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改变:社交、位置与移动
原创“SoLoMo”这个词形容 3 种概念混合的产物,即 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连起来就是 SoLoMo(索罗门),即社交加本地化加移动,它代表着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如图 4-1 所示。
图 4-1 互联网的改变:社交、位置与移动
4.1.1 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属于 SoLoMo
2011 年 2 月,美国 KPCB 风险投资公司(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合伙人约翰·杜尔( John Doerr )第一次提出了“SoLoMo”这个概念。他把最热的三个关键词整合到了一起:Social、Local 和 Mobile。随后,“SoLoMo”概念风靡全球,被一致认为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
SoLoMo 的出现,Social 毫无疑问是当下乃至未来的潮流,而 Local 和 Mobile 则更多的是建立在 Social 的大平台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它们的结合改变了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和交互方式。
1.改变一:入口
早在互联网时代初期,就有这样一句话:“得入口者得天下”。入口是指用户寻找信息、解决问题的方式,成为入口意味着获得巨量的用户。虽然掌握用户并不直接等同于商业变现,但如果失去这个阵地,也就同时失去了成为行业巨头的机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在传统互联网上已经被解析无数次的“观念”也在移动互联网上出现。互联网先驱们做浏览器、做资讯门户、做搜索、做社交,背后隐藏的都是对用户使用入口的明争暗斗。
在传统的商业领域,只要控制了渠道,也就离成功不远了;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入口者得天下”的观点也同样适用。所有有野心的公司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都不是以单纯的服务来运作产品,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野心家”们完成移动互联网布局的工具,其根本的目的在于聚合用户到自己的平台上,通过后续应用和流量获得更高、更广泛的收益。
当然,这也是众多互联网巨头斥巨资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根源。借用 DCCI 的定义,所谓“移动互联网入口”就是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的第一站,通过移动网络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第一接触点,如图 1-10 所示。
图 4-2 互联网入口的改变
2.改变二:交互方式
继 2012 年手机成为中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后,2014 年手机网民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手机作为上网首选终端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近两年来新增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用户所占比重为 73.3%,远超使用台式电脑(28.7%)和笔记本电脑(16.9%)上网的用户。使用手机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占移动互联网流量的 71.7%,更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将手机作为他们首选或唯一的上网工具,如图 4-3 所示。
图 4-3 网民的上网方式
与此同时,在电脑端所呈现的所有应用程序,都将在移动平台上呈现,其呈现方式将更多元化,更贴近用户需求,更方便用户随时可用,如图 4-4 所示。
图 4-4 用户交互方式的改变
专家提醒
随着全球移动化的到来,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角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因为智能手机高度个性化,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视角判断市场,所以,想赢取大移动营销预算的营销者,需要意识到当前这种大众化传播向个性化传播的转变,因为控制预算的广告主会基于他自己使用手机的体验来判断营销者的提案。他们对消费者未来如何使用手机的看法往往会被自身的使用经验所左右。
4.1.2 Social:社交网络
这是一个社交媒体大爆炸的时代,谁不会利用社交网络这种廉价、高效、传播广的营销方式,谁就失去了一条与用户最直接的沟通渠道。社交网络营销型网站被人们称为社交站,它是 Web2.0 或者新世纪的交流平台,最有名的如 Myspace、Facebook 等。随着网络越来越深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社变网络的崛起正改变着企业的营销策略与方式。在 LBS 营销中,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是源动力,而社交网络则是“催化剂”,如图 4-5 所示。
社交网络源自网络社交,网络社交的起点是电子邮件。互联网本质上就是计算机之间的联网,早期的 E-mail 解决了远程的邮件传输问题,至今它仍是互联网上最普及的应用,同时它也是网络社交的起点。BBS 则更进了一步,把“群发”和“转发”常态化,理论上实现了向所有人发布信息并讨论话题的功能。
图 4-5 社交网络与移动电商的关系
随着网络社交的悄悄演进,一个人在网络上的形象更趋完整,这时候社交网络出现了。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网络达人们必不可少的交往方式,通过一个好的社交网站,网友可以实现在线分享图片、生活经验、开心趣事、在线交友、在线解答生活难题,甚至可以通过一个比较好的社交类网站实现在线求职,解决自己工作的燃眉之急。国内社交网站的代表如图 4-6 所示。
图 4-6 国内社交网站的代表
社交网络简称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 ),通俗的来说就是“社交 + 网络”,即通过网络这一载体把人们连接起来,从而形成具有某一特点的团体。社交网络是社会性服务网络,使得人们可以在社交网站上做以下 3 件事。
(1)发布自己的信息。
(2)浏览他人的信息。
(3)与其他用户建立连接,从而实现信息的交流。就是这样我们在社交网站上实现了信息的传播。
4.1.3 Local:位置服务的本地化
为什么手机将取代 PC 成为个人信息中心?
