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写作过度包装是一种欺骗
原创软文在互联网上盛行,这缘于它比硬广更能激发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有时候,由于软文广告难以定性、难以监管,某些过度包装的软文会在一定程度上引领错误的消费导向,甚至是消费价值观。
表 10-1 广告的作用
可以说,广告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总在教导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而软文广告,正是凭借着其对生活习惯、健康态度等方面的「软」影响力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发挥着影响,甚至让我们对其中提到的理论、理念、方式、习惯等坚信不移。
也正是因此,有时候,那种过度包装的软文,对消费者来说,才变成了一种起效迅速的赤裸裸的欺骗,引导了错误的消费观念和生活理念。
图 10-2 软文过度包装的表现形式
不实宣传,夸大产品功能
在软文营销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宣传方式:在文章中虚构一些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然后将产品及其性能、功效穿插在故事之中,比如某先生自从用了某品牌的男用香水之后,桃花频频,结果老婆一怒之下离家出走。现在有不少软文都在采用这个路数,靠感性吸引消费者。
一篇软文应该符合逻辑、真实有效、结构严密,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但有些软文的夸大尺度明显不合理,放大产品的实际功能,甚至为产品加上其根本不具备的神奇功能,或者把普通产品说成包治百病的「大力丸」。这种软文有可能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原本不应产生的消费需求,损害消费者。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滥用信源可信度,误导消费者
为什么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会通过电视、报纸等方式发布新闻?这是因为它们都在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之下,其所传递的信息具有正确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也正是因此,软文有时候才会「伪装」成新闻的模样。
而由企业或个人直接发布到互联网上的新闻型软文则往往会为了强调其信息源的公正、中立和严肃性,而在软文中频繁使用「专家」「专家呼吁」「专家感慨」「调查表明」「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等词语。这种表述利用了大家普遍相信权威的心理,因此会比较容易地将消费者引导进入交易环境。
恐吓消费者,刺激购买欲
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通过实验证明,适度的恐吓是达到说服的有效手段。让消费者产生恐惧,是很多商家偏爱的营销策略。通过夸大其词、危言耸听、制造恐惧,不但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还能够使消费者产生一定的购买需求。
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实现商业目的,而通过似是而非、断章取义的证据,甚至歪曲事实来引发恐惧。这就是说,恐吓型软文必须掌握恐吓的度,同时要确保这种恐吓之词有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推广达人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68
- 上一篇:软文营销是一项创意工作
- 下一篇:写软文要在适合放置关键词的位置
阅读推荐
更多...- 「朋友圈运营诀窍」塑造个性化品牌 2023-07-02
- 「微商引流怎么做?」找到客户群 2023-01-28
- 「微商经验」你卖的是结果,不是产品 2023-02-18
- 做好微商拥有好故事:情感链接建立信任,销量至少翻一倍 2022-07-09
- 「微商经验」塑造产品价值的18条「军规」 2023-02-11
- 「微商经验」自媒体卖货 2023-02-13
- 「微商经验」利润分配制度决定团队能走多远 2023-02-12
- 大学生:创业瞄上「微信」赚第一桶金 2024-02-08
- 微商运营新模式:第三方店铺加微信朋友圈加微信公众号 2022-04-20
- 销售额多万,「娜味红枣」微商路上的感悟! 2023-02-19
- 微商生态的6大特点 2023-02-04
- 「微商经验」自媒体平台 2023-02-11
- 「微商」特定场所推广 2023-02-08
- 「微商经验」关爱固定化 2023-02-12
- 公众号:面向世界做生意 2022-07-13
- 软文中如何写加入企业简介 2022-04-23
- 「微商经验」升华 2023-02-12
- 「微商经验」微视引流 2023-02-15