为你付出的人性心理喜好效应,与知识同行,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相约下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谭淼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7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