如今的朋友圈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的距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已经将那些“低头族”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据悉,有 90%的用户做到了 24 小时手机不离身,他们在各种场景下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都超过了 50%,其中 8 成手机用户在家中利用手机上网,6 成的手机用户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使用手机上网。由此可见,“第三屏”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未来将成为“第一屏”,成为时刻在线的移动互联网设备,如图 4-7 所示。
图 4-7 手机用户上网使用场景分布
“SoLoMo”是当下互联网最热的概念,即人类在真实生活中所产生的位移,通过位移所要达到的目的,都可以通过 LBS 应用,体现在虚拟的网络生活中。但在“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l)中,真正的核心还在于服务。虚拟网络通过这些服务,可以反作用于真实的人类社会。
4.1.4 Mobile:移动互联网
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动了移动互联网(Mobile)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移动电商进程。随着智能手机的异军突起和迅速普及,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身的沟通交流平台,可以真正做到 24 小时与用户形影不离。
1.用户群体的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 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 8.38 亿,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 67.8%;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1.33 亿 GB,同比增长 46.9%,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 165.1MB,其中手机上网流量占比提升至 80.8%,月户均手机上网流量达到 139.3MB。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如图 4-8 所示。
2.智能终端的发展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报告,201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 10.042 亿部,第一次突破了 10 亿这个里程碑数字,比 2012 年的 7.17 亿部增加了 38.4%。2014 年 9 月,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3014.9 万部,同比下降 7.3%,环比增长 25.4%,市场占有率为 83.9%;其中 Android 手机出货量为 2862.4 万部,同比下降 3.5%,环比增长 25%,占同期智能手机出货量的 94.9%。
图 4-8 2004~2014 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
进入 21 世纪,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科技产品技术,随着规模的扩大、产品的普及和中间平台的推广,互联网和智能终端逐渐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生活、工作、休闲、沟通的方式。同时,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促进了互联网内容和应用的发展,同时也为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规模性的终端基础。
3.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移动电子商务就是利用手机、PDA 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 B2B、B2C、C2C 或 O2O 的电子商务。它将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他信息处理技术完美地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性服务活动。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用户规模的激增,为企业移动电子商务提供了用户基础,必将创造出巨大的市场。据悉,2014 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为 444.9 亿元,同比增长 104.1%,环比增长接近 25%。移动购物的迅速增长及移动营销的回升,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整体规模的增长,如图 4-9 所示。2014 年下半年移动互联网加速渗透传统产业,不仅助力传统产业的发展,也拓宽了移动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和应用场景,推动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众多行业打开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在国家大力支持移动互联网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已成各行各业的共识,在这样快速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商机不需要等待和观看,需要的是把握和执行。
图 4-9 2013 年至 2014 年上半年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
因此,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开通属于自己的手机 APP,务求从手机上也把顾客俘获,麦当劳、肯德基等餐饮巨头尤甚。在智能手机迅猛普及的情况下,当移动互联网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时候,人们将毫无疑问地习惯指尖之下的订餐、购物、娱乐、社交等活动。
专家提醒
2014 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各大电商频繁进行的店庆、世界杯等促销活动。其中移动购物显著增长,移动市场亦开始回温。
移动互联网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互联网公司、创业型公司加速移动端布局,进一步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商业化进程加速,O2O 带动传统企业积极参与,移动产业链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智能穿戴设备、“车联网”概念的兴起,拓展了移动终端的范围,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492
- 上一篇:LBS+大数据=精准营销
- 下一篇:地点交友,即时通信
阅读推荐
更多...- 金牌销售员的攻心秘笈:拉近与客户的心理距离才能赢得客户--实现业绩的突破 2023-03-13
- 让业绩高速增长!.售管理者自身的问题 2023-03-23
- 微信创业入门必备,微信创业基础知识 2023-07-12
- 如何从公司内部获取客户线索?不断提高您的销售技巧和业绩 2023-05-19
- 浅析销售人员在销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3-05-20
- 注重个人形象,给客户留下美好的一面——销售技巧 2023-03-04
- 现场管理,传授方法「销售技巧」 2023-03-01
- 营销如何开展 2022-07-24
-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技术-客服接口 2023-07-15
- 「销售技巧」没有准备=准备失败 2023-02-28
- 为什么说凡事都要给个理由?获得更多的回头客 2023-05-19
- 让业绩高速增长! 说对一句话,初次拜访就见到最终买单人 2023-05-19
- 【成功案例1】美丽说App:微信开放平台应用营销 2023-07-09
- 14个行业的微信营销与运营案例解读,圣斗士星矢:游戏行业的微信营销与运营案例解读 2023-07-09
- 经营谋略,尽在定价(Understandpricing) 2023-07-16
- 体验,激发客户深入交流的渴望「销售技巧」 2023-03-02
- 微信时代的「圈子商机」 2023-07-14
- 「销售团队管理」谨记「五常」,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TopSales 2023-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